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路思義教堂外觀像是祈禱的雙手,早年從中港路上即可看見這棟醒目的建築。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台中著名的景點東海大學,常見觀光客在校內的路思義教堂外取景。薄殼雙曲面的造型,高度將近20公尺,寬約30公尺,外牆最薄處僅有20公分,內部不見梁柱,前衛而獨特的建築工法,挺過921地震及無數風雨。今年適逢路思義教堂落成50周年,校方分別於校內藝術中心及秋紅谷公園舉行攝影暨藝術創作展及老照片特展。

記念宣教士父親在華辦校 《時代》創辦人奉獻建堂

今年為路思義教堂落成50周年,校內眾多師生參與紀念活動。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翻開建堂歷史,要從東海大學的創立談起。1949年大陸諸多教會學校因烽火中斷,台灣教育界人士盼望傳承中華地區教育事工,遂向紐約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提出申請,希望能資助在台辦校,後來董事會選中台中大度山作為校地,並取名為東海大學

當時董事會成員之一,也是《時代》雜誌創辦人的魯斯.路思義(Henry R. Luce),為記念他的宣教士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捐款奉獻並以其父之名為教堂命名。

19世紀末,亨利在大學時期即展開海外宣教,儘管戰火不斷,仍陸續在山東、北京開辦大學。魯斯本身也生長於山東,對中華文化及教育事業的情感自是不在話下。

一改再改 薄殼雙曲面造型終定案

路思義教堂在夜裡發亮,就像聖經所提:「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校園規畫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及首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陳其寬合作,從教堂外觀的設計,到工法的抉擇,歷時多年,匯集眾多美感的意見及科學學說,可謂一步一腳印建成。

首次的設計會議,貝聿銘召集各方人馬開會,卻生不出半點想法。過了一陣子,只說了想做磚砌的哥德式圓拱造型。陳其寬便開始嘗試用木條做模型,沒想到卻像上下顛倒的木船,自此木造工法成建築團隊主要的鑽研方式。

外觀的設計,陳其寬不斷與專家交換意見,從花瓶切面得到一線天的靈感,在屋脊開天窗,側面再開兩道窗,讓陽光灑入,後來乾脆將前後左右四片牆拆開,並將僵硬的側邊直線改成彎曲弧線,定案為「雙曲面薄殼建築」。

完工沒人敢拆鷹架 陳其寬率先進工地

興建中的路思義教堂。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雖然當時盛行薄殼式建築,但難處在於教堂完全沒有橫梁立柱,要用什麼材質支撐,實在難以抉擇。原先屬意的木造工法,並不容易施行。幾經研究,陳其寬開始思考其他材質的可能性,找來結構工程師鳳後三商量,他主張以混凝土建造。

支持混凝土及木造工法的兩造意見相左,加上報價更動,計畫一度停擺。直到魯斯來台視察,才重啟建堂工程。當時,在美國的貝聿銘仍猶豫不決,最後才同意以混凝土施作。

教堂完工那天,滿滿的鷹架等著拆除,工人們心有顧慮,率先走進工地的,就是陳其寬等三人,這一拆,也拆除所有人的擔憂。往後每天只拆一部份,讓結構一天天承受力量,最後確認關鍵部分緊密無縫,並於1963年11月2日正式落成。

一連串慶祝活動 感恩慶典揭開序幕

教堂內的主日聚會。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成立之初,基督徒教職員開始於台中衛理堂崇拜,陸續更換聚會地點,直至路思義教堂落成。現今除了東海師生,也開放附近居民參加聚會。目前設有30個以上的查經班及小組,主日崇拜按現代敬拜讚美及古典詩歌分堂,共有3堂人數超過600人。

今年適逢東海大學58周年、路思義教堂落成50周年,校方自10月底展開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延續至聖誕季節。2日舉辦感恩慶典,邀請前東海董事長周聯華牧師、陳其寬的妻子,以及歷任校牧參與,並首映路思義教堂紀錄片。校內藝術中心舉辦教堂「攝影暨藝術創作展」得獎作品展,同時於秋紅谷公園展出「半世紀的相逢-路思義教堂50週年特展」,讓老照片說故事,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參觀!

「路思義教堂50年 攝影暨藝術創作展」得獎作品,由左而右為攝影類金牌獎〈空間展翅〉、銀牌獎〈294度的溫度〉。      (照片來源/東海大學)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