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一般來說,幼兒園通常招收3-5歲,但也還有針對2歲的孩子設立的幼幼班;但何時進入才適合或是說才預備好呢?面對孩子的哭聲是否就說明了他不習慣幼兒園呢?提供一些思考給正考慮讓孩子讀幼兒園的家長事先預備工作...
「孩子需要看見完整和真實的你。」完整,是對自己溫柔,有足夠勇氣接受內在的一切,而不試圖切割不喜歡的部分。莫茲婷分享,當父母的人,首先要學會自我照顧,以完整的自己來與孩子共舞。我們不需要跟別人比較,而急著切除自身軟弱,因為基督的能力要在此顯明。
「婚後」該是什麼模樣?劉群茂牧師自稱「窮人翻身」,妻子丁家蘊則稱「麻雀變鳳凰」。雖然有爭吵、流淚,但結婚越久越甜蜜。有天妻子被送到急診,劉群茂在心中流淚禱告,「她辛苦一輩子,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帶她去…」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全國兒童及少年非自然死亡人數」統計,事故傷害高居死因首位,占67.9%。在兒少常見意外方面,其中又以跌落及摔倒、燒燙傷比例最高。
「開學後的校園」的確成為極大的群聚場所,連日爆發「新北16校停課」、「Delta社區化」,令家長又擔心又無奈。家庭主流化聯盟召集人曾獻瑩今(9)特別透過媒體呼籲,停課不是唯一,禱告不可少,教會可成為最重要的「幫助者」,加強「自主快篩」,成為社會與教會牧者、信徒及所有人的保護。
9月1日即將開學,令許多家長們鬆一口氣,但也不免擔心,「孩子在學校安全嗎?」面對社會的嚴峻危機,曾獻瑩鼓勵弟兄姊妹,「基督徒要關心,並為此儆醒禱告…緊緊抓住上帝!」
園長回憶起,曾有個一般生,起初堅持不碰特教生,一次活動中,小朋友們要圍圈牽起手,這位一般生轉頭一看旁邊是特教生,馬上就放開手、還抹了抹衣服。但過了一年,這位一般生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不只願意接納,還會主動去照顧特教生,「他從不喜歡到願意,是點點滴滴轉化的,我們沒有勉強,他就是慢慢看著學來,不是被教的。」
居家時間因疫情拉長了,負面情緒也持續拉高了。家扶基金會30日上午特別舉辦「兒少保護線上研討會」,邀請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的立法委員王婉諭、諮商心理師王雅涵、知名藝人兼網紅吳鳳,共同探討防疫期間親子關係經營策略,與家扶一同推動防疫新生活?冷靜三秒鐘?、?快樂親子五步驟:不閉打小孩?,家長減壓,強化保護每一個在家的孩子!
現任央廣《情緒腦萬歲》、復興《情緒的秘密》的主持人心蒂,擅長生活化地介紹情緒,並在自學團體葉學堂擔任專輔老師;不斷在靈性諮商領域進深的她,過去十幾年也是基督教青少年社群網站(哇咧星樂園)的輔導組長;她以長期陪伴、熟悉i世代的經驗,分享如何關懷青少年情緒。
與5個孩子在家自學,同時還要兼顧工作,打理家庭,這樣1打5的生活,似乎令人感到「崩潰」,這就是知名部落客—陳珮芬的日常,她分享自己的信念,盼望幫助更多家長,可以在疫情期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許多父母憂心於該如何阻止孩子「玩太多電玩遊戲」,對此,Salt&Light舉辦線上論壇,探討遊戲成癮問題,提出實用方法,來幫助孩子脫離成癮,建立與神美好的關係。此次講座由教育專家庄貽杰(Chong Ee Jay)、創辦社會企業SOOS OIO的Pauline Phoon,以及前遊戲成癮者陳彼得(Pe
開學了,你是懷著期待的心還是不情願的面對呢?神對於學生的心意是什麼?求學階段有什麼樣的祝福?家長又該如何引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1月30日上午,由天主教團隊創立的屏東孝愛仁愛之家,為院內居住的長者們,舉辦一年一度的「歲末感恩餐會‧新春送愛福音活動」,羅馬駐外教廷退休大使葉勝男總主教全程參與。為了帶給長輩們最佳饗宴,近50人的跨教會表演團隊中,有人一大早5點便起床化妝,甚至特別前一晚從宜蘭南下來此,表演過程亦全程配戴口罩。
年幼時認識神是件幸福的事,但該如何讓孩子真實地「遇見神」?嘉義博愛基督長老教會主日學校長許淑靜師母,在教會中牧養不少孩童與青少年,大多人為信二代,雖認識神、會禱告,卻不見孩子對神的渴慕。自從參加亞太兒少領袖特會後,她發現並不只要讓孩子認識神,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活的神,我們的生命也是活的!」
「在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我們常常會這樣提醒、教導我們的孩子。但是身為大人的我們,其實常常未必做到...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