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花輪・牧思

【花輪・牧思專欄】人不是為了打打鬧鬧而活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告老師」,是小時候跟同桌的鄰座女生,幾乎每天都會上演的戲碼。   我們不用人教,就會用刀片在桌面刻下一道楚河漢界的中線,如果誰的手臂越界,輕則推回去,重則一掌過來以示懲戒。當然,一旦用力過猛,對方便會哭著跑去告老師......   我從來不記得,老師都是怎麼處理這些莫名其妙的小事,但全班像是會傳染似的,每張桌子都有一條深淺不等的中線。   長大之後我常常想,為什麼七八歲的孩子,會無師自通地表現出這種領域行為,捍衛著不知所以的空間權利,在還不會算數學的年紀,就能把「一人一半」的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後來讀了一人一張桌子的國中,讓畫線的把戲無用武之地,但比分數、拼成績、爭排名、......各種猜題技巧與讓自己取得成績高峰的策略,回想起來絲毫不輸當紅的宮鬥劇。十五歲臥薪嚐膽考高中、十八歲刺骨懸樑考大學,那些年的同窗,一個都沒再聯絡,看似一起升學的戰友,但其實彼此卻是敵人。   競爭並非壞事,但若所爭取或捍衛的並沒有深刻的意義,那恐怕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無論是虛幻的空間一人一半,或看似事關前途的榜單志願,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在創造一些令自己振奮的小目標時,卻渾然不覺自己正在真正的方向中迷航。   若你有過上法院的經驗,那裡更是充滿了各種雞毛蒜皮,一位法學教授常感慨地和我說:「法律是變動的價值選擇,沒有恆久的真理意義,所以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我有點明白了,之所以從小到大沒完的吵吵鬧鬧,原來是缺乏真正穩固的價值基礎。   「一個聰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子建在磐石上。大雨降下,急流沖來,狂風颳起,撞擊那房子,房子卻沒有倒塌,因為它在磐石上立定根基。」這是生活的寫照,也是人生的智慧,《聖經》說這源於我們願意聆聽與遵行天父的話語。   新的一週,在免不了小打小鬧的時候,願天父在你的生命下錨,成為根基。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認識你自己

【新的一週、心的聲音】~我是新手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有虔誠信仰的基督徒,談吐有禮,舉止謙和,彷彿將所信仰的基督,一覽無遺地表現在生活中。但是,卻有一個人知道實情並非如此,這人曉得我這位朋友每次只要到了某一個地方,就會性格大變,開始急躁易怒,甚至口無遮攔,儼然成了另外一個別人從未見過的可怖面貌。   發現我這位朋友不為人知一面的,是他的妻子;這個會讓他原形畢露的地方,是他的車子。   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有人一旦上了駕駛座(可能就是你自己),會突然變得沒有耐心,總是嫌前車開太慢,但被後車按喇叭時又會飆罵三字經,溫良恭儉讓全變成了急惡怒拼搶,彷彿整條馬路都得罪了他。   這些,未必發生在你的駕駛座,也可能是出現在你面對孩子的聯絡簿、月底看到自己的存摺、每週一打開的第一封電郵、或者是接到你父母來電的時候......,你感覺自己正握著方向盤,但老是在閃躲旁邊的新手;你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但卻發現失控;你以為自己有辦法;但卻無計可施;你期待他們在自己的計畫中,但卻全是意料之外。   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學會說「我」這個字的時候,就像抓緊了方向盤,駛上生命錯綜複雜的旅程。   在《聖經》中有一首詩,就是在這錯綜複雜旅程中的心境與祈禱:「看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看哪!你喜愛的是內心的誠實;在我內心的隱密處,你使我得智慧。求你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淨我,我就比雪更白。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惡,塗抹我的一切罪孽。神啊!求你為我造一顆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堅定的靈。」   新的一週,如果你感覺所有人都得罪了你,願你的內心,因有上主居住在其中,而更清潔。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新的一週、心的聲音~我的永久地址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上週填寫一份政府的文件,其中一欄要填「永久住址」,可真是難倒我了,因為在我落筆的當下,就已經知道自己無論填哪個地址,都是在說謊,而且是蓄意的於公文書上登載不實!   2009.7~2019.7年我一共搬了六次家!換過三個戶籍地址,關於「永久」,到底指的是哪裡?   除了聖經會很認真地談論及許諾關於「永久」,很少看見白紙黑字上印著「永久」二字,就算敢印也多半是某種誇大(永久保固、永久有效、永久會員、......)。想想,一陣暴雨之後,萬年巨石會滑落釀成土石流,千年神木會攔腰斷成漂流木;那麼在亂世,壽命最多只有八九旬的吾等,為何以為能夠擁有永久?   我並非宿命或流浪主義者,但太輕易地以為永久就在身邊,或掛在嘴邊,恐怕是對生命的不解與不敬。移動,是人生的常態;不動,則常是陷落的前奏。   既然必定是要說點謊的,那天我索性就在「永久地址」欄中,填下了當晚的住址在三天後就要搬離的處所。若上主當晚就要取走我的生命,祂會在那兒找到我;若我被第二天的陽光喚醒,那兒也是我得蒙上主雙手引導之處。   我喜歡《聖經》中詩人的祈禱:「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驗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有祂同行,每一天都在永生的路上。   住址沒有永久,甚至臉書有一天也會倒閉,但當我們祈禱的時候,就會相遇。   新的一週,下半年的第一天,願你穩健、平安。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新的一週、心的聲音~被手機帶壞了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想與你一起面對這個苦惱——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   記得多年前我擁有第一隻智慧型手機時,鑑於低頭族盛行,所以當時就立志絕不要把手機當電腦。該回到電腦前做的事(收電郵、瀏覽器、上臉書、......),就不要用手機做,以避免像那些無時無刻盯著手機看的路人一樣。我以為,手機就是該拿來打電話、發簡訊、拍照片用的。   我真的這麼執行了好幾個月,但漸漸發現手機越來越少接到簡訊,而是被要求加入各種可以方便傳照片文字聲音的軟體;電話也沒人打了,全被免費網路通話取代,甚至還能視訊;後來發現隨時都能處理郵件與工作,其實相當善用與節省時間;原以為智慧型手機可以常常拍照,殊不知1/60秒的快門之後,卻無意識地花六分鐘上傳、打卡、分享、......   不到半年,我就愛上了隨時可以掌握全世界的感覺。   原來,我是這麼想要知道全世界,或是被全世界知道;我喜歡隨時都能和人打招呼,即便很久都沒見面了;我著迷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找誰就找誰,卻不察別人當下的脈絡與狀態。甚至,如果忘了帶手機出門,就深怕會不會已經換了總統而不自知,或以為會有一百則訊息在等我?結果回到家,總統沒換天下太平,更沒有半則找我的訊息......。那種失落,讓我百感交集!   我無意倡導遠離3C產品,也顯然已經離不開它。它常常提醒我:自己絲毫沒有想像中那麼自制自律、虛懷若谷,我以為它能做到的(省時間、有效率、好人緣、...)並不會真的發生,反而換來了更多浪費光陰、自以為是、還有越來越厚的同溫層。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要面對這個昂貴的壞東西,所以我每天都需要天父,免得被它帶壞。   新的一週,願天父使你免於這不是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並且保護你。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新的一週、心的聲音~當你遇見了尖東西

小時候在國文課本上,有一句話是明朝理學家程頤說的:「眼睛最怕看尖東西,那麼,在空中全放些尖東西,久一些,就自然不怕了。」   長大之後,知道有在醫學或諮商中有稱為「減敏法」的治療方式,就是刻意讓一些刺激成為習慣,然後漸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了!這蠻有道理,在生活中也算管用,類似的鍛鍊的確可以讓自己更堅強。   但有一種「尖東西」我們永遠不會習慣,它們往往是那些只會出現一次的人,但從此難忘又如影隨形,尤其是當它們帶著痛苦、挫敗、被傷害的記憶。既沒有機會重來,當然就沒有機會減敏,這樣的記憶會被純化、放大、最終成了一個傷痕,讓生命變得既剛硬又脆弱,而且動輒疼痛不再美麗。   它們可能是你的家人親戚、同事同學、昔日情人,或者是某種勢力、某個政權、......總之,傷害令你對他們恐懼,甚至憤怒。你感到不公平、被冤枉、受委屈、遭損失,總覺得除非它們得到報應或懲罰,否則沒完沒了。   偏偏,你總是看不到公平的報應出現。   再生醫學已經證明,身體組織的軟硬度,決定了傷口復原的效果,組織表面越是堅硬,受傷之後即便復原也充滿了難看的疤痕。而你呢?除非因為深深被愛並感到安全,否則內心無法柔軟;除非傷痕經歷了醫治與赦免,否則也不會有力量饒恕。   事實上,饒恕本身就是我們能夠對罪惡所做出最大的指責,最終的審判,乃是在於公義的主。   《聖經》中說:「你當默然倚靠上主,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謙卑人必承受地土,有豐盛的平安為樂。」   新的一週,神愛你,要使你經歷醫治、願意寬恕,而不是用更多的尖東西,使你越挫越敗。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新的一週、心的聲音~中秋風暴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每到中秋,我就會想起我的奶奶,以及她那個「不回老家,不吃月餅」的堅持。她從三十歲到七十歲,爸爸說從來沒看過奶奶吃月餅,直到戰亂南遷四十年後,她終於回到北方的老家探親。而我永難忘記,奶奶從老家返台的那年中秋,她吃了月餅,但卻悲傷地嘲笑著自己四十年來對「團圓」的想像,為著錯過四十年的美味懊悔不已。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了什麼叫「失望」,曾經奉為圭臬的卻在一夕之間破滅。   我不清楚回到老家的奶奶,目睹家破人亡後,遭遇了什麼傷心挫折,但讓一位七十歲的長者,放棄了自己一生的堅持,那是多麼大的打擊呀!   換個場景,昨天我在路上遇見一個嚎啕大哭的小孩,襖熱的天氣與肝腸痛斷的嘶吼,真令人感覺他這麼小的年紀,究竟遭遇了什麼如喪考妣的悲劇,我駐足仔細聆聽了一下他們母子的對話,明白了原來是他有一個玩具滾到了馬路上,剛好被一台機車輾過,這孩子因此彷彿失去了全世界!   不論是一生的堅持一夕破滅,或是心愛的玩具瞬間碎裂,我深深感覺,人的心其實沒有想像中堅強。   於是,我在夜晚遛狗的時候,向天父禱告:「?是我的避難所,我的保障,?是我所倚靠的。?用自己的羽毛遮蓋我,而我要投靠在?的翅膀底下,因為?的信實像盾牌,像堅壘。使我不必害怕黑夜的驚恐,或是白日的飛箭;也不必害怕黑暗中流行的瘟疫,或是在正午把人毀滅的毒病。」   我的奶奶已逝多年,路上嚎啕的孩子我也不會再與他相見。但是我願你——我的粉絲或朋友——能從天父那兒,得到每一天所需要的保護。   新的一週,就算烏雲罩頂風強雨急,一輪圓月仍舊高懸於天;正如在每個生命的失望與風暴中,天父完全的保護,也從不離開。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看不見自己背影的人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我是一個熱愛欣賞舞台表演藝術的人,甚至上個世紀末,在我只有29吋腰的時候,還曾經鼓起勇氣,加入一個現代舞團,學起了編舞!   幾週的課程結束,終於到要大家輪流呈現的時候了,每個人依序呈現出各自編創的身體動作。輪到我,鼓起勇氣展現了想要傳遞的畫面,現在只依稀記得自己是以一種弓屈著身體的樣態,做了一些步伐、手腳與臉部的細微動作......,重複了幾個八拍,我自覺滿意地結束。   等到評論的時候,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人,卻都異口同聲地說:他們只感覺到我非常專注,但根本看不到在我背對著他們又蜷曲的身體中,到底正在做些什麼! 那成了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編舞的經驗。   我當時驚覺了一個感到非常挫折的真相:原來我全部的用心與慎重的關注,都只留在自己眼睛所及的一側身體;在我仔細創作這些細膩的時候,可惜所有的人只看見了那我自己永遠看不到的蜷曲背影。   有限的關注遮住了我對當下全貌的認知,而我靠這種有限的已知決定自己一切的表現,令我突然想起有人說過:「未知並非不存在;只是我們無知罷了。」   那唯一一次編舞,我發現自己當下竟連在身後的那群人——他們正在觀看、討論、甚至決定跟我有關的未來——都渾然無法想像。遑論我的人生可能正背對著另一個時空,卻無知地以為我可以計畫與決定著自己的一切。   隨著年歲漸長,昨天剛過45歲生日的我,腰圍早已遠離29吋,要轉身看見自己的背影也更是不可能了。但我開始體會在我生命中那些以為是贏來的,其實是被賦予的;我以為所成就的,原來是被謙讓的;而我以為那無望的,卻可能在另一處正醞釀著契機。   《聖經》中有一首詩這麼說:「上主在我前後圍繞著我,你的手按在我身上。......如果我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的極處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仍必引導我。」   新的一週,我們都是對自己背影無知的人,但在天父眼中,我們的生命從不是一個問號。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新的一週、心的聲音)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誰比你更愛你自己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很多的情歌,都在歌詠「最愛」,那是一種捨我其誰,極致獨尊的美妙經驗。我們都希望能有個最愛的人,或是成為某個人的最愛。   因此,我特別製造了一個「最愛」的機會,想刻意體會一下這樣的浪漫。   昨天下午從教堂返家,在電梯裡我故坐正經地問妻:「你覺得我愛你嗎?」她被我的認真貌嚇了一跳,連忙爽快乾脆地給了我肯定的回答。得意之際,我為了讓她體會最愛的感受,便得寸近尺再加碼問:「那有誰比我更愛你嗎?」   妻卻出乎我意外毫不遲疑地,一語道破了人性的真相:「有,我自己!」   她大概是識破了我的詭計,因為我原本還打算在成為最愛她的人之後,要再問她是不是最愛我的人。這下可好,我放閃不成,還吃了一記悶棍,不得不在心裡偷偷承認,那最愛我的其實不是她,也是我自己。   是的,我們都是這麼無藥可救地,比任何人都最愛著自己!   愛自己,是人性無可厚非的必然與必要,本不用大驚小怪。但麻煩的是,我們常常用盡心思,使盡方法,在表現著對別人、對家庭、對組織、對國家......之愛的時候,忘記了其實我們根本是在愛自己。然後當事情不如我們所預期、發展不照我們所計畫、表現不同於我們所喜歡,我們便開始憤怒、反抗、攻擊、委屈、......,甚至流露出了惡行,卻還說是以愛之名。   而我明白了《聖經》中一段常常被人誤解的話:「人要愛神超過愛自己的性命,才能作祂的門徒。」這聽起來實在是豈有此理走火入魔呀?除非,我們深深地被生命的主所愛。這蒙愛的經驗,使得我們即便身處不安不適,也不致驚慌失措;受到了傷害委屈,不致張揚舞爪;在付出愛的時候,不計算擔憂自己是否蒙了損失。   因為,上主的愛征服了我們,使我們能夠彼此相愛,不把愛自己當作人生最大的任務。   新的一週,願你知道天父比你,更愛你自己。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新的一週、心的聲音~)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