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渡過的父親節對於許多人來說是歡慶的日子,而對一些父母親已不在這世上的人來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生命凋零是人生必經的歷程,失落悲傷是人生必修的愛的學分,當我們能在失落與面對死亡之際,學習正視自己的悲傷情緒、好好勇敢思念已經不在身邊的親人,會發現原來愛一直都在。
睽違25年,在2019年7月迪士尼推出傳奇之作《獅子王》真人版栩栩如生重現於大銀幕。原版《獅子王》動畫電影於1994年上映,在當時造成轟動並掀起全球熱潮,多次被選為世紀百大電影之列。
《獅子王》劇情內容是辛巴的誕生威脅到原可繼承之木法沙王位的弟弟-刀疤。他心生不滿使出詭計,陷害哥哥於死地並嫁禍辛巴。愛琳娜(Elena Merenda),為圭爾夫亨伯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Humber)兒童早期研究負責人在撰文中提到,《獅子王》這部電影不僅傳遞生命是循環不息,提醒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教訓,學習面對喪親的悲傷與情緒的反應,找到屬於自己的命定並站在那樣的位份上完成使命。
家族是一個系統,成員之間互相影響,父母的死對家庭影響巨大,這意味孩子失去重要榜樣,改變了家中的動力與排序。愛琳娜引用美國精神科醫生庫伯勒羅絲( 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悲傷的五個階段:否認/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辛巴的父親去世後,辛巴立即表現出一系列典型的悲傷情緒,從否認、自責、憤怒到深刻的悲傷。
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否認或隔離通常表示當接收到悲傷、災難性事件時,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是一種防衛機制,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藏起來,也不要面對殘酷的事實。辛巴面對父親的過世展示孩童難以接受死亡的現實。當辛巴找到他父親的屍體時,他震驚也內疚:「若當時聽了父親的話,這樣的事就不會發生,如果父親沒有解救他,這樣的事也不會有。」
憤怒(Anger)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從否認走出來時,痛苦所造成的衝擊太大,會開始怨天尤人,怪天怪地怪別人,甚至對自己生氣。父親過世之後,辛巴沉溺在自責裡面,不斷逃避,直到與老朋友娜娜(Nala)相遇,他才不得不面對。當親人不回來時會心生憤怒,直到他們了解死亡之不可逆轉性和必然性,重新看見不是父母離棄他們,這種情緒才得以舒緩。
討價還價(Bargaining)和沮喪(Depression)
當憤怒過後,會跟上天祈求、討價還價,巴不得希望壞結果不要那麼快到來。而了解到討價還價也沒有用了,會變得脆弱與消極。影片中辛巴的討價還價和沮喪出現在同一場景中。當刀疤也順位成了國王時,辛巴消極地逃離家好一陣子。
在森林裡,他遇到了榮耀國的長老拉飛奇,他問辛巴:「你是誰?」辛巴回答:「不知道」。辛巴望著湖面,他看到了他的父親,並想起過去的希望和夢想。他進入討價還價階段,懇求木沙法留下來。
接受(Acceptance)
接受的階段裡,走出沮喪,不再把自己困在悲傷,重建生活,準備開啟人生的新旅程。辛巴的朋友丁滿和澎澎對他說:「不可逆的壞事發生,無能為力,你可以逃避不去面對(run from it)或是從中學到功課(learn from it)」。在電影結束時,辛巴接受了他父親的死和看見自己的命定,重返王國,承擔起生命的責任與使命。
走過悲傷-因愛而傷、因愛前行
愛琳娜說家族治療大師華許Walsh曾提到:「當人面對生命終結與親人死亡時,提供安慰、希望、支持與連結,帶著人面對生與死的核心意義,提供引導,向過世者表達致敬,哀悼他們的失落,以及重新開展、延續生命的歷程。」死亡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允許人有悲傷的權利,也提供給表達思念和情感的機會,透過適當媒材的幫助來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
當有人失去親人之後,找到適當的時間談論死亡,因為面對死亡可以重新思想生命存在的意義。年輕的辛巴在他的父母去世後,因愛而傷;在他的朋友,家人的幫助之下因愛相連;經過接受事實、成長與蛻變,最後重整自己的生命和使命,因愛再次前行。
求你寬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復原。-詩篇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