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舉辦的「第53屆基督徒靈修會暨第二屆成年禮」,所有成員在風雨中生信心,回應職場呼召。(照片提供/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由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主辦的「第53屆基督徒靈修會暨第二屆成年禮」,上週四在蘇拉颱風中揭開序幕,北部及中南部弟兄姐妹風雨無阻參加為期三天的靈修會。今年主題為「職場恩膏與
浸神62屆畢業生與全校大合照。(照片提供/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今年適逢創校60週年,走過一甲子的歲月,培育出1090位神學生,對於福音大使命貢獻良多。現任院長蔡瑞益跟著浸神一起成長,服事超過30年,深為校友們的表現感到驕傲。 他一路走過浸神申請教育部立案的過程,見證「縱使人不看好,只
有人說: 「長老教會愛干預政治,以致信徒人數成長衰退」 「長老教會的顏色很『綠』,黨派不中立」 「長老教會傳福音,卻不講聖靈」 「長老教會是個老化的教派,年輕族群大量流失」 這些憑「印象中或感覺上」所發表的言論,其實不甚公允。 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說: 「這些是因為
回家聚會十年後再次回到高雄舉辦。 (攝影/記者葉毓亭)
2011年國家祈禱早餐會,總統馬英九接受牧者按手與現場所有會眾的祝福禱告。2012年是台灣的宣教三禧年(150週年),在上半年將要結束之時,經濟與民生成了最令國人煩惱的問題,國家祈禱早餐會籌備教牧與幾個城市教牧同工對於台灣現狀,深深認為,應該要更多舉起聖潔的手禱告。 因此,籌備今年國家祈禱早餐會的
套書發表會現場,左一為投入翻譯報告的宣教師甘露絲。(攝影/記者林純如)一百多年前,加拿大籍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選在還沒有宣教士的北台灣服事,其事蹟至今仍被後世傳頌,台灣長老教會總會發行《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套書,首度問世的史料,從中窺見馬偕的服事心路歷
2012華人回家將於高雄巨蛋舉行。圖為去年在香港舉辦時的盛況。(照片提供/回家官網)「上帝給台灣的命定,是開啟華人復興的一把鑰匙,『回家』聚會背後的主旨,正是為了這個的命定,召聚世界各地華人聚集、等候以及尋求,一同回到天父的家。」台北靈糧堂周神助牧師夫婦一再強調,回家不是一場特會,「是一段旅程」。至
眼目終究是要定睛在神,而不是人。
29日將展開的家庭義走活動,無非是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於家庭觀念的重視。(照片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各地於29日舉辦的「幸福家庭 快樂義走」活動即將如火如荼展開,教會牧者紛紛起來倡導恢復家庭觀,與此同時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根據政府及學者的統計資料,統整出當前台灣家庭型態及面臨的問題,期望台灣家庭可以
8個不同縣市的牧師及學者一同邀請大眾參加4月29日幸福家庭快樂義走活動。(照片提供/世界展望會)根據內政部數據顯示,雖然許多新人趕在民國百年完婚,但離婚的夫妻卻也高達5.7萬對,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人離婚。當健全的家庭走向破碎,社會問題隨之而來。 2011年的虐兒案件高達17,667件,有62.8
人說醫生醫病也要醫心,繼連加恩之後,馬偕紀念醫院家醫科醫師黃煜晏,也在2007年前往西非布吉納法索服醫療替代役,他以醫療和魔術與當地人「搏感情」,回台後不但出書《擁抱45℃的天空》,也常四處分享特別的行醫回憶。頭剃字戴白框眼鏡 顛覆醫師形象黃煜晏向居民發送獎品。(照片來源/黃煜晏部落格)位處西非內陸
2012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到訪福州,獲得當地基督教兩會牧長們熱烈歡迎。 (攝影/記者吳
近年台灣的教會越來越重視復活節,把握機會舉辦活動,將人帶進教會或是走進人群介紹復活節的由來,訴說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死而復活的救贖故事。今年復活節主日全台和離島教會都沒有缺席,紛紛舉辦大型復活節活動,要將福音從台灣頭傳遍台灣尾。 台中圓
以琳書房「以色列與聖經末世預言」講座報導。(或上YOUTUBE觀看) var ply_5973 = new jeroenwijering.Player(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Media_5973'), '/JW/wmvplayer.xaml', {file: '/
2012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行前說明會,3月26日將有22位台灣牧長前往大陸進行基督教交流。(攝影/記者吳佳玲)繼去年3月第一次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前往大陸進行交流參訪行程之後,今年3月26日至31日,將有22位台灣牧長組團前往大陸,進行第二次為期6天的訪問行程。和上次行程略有不同之處,此行除了拜會
長老教會期盼台灣由上至下成為公義之國。 (照片提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