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中貿易九村浸信會牧師張振哲、師母鄒吟慈全家福。(圖/張振哲提供)

從小叛逆、思維理性、辯才無礙的張振哲牧師,在成為傳道人之前是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任職於埔里基督教醫院,幫助人恢復身心的自信與健康。

 

兒時一直跟著奶奶四處拜拜,參與台中大甲各式廟會活動,他,認為信仰不是仙丹,並疑惑著:人生的未來,要去哪裡?

 

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會跟基督教有關,會信耶穌,更別說成為牧師...,然而在神的計畫和時間下,張振哲從身心的復健師,翻轉成為靈魂的復健師。

在張振哲小時候,父親為改善家裡婆媳關係,鼓勵母親隨著姨婆到教會,因而使母親成為家中第一位基督徒。母親火熱追隨耶穌,平日讀經事奉神,並在苗栗苑裡聖教會擔任執事

 

從小到大,張振哲雖隨著母親參與教會活動,看見母親對宗教過度狂熱,信仰觀念不盡認同。為避免衝突,他假藉求學外宿遠離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news-details
  • 青春期叛逆染髮,追求屬世價值。(圖/張振哲提供)

     

癌末父親拼了命跟隨主,因深感平安力量

 

17歲時,其父久咳不癒,醫生診斷為肺腺癌末期,已轉移腦部,生命僅剩6個月。於是,家族釣具店生意交由母親管理,除此之外,母親還需要照料父親,陪伴進出醫院化療並調養身體。沒想到本來醫師診斷只剩6個月生命的父親,非但沒有離世,反而決志受洗,火熱跟隨耶穌。

 

張振哲回憶道:「我完全沒想到,以往不進教會的父親,在罹病後竟拼了命似地參加教會所有活動。他告訴我,在教會裡讓他感受到『一股很平安的力量,不再害怕。而且,他還鼓勵我也一起去教會。」

 

父親的話讓他明白,信仰不是找仙丹,也不是感冒、發燒一定會好,而是心中對上帝的渴慕得到滿足,內心擁有神同在的十分平安,喜樂隨之而至。喜樂的心,乃是醫治的良藥。

 

當上帝成為一家之主,在神的恩待下,不僅保守張振哲的父親平安度過兩年,更帶領他們一家人的關係,在這期間得著醫治與恢復,隨之而來的,是更豐盛的祝福。

 

父親返回天家後,張振哲開始思考人生的歸處,企盼將來與父親在天堂相聚,同年耶誕節他受洗成為基督徒,並開始接受裝備。

 

在五專與研究所等求學階段,張振哲在教會服事與帶領營會,不論求學或服事都蒙神賜福。

 

  • news-details
  • 左上圖-父親去世那年,張振哲在同年耶誕節受洗,期能與父親天國相聚。左下圖及右圖-求學期間前往柬埔塞和日本短宣,大開眼界領受神呼召,自己是最大神蹟—從排斥信仰變決志當傳道人,點燃服事熱情。(圖/張振哲提供)

     

三年國際短宣最大神蹟是「自己」,從排斥到決志成傳道人

 

2008年起連續三年寒暑假,張振哲在姊姊支持下參加教會海外短宣,讓他大開眼界。看到這麼多人為了耶穌的緣故,在世界各個地方努力。他看見神在世界各地工作,並看到神國度之大,不僅止於一個特會。

 

國際短宣的經歷,讓張振哲明白—服事神不是只有在星期天,傳福音也可以有趣、好玩,而且又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他說:「看到這麼多跟隨主的人聚在一起,這就是教會!而不是我以前主觀認定的建築物或活動。」

 

在海外短宣中,張振哲領受到上帝的真實存在。他鼓勵在地教會,幫助海外同工得安息與釋放,聽到別人遇見耶穌的差異性。

 

國際短宣的經歷,點燃他親近神的熱情,他說短宣經歷的最大神蹟是——自己。三年的短宣,讓計畫成為職能治療師的他,從排斥信仰,轉變成決定要成為傳道人,傳揚上帝的福音

 

研究所即將畢業之際,張振哲在人際關係上遭遇重重困難,在苦難中神的修剪與奇妙帶領,他看見自己「一直很蒙恩」的印證,開始領受呼召進入神學院裝備,開啟服事神的新季節。

 

上帝所帶領的道路,並不是人眼中最好的,而是神眼中更好的—進到水深之處,成為社區鄰里的幫助從身心復健的職能治療師,翻轉成為靈魂的復健師,走進神的計畫之中。

 

與神學院年長學員同工,竟因此找到絕佳的另一半

 

張振哲進神學院裝備期間,認識自美返台的二位年長學員夫妻,成為他們的學長與實習教會的同工。沒想到,日後竟成了他們的女婿。

 

後來,他們的女兒鄒吟慈,美國出生長大,於2013年暑假回台灣協助教會夏令營。張振哲與鄒吟慈的家人,因學校和實習都在一起,在營會中二人互相扶持陪伴,既是同工,又是好友,彼此非常熟識。

 

張振哲的良善品格深得岳父母的喜悅,在鄒父的鼓勵下,他鼓起勇氣追求鄒吟慈。二人決定交往後沒多久,鄒吟慈即飛往非洲肯亞教書(實習),一週後發生瓦斯氣爆意外,身體受傷返台復健休養,隔年前往日本完成教學實習,2016年鄒吟慈返台後,二人結婚,師母在台中馬禮遜學校教學至今

 

  • news-details
  • 神學院畢業與家人合影—姊姊張婉瑜(圖左)、當時為女友的鄒吟慈師母(圖中),以及媽媽林麗雪(圖右)。(圖/張振哲提供)

     

從復健師變牧師,心中最喜樂的是:上帝這是祢做的!

 

追求完美、求好心切的張振哲,在職能治療上遇到瓶頸,他意識到靠人的能力很有限,盡再大的努力,病人得到的助益不大,令他感到無力。

 

他接著說:「今天如果你有耶穌,人生就會簡單多了。

 

「很多的時候,不是因為我能力好,而是上帝讓他的生命回到對的位置,自然就呈現該有的健康樣式。」張振哲分享在福音事工上只需走在對的方向,其他全靠神的動工。

 

不能倚靠人的能力,只要讓人遇見「使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上帝」,神祂自己就會負責。他發現,當自己把耶穌帶到人的面前,只要這個人接受耶穌,就會有耶穌陪伴他走人生的道路,接下來的事就容易多了。反而在福音事工上,神卻大大為他開路。


張振哲在台中貿易九村浸信會牧會,負責推動社區福音事工,包括老人、兒童、青少年。他致力幫助社區的人們,讓教會成為他們心靈的窗口,讓人們認識上帝所賜的真平安。

 

他覺得當傳道人最喜樂的是:「上帝這是祢做的,不是我做的。人不夠時,就對主說:主阿我悔改,我做得不夠。人變多了,我就說:主阿,謝謝祢,這是祢做成的工!

  • news-details
  • 2022年張振哲按立為牧師,領受眾牧者(由左至右- 施能智牧師、張文弟牧師、盧敬雄牧師、盧哲盛牧師、譚國才牧師)的祝福與遮蓋。(圖/張振哲提供)

     

看見「關係」比事工重要,志在建立互助的社區關係網絡

 

因職能治療師的工作經歷,使張振哲在福音事工中,更看重「人」而不是事情,雖然他自己是牧師,卻不喜歡過度高舉牧者,認為「關係」比任何事工重要。

 

他不會直接談聖經,而是談會眾熟知與在意的領域,熟悉會眾會直呼他的名(Austin)或暱稱(阿哲)。就像耶穌是人們至好的朋友,牧師也要當社區至好的朋友一樣。

 

他說:「我一直渴望教會成為社區的中心,讓教會的人融入社區的生活,讓社區的人隨時想來教會。當人們碰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教會

 

張振哲企盼在教會建立社區關係網絡,不是單單倚靠牧者個人的力量,而是建立整個社區的互助人脈網絡。他說:「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彼此互相幫助,這就是教會。


耶穌,就是一切的解答。願教會成為社區鄰里的至交好友,願教會成為社區鄰里隨時的幫助。

  • news-details
  • 張振哲不僅主導教會AWANA雙語兒童事工,裝備孩童建立優質品格,更與師母鄒吟慈一起親自帶領小組。本圖為感恩節聚餐後小組合影。(圖/張振哲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