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蒙恩

【張文亮專欄】吃飽,是信心的行動

「他們喫飽了」(使徒行傳二十七:38)   我們蒙恩與事奉,是事情尚未成就之前,就先吃飽;而非事情成就之後,才吃。   這是信心,在問題尚未解決之前,已經吃飽等著。吃飽才有力量,奔跑前面的路。而非餓得乏力,被人死拉活拉。   信心是事情尚未成就,對主的回應,而非主已成就,對事情的回顧。   信心是即使什麼都失去,屬靈的胃口不失去,依靠主的話;而非擁有許多,聖經的話卻讀不下,或是讀下也吐出來。真正的軟弱,是自認聰明,卻沒有屬靈的胃口。   同學,這是飢餓的時代,眾人在怪這怪那,要這要那,吵鬧不休。至於我,我要靜靜的,在一邊,先吃飽主的話,才有力氣奔跑主給我的路。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張文亮教授分享;歡迎參加。 分享重點: 1.是誰開始堅持台灣可以種出屬於台灣的良質米? 2.磯永吉與末乃仁如何育種出蓬萊米的過程? 3.蓬萊米的珍貴與台灣灌溉、排水工程的關係· 4.磯永吉與台灣淺山農業的關係。 5.二戰時期,磯永吉與日本軍方的對抗。 6.總結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