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元旦迎新!首座「惜食中繼倉」於花蓮啟用。一位長者從文健站志工手中接過物資,臉上露出笑容。(圖 / 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迎新!首座「惜食中繼倉」於2025年元旦,在全台阿美族最大部落-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正式啟用。

 

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說:「1919食物銀行計畫在未來3年內,於全台建置30座中繼倉,實現所有供餐據點在一小時內可達中繼倉的目標。期盼串聯企業、教會與社區的力量,共同完成惜食網絡的『最後一哩路』。

台灣每年的糧食損失與浪費嚴重,同時卻有許多社福供餐據點因受限於經費,無法供應足夠或營養餐食。因此,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自2017年開始推展「1919惜食計畫」,接受各界捐贈完好惜食,再透過全台4處惜食處理中心,重新分配給超過300處供餐據點。

 

然而,許多部落因地處偏遠,物流困難,以致普及性並不高。因此,1919食物銀行特推出「惜食中繼倉網絡ESG計畫」,未來3年內將建置30座中繼倉,而首座已於2025年元旦,在全台阿美族最大部落-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正式啟用。

  • news-details
  • 1919食物銀行「惜食中繼倉」,包含常溫、冷凍、冷藏三溫層,可縮短物資配送時間,首座覆蓋太巴塱部落。(圖 / 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完成惜食網絡的「最後一哩路」

一座中繼倉包含常溫、冷凍、冷藏三個溫層。未來各界捐贈給1919食物銀行的食材,可直接配送至中繼倉,或透過1919冷鏈物流車隊運送,再由供餐據點前來領取,以減少委外物流高昂成本,同時提升分配效率與安全性。周邊的文健站、長照據點與社福機構,也因此能為長者與兒童提供更多元且營養的餐食,減輕採購負擔,提升服務品質。

 

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說:「1919食物銀行計畫在3年內於全台建置30座中繼倉,實現所有供餐據點在一小時內可達中繼倉的目標。期盼串聯企業、教會與社區力量,共同完成惜食網絡的『最後一哩路』。」

  • news-details
  • 各界捐贈食材送至中繼倉,由共餐團體自行領取,可降低物流成本,並提升分配效率與服務。(圖 / 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連結偏鄉與外界重要橋樑

元旦當天,剛好1919單車環台車隊從台東池上鄉騎到花蓮光復鄉,因此特別前往太巴塱長老教會,參加中繼倉啟用典禮。

 

太巴塱1919服務中心(太巴塱長老教會)的那麼好.ㄚ讓牧師表示:「太巴塱中繼倉的啟用,將大幅改善光復地區的資源供應問題,讓附近6個文健站與周邊衛星部落能被納入1919惜食計畫,縮短配送時間,並提升覆蓋率。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弱勢長者常以簡單、重複的飲食維持生活,營養不良,健康難以保障。如今,有穩定食材供應,長者們就能享有均衡營養,餐食品質和多樣性也將隨之提高。」

 

那麼好牧師認為,中繼倉不僅是資源調配中樞,更是連結偏鄉與外界重要橋樑,為部落服務開啟新篇章,也讓弱勢長者感受到更多支持與溫暖。

  • news-details
  • 為解決配送交通與距離問題,1919食物銀行啟動「惜食中繼倉網絡ESG計畫」,首座中繼倉於元旦啟用!(圖 / 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基督教救助協會理事長夏忠堅表示:「救助協會的發展,源自於回應需求,從急難家庭救助計畫、陪讀計畫到食物銀行,都是以服務弱勢家庭為目標。而惜食中繼倉的啟用,能改善偏鄉供餐資源不足的問題,正是延續此一目標。未來期盼能在3年內建置30座中繼倉,盼望串聯更多資源,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服務偏鄉弱勢家庭。」

  • news-details
  • 參與1919單車環台的募款勇士,特別停留太巴塱,共同見證中繼倉啟用。(圖 / 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