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若是因為過往的負面經歷,對於回家過年感到焦慮害怕,該如何自處呢?(圖/shutterstock)

過年該是家家戶戶團圓的幸福時刻,但若是因為過往的負面經歷,對於「回家」過年反而感到焦慮害怕,該如何自處呢?此次專訪到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錢玉芬,提供回家前預備自己的四步驟!

避免先強加「和好」的壓力在身上

首先,牧靈諮商主任錢玉芬提出一觀點,對於回家感到焦慮害怕者,多半是有童年創傷,或是與原生家庭有心結,若真的很不想回家,應當來尋求神,先與神靠近,除非神有很清楚的感動和意念,說:「你去做,我會與你同在!」否則無須先強加「和好」的壓力在身上,勉強自己回家。

 

她鼓勵,即使還沒預備好回家,想要逃避,也不用自我譴責。

  • news-details
  • 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錢玉芬分享過年回家預備自己的撇步!(圖/本報資料照)

釐清害怕回家的實際狀況

那麼若是害怕回家,但又渴望回家,並決定好回家了,我們可以有哪些預備呢?

 

第一步,確實寫下害怕厭惡回家的實際狀況,語句如下:「如果000怎樣怎樣,就不會使我怎樣怎樣,以至於我不敢回家。

 

例如,「如果爸爸有正常工作,就不會一天到晚跟我要錢,以至於我不敢回家。」、「如果媽媽懂得情緒管理,就不會情緒爆衝,以至於我不敢回家。」

 

在安靜默想中真實的寫下狀況,讓文句清楚呈現「我的困境」、「我家人的氛圍」等等不開心的因素。

 

這樣的家庭現況,代表不夠理想,要達到家庭理想狀態,就需要有其他資源介入,但因為知道這個家現在沒有資源介入,所以不敢期待變好,而害怕回家。

 

但是當我們釐清這樣的困境後,我們就能針對這個「缺乏」來禱告,藉由這樣的理解,讓我們生命有個高度,幫助我們去超越家庭、生命、人際困境。

  • news-details
  • 回家前,先誠實釐清害怕回家的實際情況。(圖/shutterstock)

建立健康的內在決定,以不同方式回應相同處境

第二步,因為已經有理解的高度了,回到家避免陷入家庭困境的泥沼例如避免去談論以往很會吵架的問題。

 

但是如果家人還是有談論呢?可以先思考,面對一樣的處境和話題,我今年能不能有不一樣的回應?

 

這是健康的內在決定,決定以不同的方式和口氣來回應一樣的問題和場景。

  • news-details
  • 先有理解的高度,避免落入往年的泥沼,以不同方式來回應相同處境。(圖/shutterstock)

鼓勵、放大家人的正向改變

第三步,用心觀察,家裡有什麼不同的改變?也許神真的已經恩待、動工了,我們不定論或急著定義說一定又是「老樣子」。雖然我們會把「老樣子」想過一遍,但回到家後我們還是可以敞開的眼光,來肯定、欣賞每個人的努力與改變。

 

如果發現有不同以往的正向改變,那麽我們就大方的給予鼓勵。神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神不是看我們沒有的,而是看有的;同樣的,我們看待家人也要如此。



第四步,放在禱告裡祈求、感恩,求主加添力量與恩典。

  • news-details
  • 用心觀察家中的正向改變,並大大給予肯定與鼓勵。(圖/shutterstock)

以「儀式感」紀念已逝家人,不要害怕眼淚,因為眼淚就是愛

若是今年家中遭逢變故,例如有親人過世,在過年期間,我們可以用一些「儀式感」,來紀念逝去的家人。

 

例如仍為他留下空位,回憶以前過年時,這位家人的點點滴滴,回憶那些好玩、有趣難忘的部分,可以自然的談論他,讓他好像還活在家人當中。

 

不要害怕流眼淚,因為「眼淚就是愛」,如果我們不愛這個人,就不會為他哭。

  • news-details
  • 我們可以用一些儀式感紀念已逝的家人。(圖/shutterstock)

坦承面對神與自己,看見神的偉大!

最後,錢玉芬鼓勵,若是今年過年仍無法回家,也不要自我控告,仍然可以把上述的1、2、4步驟操練一遍,預備自己能重新有力量面對!

 

神很偉大,我們很渺小,在神面前,我們不需要「報喜不報憂」,因為神是願意給我們喜樂,也接納我們憂愁的人!新的一年,願大家能夠更坦誠面對神,對自己也更坦白,就會發現神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偉大!也有加倍的恩典!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