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保母兩姐妹疑虐童案」,全案已進入檢警偵辦調查,案件更反應出原生家庭無力照顧的「失家兒」、「失親兒」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圖/shutterstock)

近期傳得沸沸揚揚的「保母兩姐妹疑虐童案」,全案已進入檢警偵辦調查。據報,1歲半的男童剴剴(化名),因母親入監、父親失聯,外婆無力照顧,去年9月經由兒福聯盟轉介,交由劉姓保母照顧,不料數月後,卻遭劉姓保母姊妹疑虐待致死,其手段相當慘忍,引起社會大眾一片譁然。

 

此案看見原生家庭無力照顧的「失家兒」、「失親兒」所面臨的艱難處境。究竟,該如何有更完善的機制保護、照料這些孩子?失親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將帶來何種影響?如何以「教育愛」帶領孩子走在美好道路?教會又該成為什麼樣的角色,成為孤兒寡婦的幫助?

 

此次專訪到長期關懷失親兒,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創辦人—洪錦芳從自身經歷談起。

不論留養或出養,應以兒少最佳利益為優先

洪錦芳表示,要幫助失親兒,政策應以兒少最佳利益為主,當一個家庭出現狀況,應以孩子能在原生家庭留養、讓親屬作收養為優先,因原生家庭是兒少最佳利益的成長場所,除非家庭出現亂倫性侵、家暴等狀況,則是一定要作家外安置。

 

洪錦芳認為,有原生家庭的支持,會比送到育幼院好,因為「孩子是家族最大的資產,家族也是孩子最大的資產。」若要讓孩子被留養在原生家庭,前提是政府需有良好政策,提供相關支持幫助。例如父母不在,由阿公阿嬤照顧,可提供親職教育,若是讓其他親屬寄養、收養時,能提供經費補助,提高留養在原生家庭,或寄養、收養在親屬家庭的機會。

 

倘若原生家庭功能真有困難而無法養育孩子,要放棄撫養權,盼望出養程序嚴謹,但時間要經濟,若能越早出養到合適家庭是最好,因為孩子0-3歲是人格養成很重要階段,若是四處奔波、家外安置,將不利孩子安全依附的養成。

 

除了提供家庭支持外,洪錦芳看見,社會安全網基本單位就是「家庭」,台灣離婚率相當高,若是政府能提供更多婚前輔導、教育,提供更好的情感健康教育,使往後建立的家庭變得健康,也能從根本解決,減少失能家庭出現的機會。

  • news-details
  • 洪錦芳(中間)盼望政策以兒少利益為優先。(圖/CCSA FB)

  • news-details
  •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長期關懷失家孩童。(圖/CCSA FB)

失親帶給孩子一生的影響

據國外文獻指出,一個失家、失親的孩子,將影響其智力與語言、抽象思考的發展,也會導致人際情感疏離。所謂失親不一定是父母不在,即使父母在也可能缺乏陪伴,因最重要的是從小是否培養出歸屬感、安全感,有安全感後,孩子才能看見自身價值,有價值感才會有自尊。

 

對這些孩子來說,孤單是最大的脆弱!」從母親的擁抱、餵奶、沐浴等等,這些是最直接「被愛的感受」,而越早失愛,缺乏外部刺激,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發展遲緩、過動、焦慮依附等情況。

 

根據國際兒童公約,推動要讓孩子在安全環境去表達意見,這是一份尊重與啟發。若是孩子無法訴說內心想法,可能導致學習、情緒障礙,出現行為偏差、學習落後、人際疏離等情況。

 

過去多為低社經家庭孩子出現狀況,但現今社會,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也有問題,因父母長期投入工作,缺乏陪伴與對話;父母最好讓孩子有開放式對話,例如不要問「今天上學有趣嗎?」,而是「今天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這樣開放式的問題,並善用「我」訊息。

 

洪錦芳提醒:「教育裡面要有愛,愛裡面要有教育!所謂「教育愛」並非溺愛,而是一份承諾「永不放棄的愛」、「無私且豐富的愛」,同時也是「節制」的愛,懂得適時放手、信任孩子,並要以身作則、有榜樣。

  • news-details
  • 失親將帶給孩子一生的影響,父母應以「永不放棄的愛」、「無私且豐富的愛」且「節制的愛」,來教育孩子。(圖/CCSA FB)

教會開放成為社區服務中心,成為失能家庭的支持

那麼,教會可以如何關懷失能家庭與失親兒呢?

 

洪錦芳指出,弟兄姊妹當遵行主所說的話,來建造家庭:丈夫愛妻子如同基督愛教會、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等等,建造一個有見證的家庭,榮神益人,藉此機會來傳福音。

 

再者,就是要成為好撒瑪利亞人,顧念鄰舍,不論是在職場或社區,可透過教會,支持兒少公益組織,奉獻或是擔任志工。例如,在CCSA就有一個「說說Bar! 」青少年LINE諮詢專線,邀請基督徒擔任志工,專門輔導青少年。

 

教會可去了解所在社區需要,除常見的課輔班外,也可開辦工作坊、成長團體,吸引未信朋友來參加,例如:親子教養、青少年關懷、伴侶關係、家庭關係、情感教育、婚前教育等議題讓教會開放成為市區服務中心,成為失能家庭的支持。

  • news-details
  • 教會可成為社區關懷中心,開辦工作坊、成長團體,探討家庭、親子教養等相關議題。(圖/CCSA FB)

     

生命活出神的愛領孩子信主

願做的心必蒙上帝悅納

身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創辦人,洪錦芳很感謝神,若不是主的帶領與愛的激勵,她無法走到今天,扶持數百位失家兒,一路到念了大學甚至研究所,在各行各業成為社會好公民,許多孩子也因著社工的關係與榜樣,認識基督信仰,受洗歸主。

 

每早晨,同工們都會一起讀神的話語,一起用主禱文禱告,因為領受從神而來的愛,能向孩子展現神的愛,孩子將他們當作「重要的他人」,也慢慢從這些同工身上感受到愛,進而認識神

 

團隊與各地教會連結,教會提供場地讓他們舉辦活動,孩子對教會也慢慢產生好感。陪伴孩子時,秉持「教育愛」的精神,就是「永不放棄」,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最後,洪錦芳勉勵弟兄姊妹,今年70歲的她,有30幾年走在這條路上,上帝的話說「願做的心必蒙悅納」,這是多麼高的讚賞,不是「能做」而是「願做」,不是照你所沒有的,而是照你所有的,得實在的果效,且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願我們都不放棄跟隨主的腳蹤,求主每天加添我們「愛」,持續關心神要我們關心的人!

 

相關閱讀》

保母虐童案》整體社會不該當局外人,省思「父母角色」被淡化

保母虐童案》別急著撻伐,請給正在努力的社工師們一個讚、打打氣!

  • news-details
  • 長期關懷失親兒,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創辦人洪錦芳。(圖/CCSA FB)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