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線上第12屆畢業生同行營,由中華信義神學院教務長—陳冠賢牧師擔任講員,引導上百位畢業生再思工作的意義。(圖/校園福音團契畢業生同行營截圖)

Covid-19疫情直接衝擊到經濟文化,連帶影響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而《聖經》中又是如何看待「工作」的呢?校園福音團契於近日(7/23、24)線上舉辦「第12屆畢業生同行營」,邀請到「中華信義神學院」教務長—陳冠賢牧師擔任講員,以《找到喜歡的工作就很完美了吧?》為題,引導學員們如何以「創造神學」的角度,再思工作的意義,共有上百位年輕人參與。

會中,陳冠賢牧師以4段內容架構豐富內容,分別是:1)工作-處於應許與交換之間的張力;2)工作為關係建立;3)工作與休息;4)工作與呼召。

 

其以神學家沃弗(Miroslav  Volf)的著作《在聖靈中工作》一書為參考基礎,帶領學員們一同來看聖經中提到的工作。

 

創世記2:8-9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新漢語譯本)

 

創世記2:15-17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從聖經得見,上帝創造萬物的過程中,是在第六日造人,這正是神最起初的「工作原型」,祂將人安置於伊甸園中,並供應人可隨意飲食。


上帝創造> 安置 >供應

創世記的工作是本於上帝的應許,特別是「安置」這個詞,有「安頓、休息」之意。神將受造的亞當,放在一個園子裡,供應其一切所需要的;神唯獨吩咐,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吃。此時,上帝無條件的供應人,人不需勞力工作,不需付出工價,即能無限得著供應。

 

起初的工作中,上帝沒有直接用「呼召」這個動詞,然而,當亞當被安置於園中時,就參與在土地的勞動——神「使他修理看守」

 

上帝吩咐人,藉著領受生命的果子,不需要經過「交換」,只要相信並接受祂的應許和承諾,就可以食用。而這與現今世代的工作經驗,相當不同。

 

今日的工作已經「變質」,形成「對價關係」,這是源於亞當夏娃的「犯罪墮落」。

 

陳冠賢牧師指出,華人文化中,普遍於從小被教導「要怎麼收,就怎麼栽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這些經驗法則得出,必須付出才能交換的概念,然而,種與收不是絕對的必然,付出與獲得也未必相稱。這正是現今職場最容易遇到的情況。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

 

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新漢語譯本 創世記3:17-19 )

 

從上述兩節經文得見,世界的確被「罪」轄制,而神仍眷顧世人,不論人是否相信上帝,都被上帝使用,就如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人類皆同樣領受大自然的供應,只是不信主的人「認不出」這是出自造物主的供應。尤其,我們常被罪蒙蔽。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45)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26)


上:中華信義神學院教務長-陳冠賢牧師擔任講員。下:營隊活動中小組討論,畢業生紛紛喜樂回應,對於現有工作的觀點,分享有意義的物品。在早產兒病房工作的學員,分享小小腳印。(圖/校園福音團契畢業生同行營截圖)
 

工作為關係建立,上帝與亞當是「同工」關係

創世記 2:20-25
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此處經文提到,上帝看那人獨居不好,所以造了夏娃,這常引用在婚姻關係中,但可以如何運用在「工作關係」中呢?

 

上帝在造配偶前,已將「工作」交付給亞當,使他安頓、管理園中一切。這裡的上帝與亞當,不是僱主、僱工的關係,而是「同工」的關係,上帝完成的一切(創造),亞當只需「領受供應」,來回應上帝。這是上帝與亞當的團契。 

 

上帝開始於受造中設立「關係」, 宣布亞當是一個「人」,而其他的都不是人。上帝將走獸飛鳥讓亞當命名,確立與萬物的關係;亞當履行治理後,表明其工作,已開始擴展,不再只是耕種農作物,而是展開與受造界的團契。亞當分享勞力,治理受造者,形成彼此間的關係。

 

後來,神因看他獨居不好,造出夏娃,兩人是為著彼此而造的;神沒有重複用塵土再造夏娃,而是用亞當的肋骨造出;夏娃同樣是按照神的形象樣式所造的人,卻與亞當有別,共同參與伊甸園的生活治理和工作。這就是與另一人的團契,建立兩人的次序關係、婚姻關係,彼此團契。

 

墮落後的工作,垂直與水平的兩面思考

1.垂直一面:與上帝的關係

a. 工作偶像化的危機:因著人類犯罪,上帝咒詛人必須勞苦才得糊口,自此,工作存在許多文化中,特別,東亞文化強調勤奮,重視不怠惰的觀念,這背後隱含著失去工作的憂慮、不安全感和恐懼。所以,工作演變成「偶像」,常讓人膜拜工作卻不自知

 

b. 安全感與絕對倚賴:現今,工作往往成為人的生活重心,一旦失去,需重新適應生活, 嚴重者,可能還會陷入精神疾病。人墮落後,更要認清工作的本質事實。

 

2.水平一面:與他人、與自我

a. 與他人的關係 :工作狀態多由「供」、「需」形成。透過某種勞力或時間,互助交換而來。特別於次序上,有從屬關係 、競爭關係、合作關係,誰是上司,誰是部屬,這些都是工作中很多人的經歷,也比如,不想遇到貫老闆或豬隊友。

 

b.與自我的關係:一旦進入職場,就開始建構身分認同,首先會遞出「名片」,標明職位、工作價值、身分顯出。值得思考的是,若從事的工作較為低落,或是退休者,無法表達身分認同時,是否成為另一種的「負面」觀感?

 

因此,若單透過工作,去發現自我的價值和意義,容易感到失落;尤其,人一生需要工作的時間很長,若是期望藉工作找到自我意義與成就,在現代工作意義遭到扭曲的文化下,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陳冠賢牧師請大家以「垂直關係的取代」與「水平關係的改變」,再思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是否已被工作取代了?墮落後的工作價值觀,是否已成為我們的偶像,以致取代了和上帝的關係?他強調,工作從來就不是上帝;我們需謹慎關注「罪」所帶來的影響,在與神、與人的團契關係上,皆需重新省思。  

 

分組學員回應

「台灣升學主義下,好工作掛帥。提醒我們聚焦,不應該把工作當成上帝。」

「上帝是24小時持續做工的上帝,一直供應我們。」

別讓工作成為我的偶像,安全感來源。記得神是我24小時的供應!」

 

「重新認識(人類)犯罪前犯罪後的工作觀」

「工作不應成為偶像!」

7/23、24日舉行的線上畢業生同行營,人人都收穫豐富,回響不斷。(圖/校園福音團契畢業生同行營截圖)
 

「休息」本身沒有意義? 

創世記 2:2-3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3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

 

萬有的上帝是不需要休息的,而上帝卻創造了「休息」,如新約中的主耶穌說到,安息是為人設立的。

 

從經文中看到,上帝前六日的創造法則,乃是看為好的,都是神聖的。「第七日,定為聖日」日子本身不需成聖,上帝卻創造休息,來獨特屬於上帝。這裡明顯點出,休息與上帝之間,有緊密的關係;工作與休息,都是對創造主的回應。 

 

出埃及記20:8-11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以色列人過紅海,進入曠野40年,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路、收取天上降下的嗎哪、鵪鶉,並跟隨雲柱火柱而行。他們並不知哪天是第七日,直到可以收取雙份嗎哪時,即知隔日是安息日。
由此可見,履行安息日的誡命,只需單純順服耶和華的指引,接受上帝帶領。

 

所以,相信上帝的供應,完成所應做的工即可。因為當天降下嗎哪時,有人想多收,而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不足。唯有第六日可收雙份。可見,不是準備夠了才休息,休息本就出於上帝的供應與賞賜。工作與安息,同樣都是基礎於信靠上帝,不用掛慮。

 

上帝呼召我們工作,也呼召我們休息工作與休息都有意義。休息當中可以親近上帝,正是上帝的保護及供應。

 

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美地時,卻沒有好好認識神的心意,以致後續許多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只固守嚴苛的守安息日規範。

 

工作與呼召

聽到呼召一詞,陳冠賢牧師直指,「特別是華人教會,(對)呼召的定義通常較為『狹隘』,且深植於教會界當中。」多數總會將呼召集中定義為「蒙召成為傳道人」,限定於某些範圍,才叫呼召,但真是如此嗎?

 

陳冠賢牧師進一步領大家重新思考,何為呼召?

1.呼召與存有

看看神的創造過程,上帝『』:…  神說要有光就有光,說什麼就成就什麼。
 

呼召也就是上帝「說出來」(call into being)= 叫出來的意思。神說就有,就完成。上帝不是從「既存」的創造,乃是從「無有」創造萬有,使其存在。可見,創造與呼召是一體兩面,上帝藉著說話(連接點),將不存在的呼召出存在,因此,一切受造的存在,就是呼召的存在,所有被造的=被召的。這是呼召的原意。

 

哥林多後書5: 17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彼得前書 2: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可見救恩等於新造,只要進入與上帝正確美好的關係中,在基督裡的新造,等同被上帝呼召,也就是接受救恩,成為新造的存有者。

 

2.存有先於行動
作為一個受造者,只要被動的「接受」上帝所賜的存在,就完成了。但是在人犯罪墮落後,華人文化普遍存有「無功不受祿」,「受之有愧」的觀點,
隱含必須付出才能接受的貶抑,也因此掩蓋了接受上帝的真實意義,否定「接受」的正當性。

 

回顧人生,我們哪一項不是接受的呢?從出生即開始「接受(領受) 」,上帝藉著父母而有的生命,接受照顧養育。

 

信息一開頭提到,亞當被安置於伊甸園,他只要簡單「接受」生命樹果的子,就是做為對上帝的回應。所以,先成為接受者,使我們能產生回應,進而才能採取行動

 

接受呼召是非常關鍵的回應——並不是本於交換,乃本於作為一個「接受者」。

 

最後,陳冠賢牧師總結道,上帝設立工作,呼召亞當安置於園子,進入工作中。亞當卻犯罪墮落,導致起初工作的意義被「扭曲」,然而上帝仍然供應,確立人與家庭、婚姻、和日常生活所存在的種種動態關係,上帝也使日子分別為聖,讓人休息。

 

他提出,基督徒當以「創造神學」的視角再思「工作」,留意聖經中所說的工作,及人類墮落後、再思對工作的誤解,並工作與受造者的關係等,都是值得再思的。


 

精選要聞》

周巽光牧師:「不祥的靈」在現今世界加速運行 起來!對抗牠的10個方法

疫情創業做餐飲,夫妻先「給予」 美食群組不到一天湧入百多人,訂單加倍超乎所求所想!

隱藏會給仇敵作祟,用3禱告將謊言全趕走 林少軒:敞開自己就是站在神這邊,神也會相挺

今日報FB社團/每日更新》立刻加

 

Dr.CARE黑耀奇肌超導亮白面膜】奉獻專案—點此奉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

 

LINE社群/更新此加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