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0日為國際幸福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是聯合國於2012年所設立的節日,邀請所有年齡層的人以適當方式慶祝,在這天多做一些小事,讓生活持續變得更好。
「國際幸福日」的構想乃2011年由傑米·伊利恩(Jayme Illien)在聯合國大會提出,同年7月19日通過大會決議,承認「幸福是人類的基本目標」,盼藉此喚醒人們認識「幸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並將幸福的必要性納入公共政策考量。
什麼是幸福呢?透過牧者/肢體近日生命的「幸福經驗」分享,一起來感受一下「幸福感」吧!
在「盲」中也要與你喝一杯咖啡
雖然瞎眼,但因神而真實「看見」
有人說:「再忙,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對中途視障者徐薇雅而言,這句話更像是:「即使在『盲』中,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
每日早晨,她與丈夫有一段咖啡時光,近日聆聽對方分享工作與智慧時,心中忽然湧起感動,「上帝怎麼創造我的先生這麼美好?」
便笑著對丈夫說:「你怎麼這麼棒?以前我一定看不見你的好。如今雖然瞎了眼,但因神而真實『看見』,這是何等恩典!」身為視障者的她,生活多半由丈夫照顧,她依然努力回應丈夫的愛。
因神的愛修復「忙、盲、茫」的心
我學會「聽話」與他一起向前奔跑
每天清晨六點,鬧鐘響起,徐薇雅便匆忙結束晨讀,跑下樓煮稀飯、白煮蛋,擺好碗盤後,再上樓叫醒丈夫。「我們就一起在吧台上喝咖啡、聊近況、數算恩典。這是我最珍惜的時光,開始一天的幸福。」
過去還未失明的她,曾因全心投入工作,以致忽略婚姻、忽視了愛,致中途失明後陷入憂鬱、與丈夫關係漸行漸遠。
所幸在神的帶領下,一切有了改變。徐薇雅透過姐妹的引導而進入教會,在神的愛中,學會修復那顆「忙、盲、茫」的心。
徐薇雅說:「以前,我習慣說話,卻不擅長聽。視障後,丈夫帶我跑馬拉松,幫我走出低谷,我學會了『聽話』,尤其是聽他的話,因為我需要他的引領。這讓我們的溝通更多,關係也更親密。我開始專心聆聽,與他一起向前奔跑。」
夫妻在跑步中用「心」對話,徐薇雅也感謝姐妹教她「潔淨禱告」,透過不斷認罪悔改、讓神擦去負面情緒,夫妻交流時光越發甜美。
現每天早晨,她除了讀經,也為自己和丈夫禱告,預備心情像雅歌中的新婦,要帶著喜樂去見新郎;準備早餐時,也向主祈求:「主啊,我和丈夫是祢手中的保羅和西拉,要在高山低谷中讚美祢,成為這地的祝福!」隨後便輕快哼著詩歌,去喚醒丈夫。
「神的祝福,讓我的生命充滿光、愛與笑聲。這,就是我的幸福!」正如聖經以賽亞書42:16所應許:「我要引瞎子行不認識的道,領他們走不知道的路…使黑暗變為光明,使彎曲變為平直。」
相關閱讀》視障「環台跑禱」!師鐸獎得主徐薇雅:你舉手禱告時,就是一面旌旗
因有心人促成,歡度國際.幸福日
充滿「以法大(開了吧)」的感受
近日,因著一位關懷台灣聽障教育的法國青年有心促成,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陳育麟牧師與妻子羅珮文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手語教會),得與遠在美國的台灣手語教父史文漢教授相聚於巴黎。
他們歡談「台灣的聾人與手語」點滴,從史文漢教授編撰的台灣第一本手語書《手能生橋》,聊到由手語教會製作的《台灣手語聖經辭典》,再聆聽對方接觸台灣手語始末,羅珮文牧師也分享自己蒙召服事聾人的歷程…。
感動久久不能自己的陳育麟牧師說:「(過程)充滿了主耶穌說:『以法大(開了吧)』的感受!」神的慈繩愛索串起老、中、青三個世代,緊緊將美、台、法三國的聽人,交織在台灣「聾人宣教」與「聽障教育」的歷史長廊。
「還有一個小確幸...」原來,近日也是陳育麟和妻子羅珮文的結婚紀念日!委身共同異象的兩人,除參訪1975年設立全世界首現的「巴黎聾校」及相關聾人機構,也漫步巴黎街頭、羅浮宮、奧賽美術館和許多雄偉教堂,浪漫歡度屬於彼此的節日。
回顧恩典之旅,他感動道:「真的是國際、幸福日!」
他也於負擔中預告,今(2025)年十二月初,由英國宣教士甘為霖牧師創設迄今的「國立臺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將舉行135周年校慶,同時協會將舉辦以《世界及東亞國家的第一所聾校歷史》為題的「台灣聽障宣教與教育110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
「因為許多國家的聾人教育都源自跨國宣教士的『基督之愛』,期待這為各國聾人敞開幸福之門的故事,能觸動人們心中那『以法大之愛』的呼聲!」
最幸福,就是全家同心同行愛耶穌
前幾天晚上,貴格會嘉義活水教會周道揚牧師,與師母郭忻慈預備帶小孩睡覺時,三歲小女兒突然主動要開口禱告。
小女兒誠摯禱告:「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愛我們!我也愛祢!求主耶穌祝福爸爸不要生病,愛耶穌;媽媽不要生病,愛耶穌;姐姐不要生病,愛耶穌;我不要生病,不要流鼻血,愛耶穌。感謝禱告奉主的名,阿們!」
霎那間,那份感動和幸福感,流貫周道揚全副身心,「好喜樂又好滿足!」他說:「當我和師母一起專心愛耶穌,也用神的愛來陪伴建造孩子的生命,小孩也如此回應神的愛時,我心中真的充滿幸福喜樂。」
近日,正逢他和師母結婚八周年紀念日,看到妻子在網路上分享一席話,令他非常感動。
郭忻慈師母寫道:「八,聖經中的意思是『復活新生』。勝過了新婚、兩人文化的磨合;勝過了有孩子後、生活的調配;種種難關一一靠主勝過。21天禁食禱告會晚上,牧師分享到『帝王企鵝』,公企鵝負責孵蛋,讓母企鵝去吃飯。今晚聚會,先生顧孩子,我來吃靈糧!神真是太幽默了!好享受我們的八周年。」
周道揚感動分享:「雖然只是短短幾句文字,卻讓我裡面好暖!」深信,全家正幸福地一起走在神所應許的恩典之路,而最大的幸福就是:「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24:15b)。
幸福的生命經驗或有消長
篤定的是「我的救贖主活著」
「什麼是幸福?」當CBMC王國亨理事長被問到這問題時,一時間無從回答,之後幽默表示:「因為我的標準很低啊!」
安靜沖一杯咖啡,就很幸福。或是打開手機放出音樂,從藍調聽到古典、再聽到流行樂,「只要有音樂就可以!」
或是修剪植物、幫它們換土、施肥、看枝枒吐蕊、看花蕊結實累累⋯對王國亨而言,幸福也是當聽到親愛的妻子在喊:「吃飯了!」
偶爾,王國亨會快樂地在中庭放空、幻想,看園中的杜鵑花怒放、錫葉藤垂紫成串串,耳畔不時又有孫子喊:「阿公!阿公!」看著孫兒三、五成群在中庭嬉戲,阿公也樂於起身玩要、打打羽球。
「我有六個孫子,都住在同一社區,社區才32戶,家的大門打開正對著女兒家的門,斜對面約五十步之遙住著兒子,社區其他人無不稱羨我們幸福。」然一切看來「甚好」,也有出乎意料時。
原來幸福背後也有隱藏的「壓力」,例如:他常注意女兒是否閑懶睡得太晚;兒子常被媽媽無預警串門子,不免反映居家生活受影響。
究竟,幸福為何呢?生命經驗或有消長,但王國亨篤定的是「我的救贖主活著」!他說:「我的主耶穌活著!祂必蔭蔽我領我走義路,祂的恩典慈愛必隨著我,我必一生一世住在祂的殿中直到永遠!」
「是兒子對我的信任與依賴」
巨大力量讓人能再次迎向挑戰
「與家人聊天,是生命中一種珍貴的幸福體驗。」台南中會議長暨歸仁基督長老教會李盈賢牧師信手拈來分享,近日18歲兒子向自己敞開心扉、談論感情生活,讓作為父親的他,內心充滿感謝與滿足。
「這不僅是親子之間的交流,更是兒子對我的信任與依賴。」
父子倆在對話中真情流露,坦承感受、想法,彼此支持、理解,氛圍溫暖不僅讓關係更加緊密,從兒子的分享過程,他也深刻體會到上帝的引導與祝福,深刻意識到,神的包容與愛是多麼深厚!
「我也感受到,孩子能自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是我生命努力的回報,無論過去多麼艱辛,但看到他們成長、快樂,一切就都變得值得。」
李盈賢深深感謝神所賜予的寶貴親情連結,祝福自己的家庭成為彼此成長的支持系統,對上帝的感恩之情也更加深厚,進而說:「很希望能延續這份愛的力量,帶到教會和更廣大的社區,傳遞這份幸福感。」
信任與愛能使人靈裡剛強,足以再次迎向各樣挑戰,最佳註解誠如彼得前書4:8,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年輕投入偏鄉沒想過未來將如何
但一回首,「路徑都滴下脂油」
上個主日傍晚,鄉村福音佈道團(Village Gospel Mission,VGM)東石基督教會陳文逸牧師,與師母梁紀貞和兩個孩子一起去吃飯。
用餐時,他提到自己的登山鞋壞了、要買一雙新的,家人便相伴到登山用品社,「我們就一起挑,等我挑好了,兩個孩子就說要幫我付錢。」孩子沒有事先告知也不事先張揚,慷慨買下了3000多元登山鞋。
「我心裡面就很多的感恩啊!有種『幸福感』從中油然而生。」孩子用實際行動表達愛,這並非生日禮物,只是日常片段偶發的事,「他們也是臨時知道我要買鞋,就主動付了錢,變成他們買鞋送我。」
他說:「孩子大了,懂得表達對父母的愛,最親近的人可以彼此扶持、彼此付出,這讓我覺得很滿足。」幸福感,也很快轉成對神的感恩。
陳文逸遙想年輕時,自己與師母投入開拓偏鄉教會,沒有想過未來將會如何,但一回首,看見神的帶領真是「路徑都滴下脂油」。
「我想,我們看重神,神就看重我們所看重的。我們有神的同在、我們經歷神,其實在我們裡面何等滿足,也不用看環境變化或從外在肯定,擁有神,就擁有了一切,祂就是我們一切幸福的源頭啊!」
陳文逸以詩篇34篇8-10節勉勵,「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
相關閱讀》「神明乾兒子」經歷活水湧流信主!因愛情來到呼召地,趕除邪靈建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