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牛頓對一位朋友說,「我的記憶幾乎消失了; 但我記得兩件事:我是一個極大的罪人,而基督是一位偉大的救主。」 約翰·牛頓和保羅都以現在時態稱自己為罪人。他們二人都不是說我過去是(I was)個罪人;他們說我是(I am)個罪人。在保羅的陳述中,很明顯他在反省他早期作為一個迫害者的罪行。同樣地,我們從牛頓自己的反省中知道,他從未忘懷他曾經是一個奴隸販子這個事實。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以前的生活越覺震驚。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雖然他們用現在時態來描述自己為罪人,但他們只是指他們過去的罪——一個迫害基督徒而另一個販賣奴隸???他們不可能會這麼想。例如,我們知道,在寫提摩太前書之前幾年,保羅稱自己「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並且只是照著神的恩賜而成為福音的僕役(參閱以弗所書3:7-8,和合本修訂版) 。事實上,在保羅的自我意識中似乎有一個向下的進展,從「使徒中最小的」(參閱哥林多前書15:9,寫於公元55年)到「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參閱以弗所書3:8,寫於公元60年),再到「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參閱提摩太前書1:15,寫於公元63或64年)。 我們可以肯定,從他們歸正直到他們死亡的這些年來,牛頓和保羅在效法基督的品格上有所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兩人越來越活出聖徒應有的生命。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他們對仍然居住在他們裡面的肉體的罪惡表現更加醒覺和敏感。因此,約翰·牛頓本可以輕易地說:「我過去是而現在依然是一個極大的罪人,但我有一位偉大的救主。」如果你和我要在對付我們生活中那些「可接受的罪」這事情上取得任何進展,我們必須說同樣的話。 節譯自“Sins we accept” 對付「可接受的罪」(上)https://cdn-news.org/news/17833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畢哲思 (Jerry Bridges))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救恩的起因是『耶穌』,而不是『我的信心』;錯誤地理解『信心』,會認為是靠自己信心的力量得救,這種想法會使我們仍活在黑暗中。唯獨耶穌主動的愛,才能赦免世人的罪。」正木直道博士在3月9日於台灣信義會高雄前鎮教會「惟獨信心」講座中分享。他建議,若有人信心不夠來尋求幫助時,別跟他們說:「多禱告、多信靠」,因為他們做不到,而是要問他們:「耶穌是不是為你釘死在十字架了?祂是只為你的小罪死呢?還是無論多大的罪,耶穌都為你死呢?」
簡單、清晰、易於明瞭的圖像,配上說唱,就能讓孩子明白「毛毛蟲查理」為何能在天上得到禮物的方式,真實地「傳福音給孩子」。 「珍愛家庭中心」上周特邀擁有25年兒童基督教教育經歷的「國際兒童事工團(Children Ministry International簡稱CMI)」主任布萊德(Brad Win
(本報資料照片;編輯中心製圖)
台大醫院愛心團契和中央機關聯禱會於2日晚間,在台大醫院東院區一樓大廳舉辦「母親節感恩音樂
進藤龍也以獄中讀經,回報前黑幫老大鈴木?之牧師,如今也成為了一名牧師。 (照片來源/進藤
擔心得罪人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因為在上帝眼中,每個人都是尊貴的,沒有任何一個人高高在上,所以是要彼此相愛,這種天性使我們擔心得罪人...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