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在第四屆洛桑大會(Lausanne Congress 4)上,曾經被囚多年、今獲釋的伊朗籍牧師法蒂說:「但與等待我們的榮耀相比,這些苦難算不了什麼!迫害只是基督徒歷史的一頁,從不會是最終頁。」來自印度和伊朗受迫害基督徒的見證,大大激勵現場5千多名會眾,眾人夾帶著淚水及迫切的心祈禱著,並備受勉勵繼續忠
「對不起,我這輩子戒不掉(毒)了!」然而,耶穌基督卻願意為他這隻毒蟲被釘在十字架上。委身晨曦會服事、在戒毒村牧養仍受毒癮綑綁弟兄的姚鴻吉牧師,對於還能事奉主、有機會分享見證、向人傳揚主的道,總是心懷感恩。因深信,生命氣息至今仍存留,都是源於主耶穌極大的恩典。適逢今(2024)年復活節正好為主日,他受
3日花蓮強震後至今,已破700多起餘震,位於花蓮市明禮路的「花蓮市召會」在此次地震中失去了會所場地,更有數名弟兄姊妹失去以畢生積蓄購置的家園。然而,即便遭受如此大的震動,受災的召會肢體仍發揮「彼此相愛」的精神,慰問陪伴災民、開放住家接待失去家園的弟兄姊妹。花蓮市召會長老陳慶明共勉:「因為在我們裡面,
《航海王》自1997年出版漫畫、1999年電視動畫,再擴展到電玩、劇場版等,共30多國翻譯發行,於2023年翻拍真人版影集,8月31日在Netflix正式上線,僅4天就有1,850萬觀看人數,奪下收視冠軍。Netflix對外宣稱,航海王是目前製作成本最高的影集,每集成本高達1,700萬美元。以下就《
如何成為神的摯友?許多人以為信主後,就是神的朋友,其實不然。在聖經中,「與神為友」是罕見且須付上代價的。約翰福音15章之前,神只稱過亞伯拉罕、摩西、施洗約翰是神的朋友。耶穌說:「凡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神呼召人,用「犧牲的愛」來委身,冒著生命危險、將朋友從生命或屬靈危險中帶出來,這也是耶
「如果沒有鄭醫師的行動,毫無疑問,這起槍擊案還會有更多的受害者。」16日,橙縣警長唐.巴恩斯(Don Barnes)如此感念說。近日發生震驚全美的教會槍擊案中,鄭達志醫師為他人犧牲自己、捨命擋槍,拯救多人性命的行為,展現基督信仰的價值,令人動容。各界紛紛紛發文,悼念其英勇事蹟,美警也表示,因他英勇的
「...當那個人用槍托打我時,我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但我的一生都為這樣的關鍵時刻做準備。」秉持「需要就是呼召」的異象,「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Metro World Child,簡稱 Metro)創辦人暨主任牧師—比爾.威爾森牧師,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談及其積極營救該會在阿富汗當地的同工,並前進海地,協助營救17名在當地被綁架的宣教士及其家人;因此遭擊、受傷的比爾牧師,回到美國後,仍為著營救阿富汗和海地的基督徒而努力!
對課業優等生張時斌而言,基督信仰就像呼吸般,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直到大學開始獨立思考,才真正與神直面相對。回應全職呼召後,才發現「捨命」不是一次性壯烈的擋子彈,而是每日把自己當成食物餵羊群。父母的身教和言教影響,堆疊成他牧會的養份。在信仰的路上,其始終堅信「神能拯救一切成為美好」!
「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無所不知」是神的屬性。然而,在兩千年前有段時刻,全能的神卻願意限制祂的全能,為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是全能的神,祂有能力不上十字架、有能力不被釘死,但祂甘願降伏於父神的旨意,為您、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人類的救贖。這種捨命的能力,超越了宇宙間所有的能力,連「無所不能」都超越了…
耶穌「來」是有目的的,「去」也是有目的的,甚至連祂「看似耽延」也是有目的的。祂走遍各城各鄉,並不是閒晃,而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去撒該的家,不是要去「好野人」家看看、吃美食,而是為了把救恩帶給他...
28日上午,藝人艾成與王瞳在教會家人的見證下登記結婚。兩人的感情一路走來風風雨雨,有高山與低谷,讓旁人如同霧裡看花,但只有他們知道,攜手走過的這九個年頭,彼此的心從未分離,兩人各自於臉書發文公布喜訊,艾成感性告白:「我們對彼此的愛,已經遠超越這些挑戰和艱難。並且因著神的愛給我們很多確據和得勝的力量!」王瞳也分享:「我要謝謝艾成,他讓我明白,什麼是不離不棄,無條件接納的愛。」
這是約翰一書的焦點主題!約一3:11-24、4:7-21什麼是彼此相愛的愛? 約一3:16 主耶穌用捨命來啟示我們:愛就是為弟兄捨命(捨命:放下魂,而魂有三個功能:思想、意志、情感),因此愛就是:為對方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思想、意志、情感;為了對方的益處,放下自己的一切利益! 主為我們捨
這是約翰一書的焦點主題!約一3:11-24、4:7-21什麼是彼此相愛的愛? 約一3:16 主耶穌用捨命來啟示我們:愛就是為弟兄捨命(捨命:放下魂,而魂有三個功能:思想、意志、情感),因此愛就是:為對方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思想、意志、情感;為了對方的益處,放下自己的一切利益!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一3:16) 第一:捨!(約一3:16) 這個「捨」,這份放下自己的「愛」絕不是言語舌頭上的「愛」,而是誠誠實實地用「具體的行為」來愛的愛,是實在、具體的捨!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 這個「捨」,這份「放下自己」的愛,是充滿憐恤的具體幫助,而非看見窮乏的弟兄卻塞住憐恤的心,毫無幫助的愛─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約一3:17) 第二:寬恕!(約一4:7-21) 從約一4:7-21,以及耶穌在福音書中活出來的「愛與捨」顯示:這份愛是「愛罪人的愛」,是「寬恕的愛」!放下理當得的理,寬恕、釋放對方,甚至為對方呼求! 根據約一4:9-11 所說,神愛你不是因為你愛祂,然後祂回饋你,也起來愛你;神愛你,不是因為感受到你很愛祂,因此祂愛你!神愛人完全不是這樣,神的愛是:當我們不愛祂的時候(甚至藐視、嘲弄、敵對、仇視、惡心、殺祂的兒子??的時候),祂就用最深的愛來愛我們、寬恕我們,差遣祂的獨生子為我們死,作了挽回祭,把我們從死裡挽回過來! 約一4:11 勉勵我們:基督徒啊,我們既然得著了神這樣的愛,被神這樣疼愛、寬恕、挽回、寶貝,那麼我們也應當用這樣的愛彼此相愛,即:即使對方並不愛我,甚至仇視、頂撞、嫉妒、冤枉我,我也願意用神愛我的愛來愛他! 神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一4:9-11) (圖/Shutterstock) 用神的愛彼此相愛的人會得到什麼?不彼此相愛又會引發什麼可怕的後果? 約一3:18-22 顯示: 彼此相愛的人:心裡安穩,面對神一無所懼,神聽他的禱告。 不彼此相愛的人:心不安穩,極度害怕神,禱告神不聽。 (1) 安穩與不安穩: 參照約一3:18-22,我們知道:當我們不彼此相愛時,我們的心會先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誠實、具體地去愛人時,我們的心會責備我們。一旦一個人的心提醒、責備他的時候,就代表神更是知道我們不相愛。你想如果神知道你我不相愛、不愛人,祂怎能聽我們的禱告? 我們又怎麼可能坦然無懼地站在祂的面前? 相反地,在應當愛的時候,我們的心一提醒我們,我們就去做,誠實、具體地愛人,那麼我們的心就在神面前安穩,這時我們知道自己屬乎真理,知道自己是遵守神命令的人,我們的良心就不會指責我們,自然我們在神面前就坦然無懼,我們確切知道我們是神所喜悅的,這時我們當然知道自己向神所求的一切,神必應允。─18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19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20 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21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22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約一3:18-22) (2)有無「出死入生與出死入生的自覺」 愛弟兄的人知道自己出死入生,而不愛弟兄的仍住在死中─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約一3:14;「曉得」:看見、感覺) 約一3:11-15 顯示:不彼此相愛的人裡面有著十分可怕的罪,這個罪有兩個可怕的內涵: 第一:「邪惡」會憤恨「良善」,不愛神的人會嫉恨愛神的人,惡人會恨惡義人! 第二:惡人會殺戮義人,不愛神的人無法容許愛神的人存在! 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約一3:12)一旦我們恨弟兄的時候,要深思反省這兩個內涵!切勿犯該隱的罪! 而如果你是亞伯,是義人,是被嫉妒、忌恨的一方呢? 耶穌是你的榜樣!丟棄忌恨,為對方求寬恕。司提反得著了,凡虛心追求主的也必得著!(這並不容易,但若你大力呼求神把這樣的寬恕、高度、寬宏大量與愛賜予你,神一定會賜予你,因為你是照著祂的旨意求。所謂「大力的呼求」是:不住地禱告,不住地呼求神,不灰心地呼求禱告神,直到祂把這份寬宏大量賜予你!) 約一4:7-21 愛弟兄的人(寬恕弟兄的人)是: (1) 神生的兒女,並且認識神(v7)(認識:深度地與神親密,心領神會)。 (2) 神住在這人的裡面(v12)。 (3) 愛神的心在這人裡面是完全的,神的愛在這人裡面是完全的(v12)。 (4) 雖沒有看見神,但得著聖靈的光照,知道自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v13)。 (5) 住在愛裡面(v16),享有、享受:深知、深信神愛我的愛與美好(v16)。 (6) 愛在他裡面是完全的(v17)。 (7) 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v17),一生也活在無懼之中(v18)。 相對地: 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約一4:8) 神不住在他的裡面(v12)。 得不著聖靈的啟示感動,感受不到神的同在(v13)。 就不住在愛裡面(v16),不能享有、享受:深知、深信神愛我的愛與美好(v16)。 無法用神的愛去愛神,愛人(v12,17)。 在審判的日子恐懼害怕(v17),根據v18 顯示:這種人一生都活在懼怕中! 若這個人說他愛神,那麼他是在說謊(v20)。 約一4:7-21 也啟示我們愛的真理,不過根據v9-11 這段愛的經文,強調的是寬恕的愛! (文章授權/董宇正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一個人的改變,竟能影響全人類的歷史 史登堡(S.Berg)是一位畫家,雖然相信耶穌,但他只是個掛名的基督徒。依當時的慣例,畫家們要定期交出一幅聖畫,於是他在畫作中描繪出受難的耶穌,並將那幅畫掛在畫室的牆上。 某天,史登堡邀請一位吉普賽女子擔任畫作的模特兒,她看到畫室牆上的畫,隨口問道: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