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自童年開始,喬瑟夫(Joseph)的生活就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他沒有其他選擇。長年吸毒並酗酒的父母,帶給他的是一個混亂的家,只有毒品、爭吵與無窮盡的暴力。多年後他拋棄所有靠買賣毒品賺得的一切,流浪街頭…,然而就在一個令他無法成眠的棒球場裡,從此改變一生。
一個被稱為神童的美國女孩,4歲時突然開口談起天堂、耶穌、與神的愛,從此無師自通開始用畫的方式把腦海中的異象都畫出來,8歲時她畫出了耶穌。來自沒有信仰的家庭,但她就是知道,耶穌是真的!
你能想像67歲的人,仍能舉重100公斤嗎?退休牧師蔡三雄,從高中開始上健身房,至今50多年不間斷,而其實他國小畢業時,還不到30公斤、身高也只有130多公分,誰能想到,上帝就使用這個又瘦又小的人,成為台灣拔河運動的重要推手。
昨日(2),香港商業電視台舉行《叱?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由香港基督徒藝人鄭秀文的歌曲〈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奪得「至尊歌曲大獎」。雖未現身拿獎,但她在Instagram分享得獎感言,更說到:最後,mi最重要感謝天父一直的帶領!
「女兒啊,妳怎麼還不回家?」一句來自神的輕聲呼喚,點醒了在信仰裡載浮載沉的蔣方智怡。走過丈夫驟逝、獨自撫養三子,白天在眾人面前展現「女強人」,晚上躲在浴缸哭泣、依賴酒精和藥物入眠,曾想問千百遍「為何是我?」神終於給了她答案…
去年12月,台北復興堂邀請到藝之星教會蒞臨分享,藝人曾治豪信主後初次公開分享見證:「您(賀一航)學會要愛我了,所以我也開始學會愛爸爸。」談到信主前父子關係趨於緊繃,一年只相見除夕夜的30分鐘,讓他懷著苦毒長大,直到信主後父子關係破冰,哽咽道「我們天家見!」
新生代藝人曾理,生活在父母都是牧師的家庭中,沒有因為這樣他的信仰道路就一帆風順,反而讓他陷入一種宗教化的壓抑與痲痹中,但一場異夢後讓他找回天父的愛。
「孩子都離家了,好寂寞喔!」「家中空蕩蕩的…」當小孩都長大離開,只留下父母待在家中,若沒有預備好自己的心態,寂寞、空虛感會一湧而上。
「媽,妳有在聽我說話嗎?」「我不是那個意思,妳搞錯了…」當家中的小公主漸漸長大,她需要的不只是父親的肯定和安全感,她也在母親的角色中尋找一份穩定的關係。面對心思細膩的大姑娘,身為母親的妳「聽懂」她了嗎?
您有過少一分打一下的童年,或是不斷被比較的經驗嗎?
【聖經誦讀】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來書5:12~14) 【傳經奇遇】 有位父親立下遺囑說到:「
基督教芥菜種會為分享孫理蓮宣教士在台灣留下的美麗腳蹤,出版《芥菜種故事集》,更邀請書中曾
基督教專欄作家JB‧卡奇拉(JB Cachila)近日發表一篇文章,提到許多青年人喜歡說「我長大了」,以強調自己能如大人般做出成熟決定。不論是大學交友、外出住宿、生活打理…青年人喜歡長大的感覺,然什麼才是真正的「長大」?特別對青年基督徒來說,真正的長大意味著「生命的成熟」,正如聖經對耶穌的形容──其「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長大成熟代表開始有能力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有百分之百的權力決定自己的事,也有百分之百的義務要負責到底。否則,這只是「變老」,不是「長大」。
透過展望會的生計計畫,讓更多孩子能吃飽上學去。 (照片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
(影片提供/鳳山活泉靈糧堂)【點我進入觀看】
(本報製圖)大家見過「沒長大」的大人嗎? 底下就讓我們見識一下: 1. 很在乎「上頭」的認可 嚴重一點就是討好,再嚴重就是諂媚,基本上,不敢有自己的意見,凡事以「老闆」或是「牧師」為主。 2. 很難接受「有人不喜歡我」 只有發現有人似乎不欣賞自己就輾轉反側,一直鑽牛角尖。 3. 動不動就有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