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基督徒,應都知道「禱告」的重要性。其實,禱告時最重要的是「把你真正的想法告訴神」,而非是禱告「你覺得應該說的」……
「禱告」是鍛鍊屬靈肌肉的關鍵
榮耀豐收教會牧師陳維濬分析,基督徒鍛鍊屬靈肌肉,首要的除了需要「深入地讀經」,從「祂的話」來「認識祂」之外,「恆切的禱告」也是至為重要關鍵。
確實,有正確的讀經觀念、方向與態度,能幫助我們對神更加的認識,也能更多的領受到神的帶領。
從人與神之間彼此溝通的方式來看,若「讀經」是「接受」神的啟示,那「禱告」便是「傳送」禱告者的心意與期待神掌權的方法。
「恆切的禱告」三要素
要素一:「禱告的態度」3重點
請注意,「禱告的本質」並非是強迫神去做一些祂不想做的事;相反地,禱告是「認同」。
認同》
・神透過耶穌已經成就的那一切。
・耶穌所祈求的。
這種認同也就是,神要什麼,我們就阿們!然後禱告出來。良好的禱告態度,不但能討神的喜悅,也能在當中得著益處。
以下列出3項禱告態度的重點提醒:
(1)要真誠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馬太福音6:5)
・不要想用你的禱告使「別人」對你另眼相看。
很多的人不願意在大家面前禱告,原因其一就是「擔心別人的眼光」。
注意,不要讓禱告變成宗教,因禱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當你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的禱告之時,你就可以開始享受禱告。
・不要想用你的禱告使「神」對你另眼相看。
人在禱告時,很多時候,會說一些自以為是神要我們說的,而不是發自內心想說的話。
切記,在神的面前,你若傷心就傷心,若想哭就哭!對神要誠實,不要虛偽,要真誠。
(2)要專注,不要分心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6)
想像一下,把紙放在火焰的上方,將會看見紙開始被熱能穿透,而「禱告的突破」就如同這樣。當你持續禱告時,就如同那穿透紙的熱能,接下來也會穿透仇敵所設的攔阻屏障。
「持續的禱告」如同「炭火加溫」,剛開始時你可能會感到無趣,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看到禱告的喜樂,而正是仇敵所不願意發生的。
基督徒需要知道仇敵的干擾策略:攪擾。
「攪擾」與「爭戰」不同,爭戰是「明刀明槍」,但是攪擾卻是「突如其來」、或是「暗處的攻擊」。例如,在禱告的期間,可能存在著莫名的電話、發現忘了做甚麼…的攪擾。
因此,要專注,把使你分心的事挪開。你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在禱告之時若有任何事出現在腦中,可以先寫下來,之後再處理。
(3)要清楚明白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馬太福音6:7-8)
禱告時,要把你真正的想法告訴神,而不是你覺得應該說的。
・分享「你心中所想的」。
・不要抄襲「別人的禱告」,或是一些「宗教的術語」。
・大聲地禱告出「你所想的」。
其實,願意跟神分享,就是一種愛與信任,而這是神希望我們對祂的表白。
要素二:「恆切的禱告」的關鍵
禱告的課題,有一項最關鍵的技巧,就是「恆切」。「恆切的禱告」共有3個關鍵。
(1)禱告是一種交託
也許我們不明白,但若願意相信與順服,那麼在神預備的最好時間點,神會親自回應並成就我們的呼求。所以,要在禱告中祈求神在每件事上掌權,並且不因為我們無知的關係而使得結果變糟。
記住,禱告之所以是「一種交託」,是因我們知道將進入的景況,是由天父來掌管與帶領的,我們所要做的那唯一的一件事,便是在禱告當中「緊緊抓住神」。
(2)禱告是一種關係
實際上,神渴望跟我們有密切的關係,而所謂「與神的關係」,用白話文簡單敘述,其實就是「對神的敏銳度」。
關係是「雙向的」,故而是能夠被建立的。基督徒與神的關係,可以是臣僕、也可以是父子、更可以是朋友。
(3)禱告是一種習慣
禱告是習慣,「與神同行」也是一個習慣。基督徒應「沒有一分鐘不禱告」,好讓「神的同在」時時刻刻充滿我們。
要素三:儆醒片時——開始禱告1小時
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麼?(馬太福音26:40)
敬虔的猶太人每天有三次定時的禱告:第3時、第6時、第9時,即早上(上午9點鐘)、晌午(中午12點鐘)、晚祭(下午3點鐘)。
在新約中,基督徒「每天禱告1小時」是件很普遍的事。所以,當耶穌要求你與祂一同在禱告中守望、儆醒,你的回應是什麼?
當你學習禱告一小時,以下超自然的事就會發生——
・開始進入「聖靈的領域」。
・開始「對神敏銳」:開始「明白神的屬性和旨意」。
・開始經歷「神的恩膏和能力」,是以前沒有經歷過的。
陳維濬強調,當你剛開始進入禱告的時候,可能覺得很陌生,也感受不到神的同在以及回應,但是隨著禱告次數的增加,就會開始感受到一個奇妙的化學效應正在展開,同時你的靈命與屬靈肌肉也將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