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溝通是在傳達心裡想說的話,但我們總是心裡想的是一個,講出來的又是另一個,對方聽到的又是另一回事。而學習積極聆聽、避免無效的溝通方式,才能讓我們解套口是心非的對話...

雖說,溝通在傳達的是你心裡想說的話,但我們總是心裡想的是一個,講出來的又是另一個,然後對方聽到的又是另一回事。最可怕的是,對方還有他的自我解讀,這個解讀,往往跟當初你心裡想說的內容,已是天和地的差別,表達這件事,說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

 

追求竭力的認識

我舉個例子,一次母親節剛過,媽媽希望孩子可以多陪陪她,心裡想著「我很孤單,你能陪我嗎?」但實際說出口的卻是「你今天會回來吃飯嗎?」你認為這句話能夠確實傳達這位母親心裡所想的嗎?「你今天會回來吃飯嗎?」傳達出來的意思能夠完全代表「我很孤單,你能陪我嗎?」的意思嗎?當然不行,但我們也常這樣口是心非,還進一步期待對方能夠打從心底知道我們心裡的想法,這樣合理嗎?

 

事實是,對方並不會照著你的想法去理解你說出的話,孩子聽到的可能會是「你到底要不要回來吃飯?」且還帶有怒氣的成分。一句話會受你說出話當下的表情和時機點影響,導致對方接收到的,和你講的意思有出入。而這時帶著怒氣的「你到底要不要回來吃飯?」已跟最初的「我很孤單,你能陪我嗎?」的意思相差更遠了!

 

很多家庭的關係為什麼總是烏煙瘴氣?因為我們沒有學會有效的溝通,還不懂得如何「竭力追求地認識」。

 

聖經告訴我們,若要為陷入混亂的溝通解套,第一步驟就是要快快地聽,而「快快」就是積極的意思,所以要達到有效溝通的第一步,也就是積極聆聽。

 

避免七個無效的溝通方式

一、彼此打壓

彼此打壓就是成語「先發制人」的意思,也就是當你抓到對方的把柄,你就用一種武裝的情緒去攻擊對方的弱點,不斷地表達「這就是你的錯誤!」「你知道你這個做錯了嗎?」當你越這樣打壓,給對方的傷害就越深越重。

 

一個人把自己武裝起來,抓著別人的弱點無止境打壓和攻擊,這樣就不是在溝通了,你只是塞住對方的口,讓對方再也不想跟你講什麼;不然就是逼著對方道歉,但就算得到了道歉,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只是讓眼前的風暴暫時停止而已,這就是彼此打壓造成的無效溝通。

 

二、單向溝通
就是一方一直講,另一方一直聽、一直退縮、一直不斷地承受。一直講的那一方只是在「政令宣導」,把自己想講的講完,殊不知對方是沒有接收到的。

 

三、太過理智的溝通
什麼是太過理智的溝通呢?就是你們的溝通內容充滿話術和專業術語,聽起來像官話或政客的感覺。字句錙銖必較,好像不能講錯一個字。

 

舉個例子,夫妻爭執時,丈夫對太太這樣說:「就像妳剛剛講的第二句的第三個字一樣,已經帶有威脅的效果了,根據民法第幾條第幾款,妳已經構成犯罪了,如果妳再繼續講,我是可以上法庭告妳的。」這種對話方式,道理講完,關係也沒了,講得那麼理性,你是期望對方怎麼回答你?難道要對方好像面對法庭上的法官般服從你一樣對你說:「對不起,我有罪!」這是你要的嗎?

 

四、間接或迂迴(透過別人)的溝通

這種溝通在家裡常常發生,就是找別人來幫忙溝通。通常發生在父母叫孩子去當傳聲筒的狀況,比如可能會跟孩子說:「你去跟你媽講⋯⋯。」小孩也傻呼呼地去跟媽媽講,媽媽聽了後說:「你爸真的是這樣講?你現在回去跟你爸講⋯⋯。」小孩就這樣每天一頭霧水地幫你傳話,但小孩也無法100%把你的情緒和心裡想講的東西講出來。

 

五、沉默不語的溝通

有一種苦毒是來自情緒失調的原生家庭,那是最可怕的狀況。那個從頭到尾都不表達的人,苦毒都會一直在彼此裡面累積,那是對對方和自己都不會有幫助的。

 

六、用爭吵和怒氣解決的溝通

這樣的溝通到最後都會模糊焦點。本來在吵一件事情,但因為你用怒氣或惡毒的言語去解決,所有的焦點就都模糊了,後來都在討論:「你為什麼要那麼兇?」完全沒有在討論問題的根源。那種憤怒,無法帶你們走向互相理解和明白的溝通,只會把雙方都推向更糟糕的深淵裡

 

七、動手動腳的溝通

這裡指的就是暴力相向,一生氣就把家裡能摔的都摔了。若是這樣,我建議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貼個標價,當你拿起來看到是兩萬元的東西,應該就會先放下來吧?事實上,只要一動手動腳,整件事情就會沒完沒了,全部的憤怒情緒,再加上暴力相向,對溝通根本毫無幫助!

 

迎接秋雨春雨的祝福

有時談到溝通這件事,有人可能覺得好像自己都會了,就好像有些人面對信仰的態度一樣,剛信主的人對神很渴慕、很火熱,但過了五年、十年就變得很跩,主日聚會尾聲要一起禱告的時候,拿著包包就要出去。

 

這種人的心態是反正我都聽過了,連作回應都不想要了,牧師要講什麼都懂了。你知道嗎?當有一天,你發現都是別人要改變,而沒發現自己要檢討的地方時,就表示你已經沒有在跟隨主了。

 

如果你學會溝通的藝術,你回到家就必能領受這份幸福。我也要在這裡祝福與鼓勵每位讀者,先從自己做起,下定決心開始學習溝通的藝術。請你記得,國家社會的轉化從家庭開始,家庭的轉化從你我開始。衷心盼望,那撥雲見日的溫暖曙光,照進每一個家庭裡!

 

本文摘自《有些事,真不好說》第5章「抱歉,我只能接收到20%…」作者柳子駿

author

天恩出版

用閱讀,搭起您與上帝的天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