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浸信會神學校園70年了,樹木繁密,是台北市少有的綠地。但,也因此潛藏倒木、掉落斷枝與步道溼滑等危險。(圖 / 記者詹英村)

這次一定要報名!不然下次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清明連假,本是原住民家族聚集的大日子,在台東開早餐店的記姊妹,卻選擇搬空早餐店的設備,裝了半台貨車,與教會一同開車500公里,北上來到牧師的母校充當「行軍廚房」,與教會一同「伐樹」!

 

去年剛受洗的小姊妹分享:「昨天我們在九重葛那邊工作,感覺被刺到,就一直想到耶穌要上十字架的時候,一直被鞭打的那個畫面,真的很痛。今天感謝神讓我們很平安,然後也都沒有滑倒受傷。」

 

現正在高雄受訓的教會國軍弟兄,難得的假期沒有回家、沒找朋友玩,而是與屬靈的弟兄們一起在浸神的校園伐樹。

 

另一位職業軍人弟兄,原本應在連假期間留守備勤,神也開路,請假「伐樹」居然被批準。「我現在信耶穌來得及嗎?」連同事們都覺得太神奇了!

台東興旺浸信會在主任牧師劉正宏的負擔下,帶領全教會弟兄姊妹,趨車500公里,來回千里只為幫牧師的母校「浸信會神學院」(以下簡稱「浸神」)整理校園。

 

從第一次「伐樹服事」的十幾人,到如今已有四十多位會友共同參與。短短時間,一個單純的伐樹工作轉變為全教會的屬靈使命,成員們在勞動中經歷靈修敬拜,在汗水中彼此順服合一,體會信仰

 

本報特別採訪了參與這項服事的牧者及弟兄姊妹,一窺他們如何在實際勞動中與神相遇,以及這項不尋常的服事如何轉化了整個教會。

 

從苦力到靈命特會的轉變

浸信會神學院張治壽牧師表示,浸神校園現正面臨的安全問題:

 

第一,之前颱風來,有一棵樹倒了,真的不知道怎麼處理

 

其次,校園內環山步道也存在安全隱患,因為照不到太陽而容易長青苔,有學生騎機車在環山步道跌倒,摔斷了骨頭、住院

 

當初接到學校需求時,劉正宏牧師覺得這只是一項「苦力」工作。

 

「我跟學校回應說:我很願意。因為『伐樹』是我們原住民弟兄姐妹最熟悉的事,我們不用怎麼特別練習,就已經很熟悉了。」劉正宏說。

 

出乎意料的是,這項看似單純的體力勞動,很快轉變成為教會的屬靈特會

 

「本來想說我們就是很單純的工作,但沒有想到,每一次工作完畢,晚上我們交通分享時,大家都會蠻感動的分享出自己這一次的領受。」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伐木這樣的粗重工作,也能成為屬靈功課門徒訓練的場所

  • news-details
  • 為了安全服事,牧師自費購買許多裝備,包括背負式安全帶、防滑釘鞋等。(圖 / 記者詹英村)

  • news-details
  • 浸神校園林木郁郁葱葱,許多地方存安全隱患,比如這棵樹的枝幹已延伸到房舍之上,如果颱風來,枝幹斷落必然毀損房屋。 (圖 / 記者詹英村)

  • news-details
  • 這棵樹其實長在斜坡上,牧師所在位置離樹基雖只有7、8公尺,但,離另一邊房子的一樓大約有十幾公尺的落差。(圖 / 記者詹英村)

浸神與台東教會的雙向祝福

張治壽牧師談到,浸神與台東教會之間的特別連結。譚國才院長與許多教授長期以來每兩週往返台東,裝備當地弟兄姊妹,「這裡面(伐樹)有不少的人,是我們在過去七年時間,在台東開課時的學生。過去我們每兩個禮拜就輪流去台東教課。」張治壽牧師說。

 

「以前是我們去,現在他們來。」張治壽感動表示,這種雙向的付出與服事,使浸神與台東教會間的關係更緊密

 

談及這項服事對學校的意義:「他們來把整個校園清得很乾淨,過去我們看不見的景突然間都看見了。」現在,從浸神校園看101大樓,清晰可見,不會被林相阻擋。

 

「我覺得這是很美的一個服事,很美的一個見證。」張治壽說。

  • news-details
  • 經過伐木之後,浸神校園視野開闊,101大樓清晰可見,不再被林相擋住。(圖/記者詹英村)
  • news-details
  • 伐木、在山上工作,是原民日常工作,但在台北、在浸神校園,要因應相關法規,很多「習慣」不能做,比如,伐下來的木頭點上火、開篝火晚會等。工作時也不像在林野只是簡單伐木,還須考慮保全房舍,施工時要更多規劃。(圖 / 記者詹英村)

荊棘中的靈修:親身體會基督受苦

12歲的阿祈小弟兄掀起褲管,前一天鑽進九重葛樹叢,被樹枝上的刺刺傷,紅腫還隱約可見。

 

劉正宏分享這位小弟兄的經歷:「他昨天幫忙處理九重葛,腳被刺傷,第一時間覺得痛、很累,但是他覺得感動。」

 

身體疼痛的經歷,意外地讓參與服事的弟兄姊妹,與基督的受難產生連結。「他們都會說,我們感受主耶穌被荊棘冠冕刺到的感覺,所以在九重葛那裡,一直在體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帶你們上來,真的很值得!在信仰上面,透過工作(有)更多的體會。」林惠雯師母表示,每次聽見大家的見證,都極受感動。

 

一天勞動工作結束後,興旺浸信會的弟兄姊妹們會聚在一起,分享當天經歷與感受。這些晚間分享時刻,成為整個服事過程中最珍貴的時光之一。

 

「晚上的分享,有哭、有笑、有感恩,也有彼此間的小爭吵,一些檢討跟分享。那個時間,我們說那是『精心時刻』。」林惠雯師母表示。

 

為什麼你們上去工作,然後,回來分享的時候卻很喜樂?會挑旺人的心,想要再來。」劉正宏表示,回教會後的分享與見證,使許多未能親身參與的會友也渴望加入。

 

每次到了最後一天晚上,就會有人說不想回去了,想要一直待在這裡,然後繼續伐樹,就覺得,心裡會有一種好強烈的滿足感,那是一種好像在神的聖殿裡頭,有神同在的滿足。」劉正宏描述,許多弟兄姊妹表達不想離開的心情。

 

團隊合力伐木,鍛造信任與合一

「我們剛來的時候,停車場其實都暗暗的。可是樹砍一砍到下午,那邊整個變亮起來。我自己心裡想,要確定耶,砍這麼多…譚院長看到的時候,會不會講說,砍太多了吧!我有說要這樣子嗎?」負責伐樹的弟兄分享道。

 

伐木工作本身其實充滿挑戰與危險,這反而成為建立團隊信任與合一的契機

 

「早上很擔心啊,鋸子鋸樹鋸到一半被『夾住』,找了另外的電鋸來救,又被夾住…後來和鄭弟兄想很久,最後小心的、徒手把鋸子救出來。」一位羅弟兄分享。

 

劉正宏解釋當中團隊合作的獨特性:「團隊一起服事,互相幫忙,然後還要有彼此信任。因為有人在樹上,然後我們下面的要信任上面,上面也要信任在樹下(的人)。」那是信任感與團隊感。

 

在記者的角度,看見興旺教會同工服事的過程,就是「耶和華的軍隊」「基督的教會」

 

如此團隊合作,同時成為青少年的榜樣。「我們的青少年孩子,都說他們好喜歡爸爸們在樹下討論,怎麼把這一棵這麼大的樹幹鋸下來,而且不會傷到屋頂,因為他們在溝通,雖然他們的個人意見都還都蠻強烈,但是最後總是會達成合一共識,最後很漂亮的、成功把它砍落下來。」

 

一位本來拒絕多次,不想來、會恐高的弟兄,沒辦法爬樹、伐樹,就改為挖水溝、清水道。

 

這位原本以為自己很「剛硬」的弟兄,分享到一半時,卻帶哽咽地說:「真的,教會就是不管什麼活動,只要是一起!

  • news-details
  • 整個教會都動起來!有在第一線伐木的爸爸們,媽媽和子女就組成人體傳送帶幫忙清除林木、垃圾。(圖 / 記者詹英村)

伐木猶如特會現場:在實作中經歷復興

這場伐木工作給參與者帶來的屬靈感受,不亞於參加一場靈修特會。

 

劉正宏感嘆道:「我們在工作時就是一場特會,有神說話、有彼此對話,有溝通、分享,就(如同)是一個屬靈的特會。這是我過去沒有想過的,真的好棒。」

 

當服事成為敬拜,神的靈就充滿在每一位全心獻上的人

 

「前兩次我都沒有上來,這一次我是聽牧師說是『最後一次』,所以一定要來,誰知道還有下一次,原來被騙了。」一位假期中特別開車上來的弟兄,開玩笑地說。

 

從台東已移居台北一段時間的一對夫婦,帶著4個小孩,本來打算趁連假帶小朋友出去玩,很多行程都已安排,但他們表示,還好有來。先生說:「來了就知道。來了,自己心情是很滿足的。感謝主。」太太分享:「我覺得我們收穫蠻多的,我們很少有機會看到小朋友在『學習幫忙』,我覺得蠻好的。」

 

愛的支援:自發的後勤補給隊伍

隨著服事團隊壯大,一個自發的後勤補給隊伍開始形成。

 

林惠雯師母分享廚房團隊的故事:「這次把廚房用具都帶上來,特別是有整個冰箱!因為我們姐妹開早餐店,她就把家裡、工作的所有器具都帶上來。」

 

年紀小的小朋友們,在伐樹過程充當運輸大隊,幫忙把廚房伙食源源不斷送到最前線。

 

劉正宏牧師驚嘆於這種自發性的服事:「這次更厲害,前幾次我們都買便當吃。沒有想到弟兄、姊妹們來了幾次,後來有人主動說:那我來負責伙食,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這種自主性自己生發的負擔真的很令人感動。尤其對牧師來說,會感受到教會很支持牧師

  • news-details
  • 全教會都動起來,這次甚至有後勤部隊。左下圖:中間的記姊妹把幾乎整個早餐店搬上來,成為大家的餐食大總管。右下圖:小朋友不斷將物資送到前線。(圖 / 記者詹英村)

全然獻上:服事轉化日常工作的屬靈洞見

這項服事不僅是體力勞動,更成為教會「全然獻上」年度主題的實踐場所。

 

「剛好我們今年教會的主題是:全然獻上毫無保留火力全開完成使命。」

 

林惠雯師母表示:「看到大家被牧師的使命感點燃,大家願意獻上金錢、體力,還有大家很看重的時間,就很感動。

 

這種「全然獻上」的精神,體現在參與者數量的增長上。

 

劉正宏說:「我們教會,第一次來12個人,第二次來15個人,第三次、四、五次增加到20多個人,沒想到20多人回去分享感恩見證,這一次他們的見證感動更多弟兄姐妹,這一次來就來了46位。」

 

林惠雯師母提到參與者的奉獻精神:「清明連假好不容易有四天假期,多少人希望假期是可以陪伴家人,我們在部落裡很多家族會聚在一起,這可能是一年只有一、兩次的機會。對弟兄姊妹來講,一定會有心裡面的挑戰,但是他們願意分別為聖,把這個時間先給神。」

 

「我們一般去參加特會,要繳報名費,我們很樂意。可是我們來工作,我們還要繳報名費,哇,真的不容易。」林惠雯師母感動於弟兄姊妹的無私奉獻

  • news-details
  • 砍下來的斷木,堆疊、安放整齊,進一步加固護欄擋土牆;枝葉則移到堆肥場去回收。(圖 / 記者詹英村)

興旺浸信會弟兄姊妹通過「伐樹」看似平凡的勞動,幫助了浸信會神學院恢復校園安全與美麗,更在過程中靈修、操練彼此順服與合一,從而經歷神同在的喜樂與滿足。

 

在聖靈同在中,大事小事都是服事、都是敬拜,都是翻轉人心歸向神的「特會」!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