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pexels)

他們本是牧羊的人,以養牲畜為業;他們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帶來了。(創世記46:32)

今日經文(輪流讀一遍)

雅各打發猶大先去見約瑟,請派人引路往歌珊去;於是他們來到歌珊地。約瑟套車往歌珊去,迎接他父親以色列,及至見了面,就伏在父親的頸項上,哭了許久。以色列對約瑟說:「我既得見你的面,知道你還在,就是死我也甘心。」約瑟對他的弟兄和他父的全家說:「我要上去告訴法老,對他說:『我的弟兄和我父的全家從前在迦南地,現今都到我這裡來了。他們本是牧羊的人,以養牲畜為業;他們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帶來了。』等法老召你們的時候,問你們說:『你們以何事為業?』你們要說:『你的僕人,從幼年直到如今,都以養牲畜為業,連我們的祖宗也都以此為業。』這樣,你們可以住在歌珊地,因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創世記46:28-34)

 

今日亮光(彼此禱告)

「歌珊」這個地名,似乎指的就是「蘭塞」(參創四十七11,出一11,民三十三3)。蘭塞位於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東北部,土地肥沃,是埃及「國中最好的地」(參創四十七6),適合畜牧,卻沒有很多埃及人居住,是從事埃及人所厭惡行業(牧羊)的雅各一家最理想的居所。

 

從約瑟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刻意要讓自己的家人與埃及人有所分別;明知道埃及人厭惡牧羊的,他卻再三強調雅各一家所從事的是牧羊業。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不是應該盡力尋求被接納、認同嗎?感謝上帝,約瑟這樣做,是為了使得雅各一家受到「隔離」的保護,除了不須面對埃及人的歧視之外,也能減少受他們同化的機會,這樣較易保持民族的純正。

 

上帝也要我們基督徒從世界分別出來,住在屬靈的歌珊地,不要被這世界所污染、同化。

 

埃及當時是農業社會,居民瞧不起以牧養牲畜為業的人,因為農業是比較乾淨、進步,也比較科學的行業。以色列民的先祖都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一定的住處,因為食物的供應不穩定,隨時都可能要拔營離開,所以他們通常不蓋房子,只住在帳棚裡。上帝賜與以色列先祖這種生活方式,好讓他們隨時可照上帝的旨意遷徙。

 

此外,遊牧民族比農民更需要「靠天吃飯」,若是沒有足夠的雨水,野草不會生長茂盛。巴勒斯坦的雨量適合他們放牧牛羊,但若是雨量不足就會造成饑荒,這樣的生活是試煉。上帝在訓練他們的信心,因此他們必須信靠那位掌管雨水的上帝,俾使這個民族和他們的牲畜,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不要為了眼前的不安定、不安全、不夠用而煩惱,那是上帝訓練我們信心的方法。

 

今日禱告(同聲唸禱詞)

我為生活中因遵行真理而與世俗有別、不被人接受之處,在神面前獻上感恩。感謝主保守我可以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從世俗中被分別出來。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文章授權/天聲傳播)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