news-details
林益仁教授應邀,分享生態人文研究與生態福音。(圖 / 記者林稚雯)

破紀錄高溫、突發暴雨、洪災、地震、越發嚴重的氣候暖化,一連串問題已敲響全球氣候與生態警鐘,以致近年來有愈多機構、團體,紛紛致力於環境永續問題,期能減輕災害及降低地球面臨的生態挑戰。

 

為此,以「生態學」角度出發,這是一門專注追求健康環境的學問,從最基本的「食物鏈」看起,進而發現各物種間環環相扣、彼此互為供需的特性。若再加上基督信仰,則可看到「關愛受造世界」的精神,此將幫助你我更深思考如何「善待環境」。

從「吃」出發,再思神的創造

16日午間,大墩長老教會邀請長年投入生態人文研究,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林益仁老師,以「小米方舟與生態福音」為題開講,向眾人分享,教會如何參與環境保護事工,一同維護天父所造美好世界。

 

林益仁分享,多年前,曾前往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參訪,該校是位於美國南部、世界頂尖的研究型綜合大學。當時,他與一位研究神學與生態的Norman Wirzba教授交流,並受贈其著作《食物與信仰:吃的神學》(Food and Faith: A Theology of Eating)一書。

  • news-details
  • Norman Wirzba教授曾出版專書,談「食物與信仰間的關係」。(圖 / 取自Duke University)

Norman Wirzba 在對談中提出一有趣觀點,詢問:「你可曾想過,為何上帝要創造一個世界,世界中不分動、植物,包括人,只要生命還活著,就都需要『吃』?」

 

對此提問,曾有人聽後回應「答案很簡單,沒有吃就會死掉啊!」而只要進一步深思,即可發現關鍵問題在於:「全能的上帝,為什麼要這般創造在地上的生命?」因神的大能定可在創造時就設定受造物只要單純呼吸、曬太陽,就可滿足生理需求。

  • news-details
  • 除曾赴美交流,今年三月,林益仁也曾出訪日內瓦與英國倫敦。(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甚至,在萬物都倚靠「吃」來活命的過程,還產生許多麻煩與掠奪,亦不斷有物種因為「被吃」而喪失生命。直觀的說,這似乎是對生態系統而言更直接的巨大暴力。

 

然而,神也告訴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羅馬書8:28)」,即或生態學中食物鏈的循環無法打斷,然而你我可以思想〈主禱文〉中宣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飲食過程,只要懷著恭敬感謝的心,不用故意追求山珍海味,也不當為口腹之慾而過度掠奪;食物鏈是上帝為供應我們需要而設立,仍是造物過程中的美意與神蹟。

  • news-details
  • 林益仁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推薦,至普世教協總部參與「生態與氣候」相關會議。(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受造的都應彼此幫助

思想進食與生態間的關係之餘,林益仁表示,以吃(食物鏈)入門,生態學最核心的關懷仍是維護環境,「全世界最近才共同經歷了一次『忽略環境』的惡果,以致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數年之久。」

 

林益仁介紹,教宗方濟各曾觀察疫情並出版專書《讓我們勇敢夢想-疫情危機中創造美好未來》,當中提醒,「疫情中,病毒不是最大的挑戰,但藉此凸顯出的問題,才是最需要被解決的核心議題。」

 

回想過去數年,疫情當頭期間,疫苗與口罩資源分配、防疫政策、每人對疫情的理解與因應方式,實為產生諸多爭端的真實原因。災難臨到時,許多人選擇先求自保,而非將所擁有資源彼此供輸,也造成了病毒以外的許多傷害。

  • news-details
  • 普世教協總部與聯合國總部僅距20分鐘路程,林益仁期待,教界的聲音與影響力可以更多發揮至全球。(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這時,不是消滅病毒問題就解決了,實際上病毒也無法完全被人所消滅。」林益仁說,環境與生態議題也是如此,當各種自然、氣候災難,實為人類「過度擾動環境」所致,在關心土地的課題上,第一門課就是要學會「居住在世界上的各物種,都應彼此幫助。」

 

復育傳統作物,開啟永續

林益仁以「數十年來陪伴泰雅族人一同成長、改變的經驗」分享,提到聯合國從2014年起,就已開始思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議題,繼而想到各國原民都是世居於一地,不論族群是依山或傍海,都會因應當地而發展出獨特智慧,可有效面對氣候變遷與生態變化。

  • news-details
  • 長年投入泰雅部落與當地生態文化研究的林益仁,與眾人分享研究過程中的精采故事。(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也因此,藉著國際性組織推動與邀請,開始舉辦「國際高山原住民族聯盟」(INMIP)會議,第一屆於2014年在不丹舉行,林益仁應邀參與會議,並協助與會原民翻譯工作。

 

在這屆的不丹國際高山原住民族聯盟會議中,有十國的高山原民參與,耆老們彼此分享傳統智慧,並實際走進自然環境中進行討論與經驗交流。

 

「這樣的形式被我們稱為『走動式工作坊』,會議中也感動了現在被大家暱稱為人稱『小米媽媽』的芭翁‧督宓,看見傳統作物保種的重要性,進而投入泰雅傳統作物小米的復育。

  • news-details
  • 國際高山原住民族聯盟會議的啟發,讓小米媽媽(左1)投入泰雅小米復育工作。(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林益仁介紹,小米媽媽縱然沒有世俗認定的博碩士學位,但她所擁有的傳統知識非常豐富,進而看見,縱然高山作物目前多以經濟價值為考量,會種能往平地銷售的番茄、香菇、高麗菜、水蜜桃等物種,但以長遠看來,種子保存工作非常重要,要有多元物種,才能在災難發生後有恢復環境的機會。

 

以農業來看,目前農人首選產量多、易照顧、口感好的品種,但實際來看,這些商業上的優質品種,時常在大災難後無法順利發芽結果,這時就需要嘗試,有無同類別但不同品種的種子可栽種。

  • news-details
  • 部落中,已有數十年不曾有人種植小米,後經推廣,現已成為部落中重要一部分。(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 news-details
  • 與水稻不同,小米是旱作、較不需過多照顧的穀類作物。(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同時,藉著多元物種栽種,同時達到了「文化永續」與「語言永續」的目標。

 

在泰雅族中,「小米」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傳統作物,泰雅族語通稱為「trakis」,根據研究,台灣小米可能多達兩百多種不同分支,泰雅族就認識了20餘種。這些品種還是種子時難以辨別,至發芽長大後才能辨識出來,並有各別名字。

 

林益仁提到,有日小米媽媽和其分享,投入小米種植後,曾在清早看到一位部落裡的長者奶奶跑去小米田,這讓其很好奇,為何有人要七早八早到別人的田裡張望?搭話後才知,這位奶奶只在小時看過有人種小米,非常難得又見童年景象,才會高興又欣慰地前往看望。

  • news-details
  • 藉著各品種小米種植,許多快失傳的泰雅族語也有機會被使用與傳承。(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 news-details
  • 部落悉心保存不同種類的小米,為生態永續與多樣性盡一份心力。(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而後,也透過種植過程,小米媽媽與自己的父親、部落耆老有更多交流,獲得更多傳統知識與語彙教導,這些都是需親自投入栽作、在做中學,才能得著的寶貴傳承。

 

據此,林益仁藉著講座呼籲,「不要總把原住民視為弱者,他們也可以提供幫助。原住民有很好的傳統智慧,這包括:文化力量、對土地的認識、傳統領域的知識。現代社會中,有許多人都忘記從祖先來的智慧,相對的,原住民仍選擇保留許多。」

  • news-details
  • 目前,尖石鄉泰雅部落提供走讀活動,歡迎造訪者深入部落、認識當地文化。(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 news-details
  • 林益仁帶領學生上山,體驗部落文化。(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實踐基督信仰愛的精神

目前,林益仁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推薦,於今(2024)年3月前往普世教協(WCC)日內瓦總部,參與「氣候正義與永續發展委員會(Climate Justi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CJSD)」成立會議,並參加「土地/水資源/食物」小組。

 

當次會議由吟唱「上帝的愛轉動這個世界」與同聲禱告開始,會中提到一個希臘字詞「Diakonia」,意即「服事善工」,提醒追求氣候正義,也應是教會參與社會事工中的一部分。

 

Diakonia原意指在教會旁,去關懷貧困與受壓迫者的設施及協助,是一種深層的信仰實踐連結到基督信仰最核心的「愛」精神。

  • news-details
  • 林益仁參與普世教協會議,從中得著許多對生態文化與保育的新觀點。(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以此為基,小米媽媽所在的新竹尖石鄉泰雅部落,進一步集結同工與部落夥伴,開啟「小米方舟」計畫,效仿挪亞方舟的意涵,期盼更多投入自然保育與物種留存,同時以社會企業營運模式來支持當地小農,採用自然農法,實現永續經營生態體系。

 

透過林益仁協助,也讓大學學術端一起投入參與社會實踐,包括:協助農產品運銷、格外品加工再製,以發揮產品最大價值,減少浪費。

 

泰雅文化中,說到「我們都是一家人時」,會用族語「qutux niqan」來表示,意指「我們是一起吃的一群人」。林益仁相信,更多探索吃與生態的相關議題,從中也能發現,過程中充滿可以傳福音、講解真理的媒介。

  • news-details
  • 從復育各種類小米開始,目前泰雅部落效仿挪亞方舟精神,開啟小米方舟計畫,立志打造永續經營的生態體系。(圖 / 林益仁教授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