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蘇文安牧師與蘇文隆牧師兄弟齊分享經驗,呼籲家庭信仰傳承從今天起。(圖/記者林稚雯)

議題的探索,可從「what(這是什麼)」、「why(為何這樣)」、「how(該怎麼做)」的3W著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如何做的實踐層面。「基督信仰傳承」課題亦是如此,傳承過程宛若跨欄賽跑,雖能看見起點和終點,但也會看見過程中有重重障礙存在,「可以選擇單打獨鬥,又或者換個心態,只要願意求援,將有人能成為同伴、一同跨越高山低谷。

 

蘇文安牧師與蘇文隆牧師在中台神學院「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研習會」的第二堂主題講座中也分享自家經驗,進一步提醒,混亂時代中,更需要好好認識神將我們放在什麼位置、該如何鼓勵陪伴有需要者,一起靠神恩典,同奔信仰傳承標竿。

第二堂主題講座以「家庭信仰傳承?從今天起!」為核心。蘇文安表示,就算家族信仰已多代傳承,但絕不是一帆風順、毫無阻礙,許朝長老的子孫們也都是邊走邊學,不斷在面對失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且戰且走。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靠著信仰,我們能將事情改變為『家家有本好念的聖經』 ,彼此倚靠上帝,讓神成為困難中的幫助,這就是基督信仰的力量。」

 

在信仰中持續往前

藉著家族經歷,蘇文安提醒,基督信仰的特質是「落地生根」並非單靠言詞的夸夸其談;如一戰後有位法國女哲學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也曾說過,「判斷一個人的靈命,是否曾經驗上帝熱火般的愛,最好的方式不是看他如何談論上帝,而是看他如何談論地上的事。」

 

與蘇文安在家庭信仰傳承運動中同工的一位Timmy姊妹預錄影片分享見證,提及她和丈夫總把握機會在餐桌上與兒女們信仰傳承,對待孩子更像是朋友般親切,而不只是父母對兒女的嚴肅教導。

  • news-details
  • 講座中設有互動環節,眾人一同宣讀立志傳承信仰的8大課題。(圖/記者林稚雯)
  • news-details
  • 蘇文隆牧師的女兒蘇雅馨師母、女婿韓偉炫牧師也一同與會、服事眾人。(圖/記者林稚雯)

此外,Timmy和丈夫,為了讓每位孩子都能與父母親近,每逢週末就會輪流整天只陪伴一位孩子,讓孩子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先生的付出,幫助親子間無話不談,直到成年後仍可暢談人生抉擇、世界局勢與日常生活等各樣話題。」

 

蘇文隆接著提到,早在500多年前,馬丁路德同樣行出與孩子在餐桌上談論分享信仰的美好見證,所談內容還集結成書,出版《馬丁路德桌邊談話》,當中可見其廣泛談論耶穌基督、聖靈、罪、律法與福音、稱義、禱告、洗禮、主餐、教會、傳道人與講道等,與基督信仰核心價值密切相關的話題。

 

打造緊密凝聚的家族共同活動

2023年時,蘇文安亦將多年學習、研究、實踐與推動家族信仰傳承的心得,整理為《這代到那代,傳揚祢奇恩: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一書出版,列出宛若金鑰匙般的12堂課,引領有需要的弟兄姊妹進入信仰傳承殿堂,從「核心理念、聖經基礎及實踐行動」,再到「由心態轉化到實作操練的秘訣。」

 

蘇文隆特別就蘇文安書中第四課〈家庭信仰傳承立根基:建造家族祭壇〉詳加說明。他提議與其用帶來嚴肅感的「家庭祭壇」為名,不妨換個名字,改叫「家庭歡樂時光」之類的軟性名稱,家族成員就是在這段時間聚集彼此分享與禱告,孩子們也能在這段間內,享用平時較不易吃到的飲料點心。

  • news-details
  • 蘇文安牧師也分享並示範他的三哥蘇文峰牧師所創,可以邊全家喜樂健身、邊在大聲唸口訣時傳承信仰的「蘇氏基要真理操」。(圖/記者林稚雯)

除了制式禮拜流程,亦可加入學習時間,長輩與晚輩間彼此教學對方還不會唱的詩歌,於互動中打造歡樂家庭時光。

 

「有了家庭禮拜,家就會更像一個家!」蘇文隆提示,除了父母拿起權柄、規劃家庭禮拜,有問題時可邀請教會傳道人不定期參與,讓聚會能更有果效、落實信仰傳承。

 

蘇文安則追加補充,要讓家庭祭壇中談論的內容,落實在禮拜之外的日常生活,方能讓每一次的家庭祭壇都成為感恩與分享的場合,達到傳承信仰的期望。

  • news-details
  • 中台神學院趙大衛院長、張宰金副院長(右至左)也一起參與做體操、動一動的行列。(圖/記者林稚雯)

因著平日就營造緊密關係與穩固信仰,蘇文隆見證,家庭很蒙福的得主幫助,讓孩子在面對困境時能安然越過。他表示數年前兒子曾到非洲宣教,不慎在當地感染瘧疾,卻因地處偏遠沒有醫療資源,病情每況愈下,甚至孩子還在接到父親的關懷電話時回應:「爸爸,請先不要跟我講話,我很不舒服需要休息、連開口都很吃力。」

 

聽到孩子這番話,蘇文隆發動家族代禱,也請所服事的神學院師生一起禱告,「而後奇蹟就發生了,神動員當地一位宣教士幫忙連結,最後將孩子送到資源足夠處治療、最終撿回一命。」

 

本以為兒子會因差點喪命放棄當宣教士的呼召,卻沒想到病癒後,其仍持守心志在宣教工場服事,甚至前往伊拉克、在難民營服事當地有需要的民眾。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蘇文隆相信,神已賜下平安的應許,期許更多人在遇到困難時,仍有信心走上跟隨神的道路。

  • news-details
  • 與會的眾肢體也積極參與、會議氣氛融洽。(圖/記者林稚雯)

起身行動、立志向標竿直跑

據此,蘇文安援用推動幸福小組培訓中常提到的「不是很厲害了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很厲害!」再次提醒,信仰傳承必定是且戰且走、且走且戰,再加上邊做邊學、邊學邊做的道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運用,亦提供以下秘訣與眾人分享,期許有心傳承信仰的眾肢體,都能靠著主超越重重攔阻和挑戰,向著標竿直跑。

我立志:學習盡心竭力在家中塑造以基督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建造我家為基督化家庭。

 

我立志:學習以聖經的教訓和警戒來培育兒女,並以「僕人之心」和「僕人之手」來服事、成全家人。

 

我立志:學習努力扮演好「生命教練」的角色,激勵、引導家人發掘並發揮神放在他們生命中的特質和才幹。

 

我立志:學習以溫馨親情、堅定持守、啓發引導、生活應用為材料,建造起能影響生命、傳承信仰的家庭祭壇。

 

我立志:學習透過家庭代禱網、家庭旅遊、家族團聚、家庭儀式及慶典,來凝聚親情、傳遞價值觀,為家庭回憶博物館不斷增添珍藏。

 

我立志:學習及早、適時、適度在家中進行兒女性別教育,並與他們一同為未來配偶禱告。

 

我立志:學習讓家人成為團隊,積極參與教會事工和宣教事工;並學習開放家庭,操練接待和分享的心態及技巧。

 

我立志:學習認真理解新世代兒女所面臨的衝擊和挑戰,幫助他們蘊積充沛的抗壓力和抉擇力,至終成為「走得出去」、「傳得下去」的神國人才。

  • news-details
  • 蘇文隆牧師與蘇文安牧師也為與會弟兄姊妹一同禱告。(圖/記者林稚雯)

成為傳承信仰的使命家庭

本次「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研習會」亦分設三個小組專題,其中也邀請蘇文隆牧師的女兒及女婿,國際主僕差會台灣分會總幹事韓偉炫牧師和師母蘇雅馨開講,主題為「打造使命家庭,落實信仰傳承。」

 

蘇雅馨與韓偉炫提醒,當代常見問題,是父母為傳承信仰而送孩子去教會,過程中順手將信仰傳承的職分「外包」給教會、自己卻未在生活中活出信仰。

 

這種情形造成孩子雖受真理教導,但他們在日常中持續觀察父母時,卻無法看見有好的榜樣與見證於生活言談舉止間行出;也可能是父母忙於教會服事,卻忘記牧養造就自己的家庭與孩子。

  • news-details
  • 韓偉炫牧師、師母蘇雅馨(右至左)分享打造使命家庭的關鍵秘訣。(圖/記者林稚雯)

蘇雅馨指出,打造使命家庭,要從樹立榜樣做起,包括「穩定靈修敬拜」、「分享天國價值觀」、「開放家庭接待客旅」、「夫妻彼此相愛」等實際課題。

 

上述也都是父親蘇文隆於日常中為孩子們留下的成長記憶。

 

如蘇雅馨記得,爸爸總是晨起靈修禱告、每週固定舉行家庭禮拜;以全然支持的態度回應兒女;家中總是賓客不斷,父母相愛且樂於接待眾人,弟兄姊妹們也喜愛來到家中向牧者請益。

 

蘇雅馨亦發出邀請,願更多基督徒建立基督化使命家庭,使家人得造就,也讓家成為福音流通的管道。

 

相關閱讀:

讓家庭成為小教會! 從今起代代相傳、建造以基督為中心的基督化家庭

  • news-details
  • 與會眾人與講員、中台神學院師生合影留念。(圖/中台神學院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