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你知道摩西也有過「職場倦怠」嗎?「職場倦怠」在國際上已被認證屬一種病症,意味很多職場人士都曾經歷,且許多人困於其中卻不自知。很多人以為「職場倦怠」是工作許久後才會產生,其實「職場倦怠」與年資無關,有些人可能在短期內就會產生。從事職涯輔導的柯怡如姊妹分享,「職場倦怠」是提供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機會,可向摩西取法,憑信心倚靠神的帶領走出瓶頸。
「元宇宙」一夜之間成了熱門話題,「臉書」的母公司把企業名字改為「Meta」, 全力發展「虛擬世界」。事實上,「Meta」是聖經羅馬字的字根,卻被「臉書」捷足先登,再套上「Universe」的字尾成為「Metaverse」,翻譯成「元宇宙」而造成轟動。繼亞當吃蘋果之後,祖克柏先摘了顆小的「臉書」,現在想摘更大的「元宇宙」!
喜悅集團邁入40周年,創辦人兼董事長黃馬琍受訪時分享,「認識神之後,(才知道)原來神早就有預備!」她曾憂鬱症蒙神醫治,在生死關頭中,被神拯救,經歷許多的高山低谷,才發現其中都有神的美意,她感謝能四處分享見證,傳揚讚美偉大全能的神。
2021全球領袖高峰會來臨,台灣場第一階段課程於11/26-12/5開展,因應疫情採線上授課。第一場由生命教會(Life.Church)的創辦人暨主任牧師-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分享,以「擴展領導力」(Expanding your Leadership Capacity)為題
有感於「教會」不只在「教堂內」,更在「教堂外」,渴望看見復興—「福音」和「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能如洋海般充滿台灣這塊地土,今年聖誕季節,三股合成的繩子:教會、政府、媒體(企業),將合一成為更大力量,一起向世人分享愛!期待持續讓眾人看見,聖誕節不只是商人的炒作,或是聖誕老人、聖誕樹、麋鹿而已,最重要的
高雄港都電台連續27年不間斷的舉辦「動員港都的愛」公益活動,在歲末年終之際,透過媒體的力量,串聯社會各界的愛心,一起幫助在地的脆弱家庭!20家企業廠商代表到場,與港都電台一同支持安得烈慈善協會,翻轉兒童和青少年的人生!
站在講台上,向著各大知名企業員工授課,也被稱為「校長」的企業講師張敏敏分享,過去個性理性難以相信神,但神如同導演,用一幕幕的「巧合」,帶領她進入教會。認識神後她更堅定信念,「我不是要把自己塑造成明星,而是要成就學生!」
「我的心,沒有一天不為此夢想而跳動。」七年多前,王亞辰牧師在多哥共和國開始第一所職訓學校。他在文化迥異的地方為一個龐大的夢想努力──讓非洲的教會能自給自足。
「天父對我們的計畫是好的,要相信自己在基督裡的身分已經不一樣了,夢想可以很大!」張蒙恩牧師提醒,我們必須先相信自己是世上的鹽和光,必有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時刻,但前提是,我們是否單純相信神說的話、遵行祂的法則?
惠饌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8C莊園咖啡創辦人蕭蓓霖,透過一杯咖啡的時間,2年內帶領40多位客人信主,丰姿綽約、經常帶著淺淺酒窩的微笑,很難想像其過去事業重挫,曾有一段愁雲慘霧的日子,但當神帶領她走過幽谷回頭望,才恍然發現原來一切都有神的美意,上帝還為其量身打造有「屬神印記」的旗艦店。
大公司有資源、有人脈,那中小型企業(或機構)該如何建立企業文化?除了領導者本身的目標與異象之外,彼此有「共同價值觀」是最大的關鍵。詹文明老師提到,好的環境可培育人才,差的環境會逼走人才,經營者不能只是「行公義」,更要學會「好憐憫」。此篇探討職場中五個用人之道、作對事的七大面向,以及選擇接班人的秘訣。
一間公司或機構的「用人哲學」有多重要?當把正確的人放在適當的位子上,企業經營將會如魚得水;反之,則可能拖垮整個企業!CBMC舉行線上工商講座,邀請詹文明老師分享企業經營心得,並以「社會創新談組織用人之道」為題,列舉企業經營的三個關鍵方向、八種組織文化的類型、經營者的四項特質,以及糟糕的領導者的四項特質,逐步剖析「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的職場理念。
和潤企業連續兩年「豐Food愛」!全台已累積1,600個家庭受惠,並有250位工作夥伴參與,讓許多家庭成長無礙,今年更捐款60萬元,並特別號召員工「一人一卡片,鼓勵不停歇」,藉由文字與繪圖方式,讓公司員工了解到「我們的小小日常,可讓孩子幸福如常」。
疫情影響之下,失親兒如何安心上學?多年來各縣市失親兒的個案數字,仍持續增加中。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由「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贊助,9年來已幫助15,800位學童,用愛扶助每個失親家庭,呼籲同來加入關懷行列。
人稱「東元阿嬤」的林明穱,前天(10/5)晚上回天家,享嵩壽103歲。為大眾所知的她,是「東元電機創辦人」,更是一生愛主,默默為神國度奉獻。晚年,林明穱特別心繫「聾人宣教」使命,創辦「恩典以法大教會」,立志將福音擺在第一順位。將近100歲、已然老邁的她說,只要是為主呼召,永遠不嫌晚,「上帝的呼召,我
有太多人用各種方式否定我,有時候頻繁到讓我忍不住懷疑生命本身就是「不行」。別讓「不行」成為你的結論,別讓「不行」成為終止的理由;反而要將「不行」當成一條改道而行的警示牌...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