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基督徒走在傳福音道路上需要勇氣,密西西比浸信會正透過各種管道裝備信徒,同時傳遞耶穌福音。(圖/The Baptist Record)

你會害怕在街上傳福音嗎?

 

渴慕神(DesiringGod)網站創辦人、美國伯利恆學院與神學院校長約翰·派博(John Piper)曾在分享中提及他早年發生的一個故事:花費18個月,才成功向鄰居傳遞福音。

 

整個過程,他不斷經歷禱告、行動、挫敗與自責循環。「耶穌到底對我有什麼價值?」是他不斷捫心自問的信心拷問。

 

上(10)月,美國密西西比州舉辦兩個大型博覽會——密西西比州博覽會(Mississippi State Fair)和南密西西比博覽會(South Mississippi Fair),其中,密西西比浸信會在博覽會上傳遞福音,產生巨大果效……

傳福音是挑戰,也是跨出舒適圈好方法

「當我們走出教會建築時,人們看到了,並且希望我們在教會外為人群服務。」密西西比州瓊斯縣浸信會協會宣教動員協調員麗娜·雷斯特(Rena Register)分享,此次團隊在南密西西比博覽會(South Mississippi Fair)上所做外展行動,包括:動物氣球、兒童彩繪、提供尿布更換站、垃圾清理及禱告帳篷等。

 

最重要的行動之一,是當博覽會即將結束,教會志工們為一百多名博覽會工作人員提供一頓早餐。

 

「當我想到夥伴們能和剛才服事過的人一起吃飯時,我為此激動不已。」

 

雷斯特說,「真實行動」是人們回到關係、敞開心扉的起點,人們也將因為彼此的關係與基督徒的善行,接收到福音大能

 

「我們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會採取下一步行動。」此次博覽會上,雷斯特動員瓊斯縣浸信會協會50%人力、800多人,參與在博覽會外展事工。在公開且安全前提下,願接受福音的人們會在下一主日出現於教會,因已從教會同工那裡收到進一步邀請。

  • news-details
  • 雷斯特和其他瓊斯縣教會志工,為100多名博覽會工作人員提供早餐。(圖/The Baptist Record

博覽會開幕前幾日,並舉辦超過160屆密西西比全州性盛會。密西西比州博覽會(Mississippi State Fair)才剛落幕,此次密西西比浸信會理事會從各地區招募來195名志工,於博覽會期間完成2,824次福音對話、373人決志信主

 

該會理事會自2020年以來,連年在博覽會上傳遞福音,不僅讓更多未信生命得救,同時提供合適機會,使基督徒透過在博覽會向他人傳福音,生命因此得更新。

 

來自聖諾托比亞第一浸信會(First Baptist, Senotobia)的梅(Mae),就是其中一個美好見證。

 

「梅禱告,自己能向他人講述耶穌基督。」其牧師大衛·海恩斯 (David Haynes)說,「當一位年輕人相信耶穌時,梅開始能與他講述福音,並為之禱告。」

 

一次為時4小時的福音行動,由海恩斯帶領的第一浸信會會眾們為主投入160次福音對話,其中有15人決志信主

 

每個人第一次聽見福音時的反應各不相同;基督徒被呼召「去使萬民做主門徒」,卻未必保證短時間看見每次付出後實際成果。

 

你已經播下了種子。」密西西比浸信會理事會佈道總監唐·盧姆(Don Lum)鼓勵,「做出決定」始終是個人性的事情,人人都可選擇跟隨或不跟隨耶穌。「我不會因為對方拒絕而感到難過,反之,我們已盡了自己應盡責任。」

  • news-details
  • 博覽會中,密西西比浸信會理事會的佈道帳篷下,一組組福音對話不斷發生。此次2024年密西西比州博覽會志工們共與遊客進行2,824次福音對話,有373人決志信主。(圖/The Baptist Record

密西西比浸信會理事會1836年成立,以「裝備當地教會與培育門徒」為主要宗旨,提供各種類型的志工機會、教育和信仰工具,連結該州2,082間教會、65個協會及524,752名教會成員。

 

博覽會福音事工只是提供會眾裝備自己與肢體的其中一管道,教會團體與個人可自由報名,且不需有傳福音經驗才可參與;博覽會安全、公開友善的環境特色,使神兒女們能在一次次的分享中建立信心,成為主美好器皿。

 

勇氣!每個人都需要勇氣

渴慕神(DesiringGod)網站創辦人、美國伯利恆學院與神學院校長約翰·派博(John Piper)曾在一次分享中,講述自己耗費18個月才完成傳福音行動;對象是一位獨身的中年男性鄰居艾倫(Allen)。

 

並非艾倫多排斥上帝,派博看見大多時候的艾倫都以禮貌應對。而一切未有進展的原因,派博歸因到自己身上。

 

耶穌到底對我有什麼價值?

 

18個月的過程,派博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斷向自己「選擇沉默的舉動」進行嚴厲拷問,他做了許多次禱告、試圖展開行動,「我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些讓步,有些東西定要捨棄。」他繼續自我喊話:「如果我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牧師,必須克服一些長期根深蒂固的恐懼」。

 

最後,在一次靈修中,派博將「耶穌基督之於他的意義」一個個寫在紙上,靠著聖靈感動,當晚成功向鄰居講述福音。

  • news-details
  • 面對傳福音上無法跨出的檻,派博重新審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勇敢與行動,應建立在聖靈的力量。(圖/Shutterstock)

勇氣是指,在面對某種威脅時,靠著聖靈的力量,基於急迫的信念而採取的行動。

 

渴慕神(DesiringGod)網站共同創辦人喬恩·布魯姆(Jon Bloom)在文章〈主啊,讓我更勇敢〉(Lord, Make Me More Bold)中提到,從聖經談起,「勇敢」並非一種先天人格特質,而是需有三要素才能成真:聖靈賦予的信念、勇氣與迫切感

 

聖經中處處充滿印證,布魯姆以《使徒行傳》第四章為例。

 

當門徒們驚訝彼得與約翰被釋放,回到他們當中,且得知當局威脅與恐嚇時,做出的卻是信心禱告:「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着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使徒行傳4:29)

 

當他們禱告結束,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繼續放膽講論神的道

 

「我們無法一直處在『勇敢』的狀態,它也非理所當然存在。」布魯姆說:「當我們需要它時,必須不斷禱告。

 

當你聽見一位牧師需耗費18個月跨過心中傳福音的檻;當你想起上次已來到嘴邊卻又吞下肚的福音,現在,可以認真思考:「我要好好面對,以信心行動回應主的呼召嗎」?

 

(參考資料:The Baptist RecordThe Baptist RecordDesiringGodDesiringGod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