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八八風災即將屆滿4年之際,屏東禮納里永久屋部落在世界展望會規劃下,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白色為主調,設計出融入社區又獨具美感的9座教會。由於當地9成居民為基督徒,教堂密度高的特殊現象,堪稱全台之冠,搭配永久屋聚落形成的奇景,甚至吸引觀光客一探究竟!

 

主內肢體合力建教堂 開放結構展現熱情

禮納里由好茶村、大社村、瑪家村三部落居民組成。

禮納里由好茶村、大社村、瑪家村三部落居民組成。 (照片來源/禮納里─脫鞋子的好茶部落臉書)

 

2010年,好茶村、大社村、瑪家村三部落居民遷入禮納里永久屋部落,由於當時各部落信徒都沒有固定聚會地點,循理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天主堂,以及安息日會四大教派便組成「魯凱基督宗教聯盟」,並在世界展望會基督教救助協會、台北雙連長老教會及部落居民合力資助下,促成部落9間教堂的建築計畫。

除了大社達瓦蘭長老教會由部落藝術家特別設計之外,包括瑪家村長老教會、瑪家村天主堂、瑪家村安息日會、好茶村長老教會、好茶村天主堂、好茶村循理會、好茶村安息日會、大社村安息日會等8間教會,都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當地居民一同構思設計,再由大賈建設進行工程。

和都市教會大不相同的是,禮納里教堂大都設有開展的門扇,而且一進門就可以看到主堂、聖壇敞開在眼前。設計師丁家偉表示,由於當地教會會眾人數不多,對於社區而言不僅是崇拜的地方,也像是里民交誼中心,大部分原住民都希望大門直接連接主堂,就像是耶穌張開雙臂歡迎每個尋求祂的人。

9間教會可在小細節上看見原住民文化的特色,例如好茶天主堂外的石雕,就是獨具特色的景點之一。更特別的是,大部分的教會以白色調為主,除展現出上帝的聖潔,還留給當地居民自行DIY裝飾的空間。

 

各教派、部落學習融合 當地就業問題需迫切代禱

9間教會中只有大社達瓦蘭長老教會由部落藝術家設計。

9間教會中只有大社達瓦蘭長老教會由部落藝術家設計。 (照片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禮納里永久屋管理委員會主委徐惠娟指出,如此教會密度高的現象是來自永久屋首創劃分公共空間宗教用地的機制,使宗教設施得以合法化,進而得到補助。建設過程不僅得力於許多教會共同募款,參與建築設計與營造的單位也都因著信仰緣故情義相挺。

這個建築計畫不僅讓部落居民再次擁有屬靈的聚集地,也是瑪家鄉瑪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霧台鄉好茶村三地不同教派居民學習融合的機會。目前每間教會都已開始進行禮拜,並將在今年底前陸續進行獻堂禮拜。

魯凱基督宗教聯盟、好茶福音堂牧師陳松得表示,目前最迫切的代禱事項除了各教會的凝聚與重整之外,最大的需要就是居民的生計問題。因為房屋的重建相較容易,部落的經濟以及居民失業問題都尚待解決,其中又以部落全毀的好茶村遭受最大衝擊。

 

【禮納里教堂集錦】

(照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禮納里今年陸續落成的教堂為:
第一排左:好茶循理會
第一排中:好茶天主堂
第一排右:瑪家村長老教會
第二排左:好茶長老教會
第二排中:好茶安息日會
第二排右:大社安息日會
第三排左:瑪家村安息日會
第三排中:瑪家村天主堂
第三排右:大社長老教會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