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梁蓓禎,高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現擔任Fight.K國際「心」教育執行長。
很多人習慣在意自己沒有的那部分,導致深陷在僅有的「小確幸」中。你想要的不只是小確幸嗎?那就學習為著發生的事情感謝,你人生的小確幸會不斷地被放大...
「你的好,不見得是我的好」即使是出於善意,但在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之下,我們以為的好,真的會不一樣…
每個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為領袖,所以認真栽培孩子的專業能力。但是當專業能力訓練好之後,孩子真的就成為「領袖」帶領團隊嗎?領袖的關鍵要素,要從「團體」中學習...
算了啦,下次再說....這樣好像也還可以...?你也被「妥協」盯上了嗎?想要徹底趕走妥協,我們需要先認清自我的價值...
在日常中,我們不免有覺得心累的時候,這時該如何找回動力呢?神創造我們都是美好的,練習運用眼睛、耳朵、感受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環境,當與美好的自己相遇時,就有動力面對每一天...
你平時的練習是往「平庸」努力,還是往「卓越」努力?
勇敢,可以訓練!如何讓孩子具備這個關鍵特質,一起為孩子加上勇敢養分吧...
從事教職工作,每天要面對孩子各樣狀況,不只是課業、生活都要照顧到,如果沒有「愛」,真的分秒都是折磨...
Spencer的「生活預備說」認為教育主要目的在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隨著時代進步,也有報告指出2035年時,有85%的工作是現在沒有出現的。如果把這兩句對時代極有影響力的論點放在一起如何取得平衡?
都是一家人,幹嘛這麼計較?都是好朋友,幫個忙會怎樣?大家這麼好,幹嘛這樣?好像因為「關係好」,所以有些東西都省略了?但其實在省略或是遺忘的過程,有些美好也就省略遺忘了...
你們家的「用餐型態」是什麼畫面呢?有次在外面用餐,看到一家四口用餐畫面,令我印象深刻...
「我的孩子是過動兒」、「他有學習障礙」、「有亞斯伯格症」...不管是正向或是負向,當孩子接受到身旁的「錯誤的認知期待時」,也就開始往那個方向前進。然後就更加應驗大人所說的,也讓孩子對於自己的「病症」深信不疑!
最近有個女孩突然的走心,一個人在教室哭了許久,起先問他也說不出口,所以我先用「是非題」方式問他,但他除了搖頭外,只能一直抽搐哭泣。眼看問不出什麼原因,我只能告訴她…
一般來說,幼兒園通常招收3-5歲,但也還有針對2歲的孩子設立的幼幼班;但何時進入才適合或是說才預備好呢?面對孩子的哭聲是否就說明了他不習慣幼兒園呢?提供一些思考給正考慮讓孩子讀幼兒園的家長事先預備工作...
絕對不用「最」!當一套上「最」這個字,感覺好像很強烈,但是同樣也把孩子往那個最狹隘的地方推過去了... 「別人不能比我棒、比我聰明」、「媽媽不能喜歡弟弟勝過我!」,「因為我要當『最』!」
明明知道錯了,卻不願道歉。有的人會覺得是否這樣就會有「不如人」的感覺出現。要知道其實孩子看著「身旁的大人」,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大人的處置方式…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