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戒癮者過程,眼光朝向上帝,就能不斷激發信心」,基督教晨曦會行政主任蔡明蒼於6月28日,在「線上福音戒毒視訊教育課程」中,以主題「康復中的相處祕笈」,分享在實務上的經驗與相處原則,盼望幫助家屬在陪伴康復者的路上,走得更堅定。
成癮者的渴念
要陪伴成癮者,須先了解其渴念原因。有些成癮者因為吸毒而服刑,在獄中沒有再吸毒,看似戒毒成功,但是一出獄還是會找毒品施打,可見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心癮,而不是毒品。
蔡明蒼表示,凡物質成癮都源自「渴念」,因為相信使用成癮物質可以忘卻痛苦,並期許帶來良好人際關係、提神、財富;加上吸食毒品後正增強、負增強作用,所以不知不覺就有依賴性。
正增強就是吸食毒品後開心的感覺,會讓人因為喜歡,如吃到好吃的東西一樣,一再食用;而負增強是毒癮襲來,沒有繼續吸食產生戒斷症狀,為避免不適而吸食毒品。
某些毒品也會造成「無動機症候群」,對凡事提不起興趣,可見毒品難戒除的原因,就是因為會影響成癮者情緒。
蔡明蒼主任說,走上康復之路需要康復者下定決心,旁人只能扶持而已。(圖/shutterstock)
與「康復者」的3個相處原則
蔡明蒼說,他比較喜歡稱「成癮者」為「康復者」,因為相信大家有天都能成功回到正常生活,而他自己也是過來人,知道陪伴者角色的重要性,所以統整出給陪伴者的3個相處原則。
1.讓康復者知道自己是重要的
輔導過程中,他經常發現康復者的家屬或幫助者,發現孩子屢戒屢敗的時候,會說出一些傷害康復者自尊的話語。他建議,除了讓康復者知道自己在家屬心中的重要性之外,也要對成癮物質有初步認識,才能知道不同藥物的戒斷症狀。
他舉例子說明,曾有家屬反應孩子正在戒除安非他命,但是每天一直睡覺、昏昏沉沉的,擔心是否有吸食毒品;但若有經驗的人,就知道他正在「退藥」。不過,如果同樣的反應,出現在戒海洛英的人身上,就代表沒有在戒毒。
2.不要抱太不切實際的期待
有些家屬會認為,來晨曦會就可以立刻戒毒,所以會跟康復者利益交換,例如:「只要你願意進入戒毒村戒毒,債務爸爸會幫你處理」。
他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當康復者接到家人表示債務已經還清,要自己安心戒毒的電話,都會馬上收拾行李回家。
所以建議家人只要保持信心、耐心、毅力,幫助康復者走在信仰裡面;從在變化動盪中,永不改變的真神那裡支取力量,就可以維持戒毒動力。
3. 家人對待康復者的態度要一致
戒毒是很長遠的一條路,因此家人要態度一致,才能讓康復者真實面對自己問題,並且不要孤軍奮鬥,可以參加晨曦會的家屬團契,彼此交流、打氣,才能走得有信心。
陪伴者須了解的3個概念
1.康復者會合理化行為
許多家屬會將康復者吸毒的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但其實這應該是康復者自己的問題,卻經常會將責任推給家人,試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所以家屬要承認吸毒是一個問題、保持原則,不要合理化孩子的行為,他強調,戒毒是一輩子的事,需要專業、有組織的團隊一起協助,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達成。
2.懂得看時機
他以自己過來人的身分說:「吸毒的人都知道吸毒很不好」,但上癮是一種循環,每個階段需要不同方式應對。
若孩子正在意氣風發、有錢吸毒時,去鼓勵他戒毒,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如果正被警察抓、很失意的時候,鼓勵就很有效果。因此陪伴者要懂得看時機,可以事半功倍。
3.照顧自己,長期抗戰
由於戒毒須有長期抗戰的決心,所以家屬要維持身心健康,才能陪伴康復者邁向希望。當家屬壓力承受不住時,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參加團契,為自己找尋出口,以避免患「互累症」。
互累症可能會發生在陪伴者身上,產生因家人成癮感到內疚、受康復者影響而情緒不穩、隱瞞家人成癮的事情、遠離朋友不願參加社交活動...等。他建議,若出現以上症狀,要盡早尋求協助。
劉民和牧師向陪伴者們分享,許多康復者因為來到晨曦會認識福音,之後當了傳道人,翻轉一生。(圖/蔡明蒼 提供)
福音戒毒改變生命
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劉民和牧師表示,戒毒有其他替代療法;即使有些人外在看起來已經恢復正常的生活,但是「心的癮頭」不能完全戒除,因為生命沒有真理,所以面對人生將會非常焦慮、恐慌,隨時會再回去吸毒。
但是福音戒毒是全方位、最徹底的,不同於替代療法,能帶來生命翻轉;領受福音後,能為生命、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帶來不一樣視野。
精選要聞》
「禱告若不蒙神應允或不如人意,信心就動搖了嗎?」 蘇義德牧師:以神國思維進入命定
馬來西亞百年來從未見過的認罪悔改與合一 「火牆」運動乘著聖靈風,國家黑暗中放「光」
生活中充斥誘惑,該用什麼角度看待「性」? 當沉陷情慾的負面循環,用這4步驟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