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輕看創傷對自身的影響,直到被忽視的傷害導致行為失控,甚至引發犯罪時才驚覺事態嚴重。檢視生命中的傷,歸納創傷成因:
「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46) 拿但業在不認識耶穌時就先入為主的輕蔑論斷。
成見是人際中常見態度,藉由貶低的酸言酸語來縮小與對方差異,或證明自己更好。對於受傷、自卑者,過去創傷所激發的保護機制,使他們更容易陷入這樣的負面思維與行為模式。
「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約翰福音1:47) 耶穌的回應沒有責備反倒給與肯定,因為祂知道拿但業內心的傷,看見他在無花果樹下對救贖的渴慕。
「罪」與「傷」環環相扣,即使相愛的人也可能不自覺彼此傷害。
創傷使被愛、被尊重等自我價值建立的需求無法被滿足,促使人們尋求替代方案來自我救贖;以至被罪惡綑綁而陷入錯誤循環,進而影響人際應對,甚至將這樣的傷害延續到下一代。人們常輕看創傷對自身的影響,直到被忽視的傷害導致行為失控,甚至引發犯罪時才驚覺事態嚴重。
檢視生命中的傷,歸納創傷成因:
1.話語:親人、權威人士的負面貶抑話語或冷暴力。
2.身體:不當管教、虐待,生理上的忽略或性侵。
3.比較:家長或權威者在手足、性別,或與他人之間的不當比較。
4.匱乏:經濟或情感支持上的缺乏。
5.失落:親人、寵物離世、熟悉環境改變、學業或工作挫敗、情感失落等…
6.被控制:重要他人的意志強加於己,無法按自己的心意做出選擇。
認識創傷源頭並非要追究怪罪,而是明白自己如何被傷所影響,並將這些交托給神,尋求耶穌基督的幫助醫治。耶穌為我們釘上十架並且復活,應許祂是以馬內利與我們同在的神,祂可以打破罪的循環,使我們從創傷中恢復。
給受傷之心的建議
❶承認我們都是負傷旅人
身處於破碎的世界中,唯有認清自己的傷,才知道如何面對、真正交托給神,倚靠基督大能來面對自己的軟弱。
❷向神坦露自己的傷,常浸泡主愛中
與神的關係不只停留在祈求我所渴望的人事物;分別時間來親近神,向祂傾訴並且聆聽神的回應,讓祂的愛來醫治恢復我們的傷。
❸完完全全的接納自己
神看我們甚好,我們卻常無法肯定甚至討厭自己。將創傷顯露來領受神的同理與安慰,真正認識並完全接納神所創造、所愛的自己。不再羨慕他人,明白身為神寶貴兒女的位份,相信祂創造、祂醫治、祂同在!
因著神,每人都是城市裡發亮的星 看似微小,聚在一起就能照亮黑暗 在神的愛裡,這是我們城市中的家。 心欣,一個相信福音能改變城市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