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當孩子爭取「壓歲錢保管權」之時,是絕佳的親子對話時機,與孩子從壓歲錢談理財,建立正確價值觀。(圖/shutterstock)

過年期間,小孩最期待的就是「領紅包」,學齡孩童開始向父母爭取「壓歲錢所有權」,在面對孩子的請求時,我們一方面希望給他們機會學習管理錢財,又擔心孩子亂花錢。然而每年一次的壓歲錢,是給孩子「理財教育」、親子對話的好時機。從小教導孩子記帳、與之對話、引導孩子們規劃夢想目標,你(妳)家寶貝也可以是小小理財達人!

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多次舉辦「兒童理財營」與師資培訓,負責相關業務的林洵主任和大家談談「壓歲錢之兒童理財」,從聖經出發,配合自身與營會教學經驗,陪伴父母聰明面對孩子的提問,給予正確教導。

 

傾聽孩子的心聲

「媽媽,我可以自己保管壓歲錢嗎?」相信這個問題對許多有學齡孩子的父母來說都不陌生。林洵主任表示,父母們不用急著否決孩子的意見,藉機傾聽孩子的聲音:「為何想自行保管壓歲錢?因為人家有,我也要有?還是真有其需要?孩子打算如何保管?」

 

她引導父母及孩子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也在對話過程中,了解孩子與同學的相處情形。我們在教導孩子的同時,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其實我們也被孩子教育著。

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林萩洵主任,與父母們分享給孩子的「理財課」,第一步從記帳開始。(圖/林荻洵主任 提供)

 

洛克斐勒富傳七代──理財從「記帳」開始

洵說道:「若孩子已入學,可教導孩子記帳。第一次學習記帳,給予部分金額,讓孩子學習管理,並協助孩子檢視收支。最怕父母不溝通,孩子以後什麼都不告訴父母。

 

19世紀石油大亨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的每個小孩,從小學開始就要懂得「記帳」,這個習慣代代相傳,造就了橫跨三個世紀的「富七代」傳奇。

 

她繼續分享:「『理財有道』其中一堂課叫作『支持』,父母告訴孩子購物時所需的知識,例如,網路購物有什麼樣的陷阱。」在給孩子釣竿的同時,記得教他(她)如何釣魚。

 

父母應要求孩子記錄每筆花費,交代購買原因,每週拿記帳本來溝通,父母檢視,從中了解孩子的價值觀、金錢觀,並非給錢後什麼事都不管。一旦養成好習慣,孩子能夠明辨『需要』和『想要』,就不容易衝動購物。」孩子金錢管理狀況若不理想,便減少其可用金額,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落實記帳,與孩子一同成長。

 

此外,也可視孩子年齡與成熟度,分配部分壓歲錢供其運用,例如壓歲錢總共10,000元,可與孩子討論──1,000元供孩子花用,9,000元存「媽媽銀行」(提供較外面高的利息),或直接帶孩子至郵局開戶,建立「儲蓄」觀念。

 

孩子若是能穩定記帳的青少年,清楚告知金錢流向及原由,就可讓其保管全額壓歲錢,定期以記帳本檢視之。

 

自身教養經驗──從小教導,長大後放手

洵分享,以前都是自己保管、運用孩子們的壓歲錢,接觸「冠冕真道理財課程」後,2013年開始運用其內容,並教導子女。她用青少年版「冠冕真道理財」教材進行親子陪讀,書中有豐富的聊天話題與價值觀教導,讓孩子們向父母敞開,屢屢締造美好的親子對話。

 

兒子從美國大學畢業後,在當地找到工作,她分享到近期的經歷。在美國可網購汽車,兒子在網路上看上一台在芝加哥的車子,但離居住地遙遠,她擔心孩子受騙。母子想法不同,林洵在禱告中交託,孩子也藉由禱告,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她學會接受孩子的新觀念。

 

她說:「當孩子觀念與我們不同時要禱告,放下成見,讓孩子去學習。」兒子也回饋母親:「因有儲蓄觀念和習慣,不害怕遇到突發狀況。

洛克斐勒家族因「記帳」,這個習慣代代相傳,造就了橫跨三個世紀的「富七代」傳奇。(圖/shutterstock)

兒童理財教育三步驟

教導兒童理財,以下三步驟,幫助親子一起成長,打開溝通之門。

 

1. 記帳:記下每天花的每一筆錢。很多人覺得被綑綁而不願記帳,養成記帳習慣就像紀錄財務日記

 

2. 家長檢視記帳本:父母一週用1小時為孩子檢視記帳本,展開親子對話。在問答中了解孩子的價值觀,想要的是什麼,同時讓孩子省思「自己是否需要這樣東西」,進而引導孩子做預算規劃,培養儲蓄習慣

 

3. 幫助孩子建立目標:例如,孩子想買電玩,可藉由買電動玩具做誘因,鼓勵孩子儲蓄,並制定玩電動遊戲的規範,訓練孩子自律能力。
 


理財營會學員回饋

冠冕真道理財協會的兒童理財營共分5個主題,核心課程在於建立正確價值觀,帶孩子體驗財務活動。

 

孩子們了解到每一天會有的必要花費(如水電、瓦斯費、房租、飲食、交通……),他們想買東西時就會思考:「明天有沒有要繳的帳單?」營會中也教導「奉獻」的真諦,讓孩子學習用金錢幫助別人的需要。

 

透過「模擬環境」,孩子知道銀行的功能、認識貨幣與數位貨幣,並學習財務風險,例如出門可能遇到扒手。

 

洵主任特別提到一次營會中的經驗。玩遊戲時,十個小朋友抽職業別,一位抽到賣糖果的小孩哭訴:「別人不跟她買糖果,她都賺不到錢。」老師開檢討會議,神光照她:「那個孩子發生的問題,就是你們發生的問題。」她領悟到神是那慈愛的父親,也想幫我們解決問題。

 

有個孩子參加營會後,告訴爸爸:「當我錢少的時候十一奉獻很容易,存越多錢時,越難做到十一奉獻。」很多人不願十一奉獻,總說「等我有錢後再十一奉獻,孰不知這孩子一語道破「『人性』面對金錢誘惑時的軟弱」。

 

家長則反映,從孩子的記帳了解他們,親子距離拉近了。孩子整理房間時,會想到把用不到的東西拿出來賣,商業頭腦已在孩子身上略具雛形。

「兒童理財營」藉由「商店購物」、「餐後禱告與記帳」、「小組討論」和「人體大富翁」等活動建立孩子正確的財務觀念和記帳習慣。(圖/林荻洵主任 提供)


取法聖經,親子教養更Easy

訪談尾聲,林洵不只以理財專家的角度與家長們分享,更作為一位母親,由從聖經中提供她對親職的理解,幫助父母們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營造更融洽的親子關係,教養也越輕省。

 

1. 找「對的人」商議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言15:22)

如果孩子從小父母給予零用金時,要求他們記帳,在每一次「帳本的檢視時間」告訴他們用錢方法、做事態度、人際關係的應對、分享家長自身經驗,甚或引導他們規劃未來夢想。

 

孩子可在每一次小小的相處時間中體會,父母就是他們的依靠者、諮詢者、引導者;無形中他們便會明瞭,生活中若發生困難一定要尋找「對的人」來商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2. 在小事上忠心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

 

現今社會家長與青少年、孩童之間的言語、肢體衝突與日俱增,都肇因於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缺乏親子對話的習慣。林萩洵語重心長說道:「家長沒有耐性將心思放在孩子的『瑣碎小事』上,等到孩子漸長,他們的身量、思想一直追上大人的標準時,我們卻因為許久沒有了解他們的想法、未注意到他們的身高已經和我們齊頭,還一味用長輩的權威壓制他們,家庭的和諧便產生問題。」

 

如果家長在孩童年少時明白並實踐「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將上帝交託給我們的產業(子嗣)好好的經營,不但是我們的職責,同時是孩子的好榜樣;有一天上帝會將大事託付給我們或我們的孩子,來成就祂的大事。

 

養育兒育女和理財都是一條漫漫長路,越早開始越好。理財及早開始可透過「複利」滾出一桶金。親子關係從小經營,未來面對青春期,父母便不慌亂。過年領紅包,不僅可教導孩子理財,請記得多與孩子溝通,建立正確價值觀,幫助他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踏實穩健。

從記帳、檢視帳本與孩子對話,建立目標,培養孩子「儲蓄」習慣。(圖/shutterstock)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