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沒有相同經歷確實無法體會當事者的感受,台灣的安寧治療與照護問題是更應提出來討論。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近幾年安樂死議題頻頻浮上檯面,無論「可」與「不可」,非當事人和家屬,難以體會其中的痛苦。特別對基督徒來說,能從什麼角度來思想?

屏東和平長老教會葛兆昕牧師的母親,6年前因胰臟癌過世。胰臟癌是各種癌症中前幾名「痛」且「低治癒率」的癌症,談到陪伴母親走過的這段路,回想母親在重病時,仍說著感謝神、何等不配,竟能略略體會耶穌背負十架的痛。

葛兆昕反問自己:「痛苦真的毫無意義嗎?」身為師母的母親碰到會友,仍上前為他們禱告──「師母可以感受到你疾病的痛苦,讓我為你禱告...」他沒有話講,母親的見證回應他的問題,痛苦,並非全然毫無意義。

他提出幾個讓基督徒思考的問題:我的生命哪裡來?若生命不是我得來的,我對生命的長短有任何主權嗎?

「當一個基督徒重生,被賦予一個新的生命,這個生命也不是我自己的。既然屬神,要依靠祂。」雖然不明白神的帶領和計畫,但要把「倚靠神」放的更重要。

另外,「結束痛苦」是不是人生的重大目標?在清醒的時候選擇離開,身為癌症家屬,葛兆昕看著母親被病痛折騰、一天打數次嗎啡,「當我想到痛苦的意義,我就想到我的母親,」在臨終前幾個禮拜,形容母親在「非常痛苦的裡面」告訴子女,自己很蒙恩,可以略略的體驗到,原來耶穌基督為我們背負十字架的那個痛苦感...「她說她根本不配,她體會到這個。」

「這對我們產生很大的鼓舞,為什麼媽媽在這麼痛苦中,有這麼大的信心?」葛兆昕說,母親的生命見證「痛苦並非毫無意義」,「我們當然不能要每個人都要這樣,但是可以往某一個方向思考,痛苦並非全然毫無意義。」

強調人權的社會,不等同擁有生命主權。但,重症病人的痛苦,旁人豈能懂,「(媽媽)能做到,就是因為緊緊抓住神,」母親完全明白身體的狀況,不斷為自己做好預備:見主面、與家人道別。「我們都要預備我們的未來,我們有永生,不要一直專注現在(的痛苦),還有永生的未來。」

安樂死解除痛苦,某次有醫生從專業角度告訴葛兆昕,台灣的止痛藥濫用嚴重,但疼痛有其意義,可能是需要睡覺、運動、調整飲食。「如果專注於解決痛苦,卻沒有思考到痛苦背後能否有什麼意義?對我或身旁人能有什麼思考。」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也提到,曾陪伴罹癌會友在病房敬拜、領聖餐,度過人生最後時光;iM教會牧師松慕強認為,不應強行以真理強迫人,更要陪伴傷痛中的家屬,從同理與尊重開始,才談其他教導。

從不同角度而言,安樂死不只關乎生命,還有許多層面需要思考。詩篇139篇13節說:「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生命主權在神,然而,聖經也多次提到,神「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面對此議題,或者碰到身旁的人正處在這樣的光景,基督徒應用更多禱告、關懷和實際的幫助陪伴重病者與家屬。「不要武斷的用真理壓住每一個人,我們要先同理他們的難處,為他們禱告,更多的鼓勵,同理和尊重。」

 

▍HOT!!! 本周超熱門 ▌

《對談生命》 終站未到,請不要跳車! 與柯志明教授對話「安樂死」

「台灣教會很合一,合於誰的一?」看神花園裡的腥風血雨

「老師傅」張茂松道出牧會40年無人知曉的秘密:15年徹夜跪著寫講章

「有人做給我看,我照著做而已」 看東部傳道如何關懷外地大專生

【張文亮專欄】同學,速得的產業,不是祝福 

 ▍今日7年 千萬點閱 ▍

 1.為臉書粉絲團按個讚,天天掌握世界動脈:(點我加入1) 

 2.立即加入LINE@,最新最夯消息直送手中:(點我加入2) 

 3.感動奉獻,支持媒體宣教走下去:(點我奉獻3)

 

今日報LINE@粉絲突破9萬人囉,快加入(按我加入),最新最夯消息每天直送手中!

今日報LINE@粉絲突破9萬人囉,快加入(按我加入),最新最夯消息每天直送手中!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