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周正道與團隊一起經營兒童程式教育,不但有實體課,疫情期間也開辦線上課程。經過長期經營,團隊的孩子甚至取得全國前三好成績。圖右排二站立者為兒童程式課程科技顧問:科技公司前研發總監李維中先生;李維中認同團隊推動兒童程式教育的負擔,因而無償投入訓練團隊老師。(圖/周正道 提供)

在台北市的一間教會裡,一位法律顧問正在教導一群孩子編寫程式碼玩寶可夢卡牌

 

這位老師是周正道,一個為了福音佈道而不斷跨界的法律人

 

從法律專業到兒童教育,周正道的生命見證,展現一名基督徒為了回應「神的呼召」──將福音帶入社區和下一代的心中。

 

基督徒可以可以不斷跨界、靠著神擴張境界!

聽從呼召 進入行政區傳福音

十年前,本職是公司法務、法律顧問的周正道,回應教會的呼召,為了傳福音緣故,進入社區,以經營「行政區」的心志,走出教會四牆之外

 

「牧師鼓勵我們進到行政區、鄰里社區傳福音!」周正道回憶道,「但那時候不知道怎麼傳福音。」對其而言,在社區、行政區沒有人脈,也不知道如何開始,只能一個個拜訪、開拓。

 

起初,周正道和教會其他成員,嘗試透過教授手機課程來接觸社區長者。手機課打中長者「想學會用LINE和孫子聊天」之需要,一時間在社區中不斷開課。許多長輩互相介紹,一同參與課程。

 

然而,很快發現此種方式對傳福音來說並不容易。長輩有很豐富的社會歷練,許多人其實也都聽聞過福音,也因此,長輩們「對於福音,相對不容易敞開。」周正道說。

 

經過一段時間禱告和尋求後,團隊得到神的啟示,找到新的方向。

 

「牧者就有感動說,『那我們來做兒童才藝課好了。』」而這個決定,與當時正在推行的「108課綱」教育改革不謀而合,許多家長因此開始對孩子的教育有新的擔憂和需求。

 

「而且,得著一個孩子,就得著孩子背後一個家族!」周正道與團隊因為傳福音的負擔,開始投入「108課綱」與「兒童教育」的研究。

 

從零開始 成為程式教育專家

2019年,「108課綱」(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那時,團隊們看到家長們的需要,期待培養孩子各樣素養,因而心生感動與負擔,要進入「兒童程式教育」的領域。

 

周正道雖不是程式設計師,但決心回應此呼召。

 

「重點來了,我不是學程式的,可是卻要教程式課,因為那時候上帝給我們的感動就是程式教育。」他坦言。

 

為實現這目標,他開始自學程式設計透過各種管道收集教材,甚至與科技公司合作而獲得寶貴資源。

 

「幸而透過一些資源,接洽到上市的科技公司,」他說,「當時他們(科技公司)已經開發了完整的兒童程式課程,只是主力以做偏鄉教育為主,一些工程師就進到偏鄉裡做程式教育,因反而覺得台北市區資源太豐富,孩子們不需要。」

 

然而,周正道並無因此退縮。他堅持自身信念,開始籌備課程。

 

令人驚訝的是,第一次招生,就吸引了40名學生,遠超出預期

 

僅能容納20人的場地,來了40個小孩,我們也嚇一跳。沒想到說,哇,這個主題就有這麼多人需要。」周正道回憶道。

  • news-details
  • 因應108課綱,爸媽們對於培養兒童有關「程式」與「科技」的素養非常有需要。程式教育相關課程幾乎場場爆滿。(圖/周正道 提供)
  • news-details
  • 兒童程式教育需要大量電腦,幸而有電腦公司願捐助免費福利電腦,讓有困難的小朋友使用。見證到,為了福音緣故,上帝會親自開路,排除所有困難。(圖/周正道 提供)

品格教育 成為課程核心

隨著課程的深入,周正道漸意識到,技能培養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品格的塑造

 

「在程式教育的課程中,我看到孩子會吵架、會有不好的情緒,我被神開啟,看見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好的品格,是全人的教育,而不只是學到技能。」

 

在此之前,周正道是為「傳福音」進入社區、經營兒童程式教育課程,但,其心中對這個課程的期待,其實是為了得著家長們。

 

我是為了牧養家長們(成人)而進入社區,但神讓我看見,我也需要成為『兒童』的牧者,牧養他們,帶領他們建立好的品格!

 

此領受使他重新定位課程目標,便開始將品格教育融入到每堂課,不僅教導孩子們如何編程,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如何成為有品德的人

 

傳福音也不只在課程前後的禱告,在教學的每一分鐘都要活出福音的榮耀,成為孩子的榜樣。」周正道強調。

 

神也進一步擴張其格局,啟示他,傳福音不是一個「流程」,而是「我在課程裡的每一分鐘,都要活出耶穌基督的榮光!」周正道表達自己身為「老師」的負擔:「成為福音的器皿,不斷讓耶穌彰顯!」

 

他進一步解釋,「我們不僅在課前課後禱告,更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福音。每一個指令、每一次互動,都是向孩子們傳遞神的愛和真理的機會。我們教導孩子們不僅要寫出好的程式,更要培養耐心、團隊合作、誠實等品格。」

 

從恐懼到勇敢 福音使命的突破

儘管周正道一開始就懷著傳福音心志進入教育領域,但真正開口為人禱告、到家長家中拜訪、邀請他們參加教會活動時,仍會感到害怕。

 

「我會擔心,如果我太積極傳福音,家長們會不會就不來了?」他坦言有此憂心。

 

然而,一次意外經歷改變了一切。有位家長的孩子在比賽前生病,周正道鼓起勇氣提出為孩子禱告。

 

我戰戰兢兢地問她(家長),『我可以為你的孩子禱告嗎?』沒想到她立刻同意了,甚至感動得流淚

 

該次經歷讓周正道意識到,很多家長其實渴望信仰的力量,只是沒有機會接觸。從那以後,他開始更加大膽地傳福音,不僅在課堂上,還主動邀請家長參加教會活動。

 

「我們甚至開始拒絕,那些只想『利用』我們團隊,但拒絕接受福音的家長。」周正道說,「我們意識到,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提供優質教育,更是要傳揚福音。如果一個家庭完全拒絕福音,我們寧可放棄這個機會,也要堅持我們的信仰原則。」

  • news-details
  • 周正道以「在教學的每一分鐘都要活出福音的榮耀」之心志來經營課程。(圖/周正道 提供)

拓展視野 進軍兒童流行文化

周正道的跨界之旅並未止步於此。他很快就發現,要真正影響這一代的孩子,僅僅關注學術課程實不夠。「我被神開啟,原來『流行文化』的異象不限於流行音樂,也包括孩子們喜歡的遊戲

 

基於這種認識,周正道決定開設「寶可夢卡牌課程」。這個決定不僅吸引了更多孩子,也為傳福音提供新機會。

 

周正道分享,寶可夢卡牌的國際賽事PTCG,也非常重視「品格」;今年(2024),有位非常被看好會奪冠的選手,因在比賽贏了對手後,作出不雅手勢嘲諷對手,而被判失格、禁賽。對手因此晉級,最後拿到世界冠軍。

 

周正道常用該例子鼓勵孩子們,要擁有好的品格:「你卡牌技術再好,品格不行也沒有用!

 

勝敗是一時的,但品格才是「決勝」(決定誰是得勝者)的關鍵

 

「如果不管孩子,讓孩子去到卡牌店,卡牌店就是想賺錢,會拼命的賣卡牌給孩子,孩子可能會有錯誤的金錢觀(及人生觀),」周正道分享,「教會這裡都是單純喜歡遊戲的人,有好的文化,孩子不會變壞。」

 

成績斐然 影響深遠

周正道的努力很快有了回報。在其帶領下,學生們在程式設計上取得驚人進步,甚至在全國性比賽中脫穎而出。「後來每個過程都能經歷神的保守,結果孩子們拿到全國程式比賽第三名。」

 

此成績證明了課程的品質,也增強家長們的信心。「家長們也很肯定,這裡(教會)不是隨便亂教的,不只強調品格教育,其他課程的水準也很高。」

 

然而,對周正道來說,最大成就並非比賽名次,而是看到孩子們的生命被福音觸摸和改變。孩子生命改變的見證,也常引起連鎖效應,讓家長、甚至爺奶的心受福音敞開。

 

「以前傳福音都是一對一,可是當我們得到一個孩子,等於得到一個家庭,因為爸媽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當一個孩子生命改變、靈性成長,家人們會很直接看到神大能的工作,進而對「福音」產生好奇,從而主動投入、追尋基督信仰。

 

牧養擴展 從個人到全家

隨時間推移,周正道發現自身牧養對象,從最初的孩子們,擴展到整個家庭

 

起初,只是關注孩子的教育和品格培養,但很快意識到,要真正影響一個孩子,需要影響整個家庭環境

 

周正道開始邀請家長參與課程,甚至組織家庭活動。包括,舉辦舉辦親子工作坊,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程式設計、或玩寶可夢卡牌。過程中,自然而然將福音信息融入其中。

 

「全家牧養的方法」取得了美好效果。許多家長開始對信仰產生興趣,有些甚至決志信主。

 

「我們看到整個家庭氛圍都改變了,」周正道興奮說,「父母變得更有耐心,家庭關係更和諧,這就是福音的力量!」

 

反思與展望

回顧這十年跨界之旅,周正道深感神的帶領和恩典。「神也帶領我,牧養領域要不斷的擴張!」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現在成為社區裡受人尊敬的教育者和屬靈導師,周正道與團隊的經歷見證,當一個人願意回應神的呼召時,神會為祂的國開路。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福音的大能不受專業或背景限制,無論是藉著程式教育或卡牌遊戲,有呼召、有異象,神必開路,將福音帶給更多人們

 

展望未來,周正道並不滿足於現有成就,而是繼續尋求神的帶領,思考如何將福音更有效傳播給下一代

 

「感謝神的憐憫!能成為跨界的老師,才能讓福音更無界!」

 

只要我們願意回應神的呼召,勇於跨出舒適區,就能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需要更多的「非典型教師」,用生命和行動活出信仰,為下一代指明方向,為社會注入正向力量。你也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不斷跨界嗎?

  • news-details
  • 孩子們完成程式課程,拿到團隊的課程證書並合影。(圖/周正道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