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花輪・牧思

【花輪・牧思專欄】那些沒說出來的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前幾天,一位畢業多年正在工作的學生來訪,他新換了一個工作,卻似乎處處有「地雷」,所以想聽聽我的意見。   這或許是職場的日常吧。他是一個有高學歷的新進的人員,沒背景、沒包袱,而被指派的業務,恰恰好在取代一位非常資深者的工作。主管對他有很高的期待,但他其實手足無措,想向原負責的同仁請教怕被白眼,而偏偏同事又對他這位「菜鳥」坐壁上觀。   我也聽他絮絮叨叨地講著,原先負責業務的同事是多麼不易與人溝通共事,如今他接手相關的事與人,又面臨了許多前任所留下的傳統及困難。有些來自小道傳聞、有些是同事的抱怨、有些則是他到職之後的經驗。   我幾乎可以想像,這位轉調其他業務後的同事,在同一間辦公室裡給他帶來了多大的壓力;也可以體會前任者個性格,的確讓他在工作上產生了不易與人合作的印象。而被一個年輕小伙子硬生生地取代了多年的工作,他也一定是百感交集與五味雜陳呀!   我想到在《聖經》中也有過這樣令人揪心的情結,當人類歷史上教會初建立的那幾年,理當是大家滿腔熱血、同舟共濟的時刻,但有一些人卻發出了不平之鳴,抗議許多在生活中的不公平,覺得自己被忽略,甚至歧視了!   當然,「顧全大局」從來就不是上帝作事的原則,「犧牲小我」的群體主義也不在基督教的思維脈絡中。於是,聖經中記載,透過這些人的需要,剛剛建立的教會開始發現組織的缺失、調整自己的腳步,在看似充滿憤怒的抗議中,窺見了所沒有被明說的需求。   我鼓勵這位剛入職的畢業生,雖然年輕又有無形的壓力,但不妨留意看看在諸多困難中,有什麼是對方源於善意但弄巧成拙的結果?留心聽聽有什麼在七嘴八舌中沒有被說出來的需要?如果天父不輕忽每一個人,那我期待他也別被工作的績效遮蔽了雙眼。   新的一週,願你在問題中看見需要。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當成為完全的,就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今天,是一個微涼的早晨,過了中秋,深秋已翩然降臨。   節氣的時序循環不止,春夏秋冬的往返絕不錯亂,似乎也在無形之中告訴我們,人之於天地自然如同一粟,若能有所為需要感恩,有所不為則需要謙卑與智慧。   但似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自然的故事。千萬年來,我們運用天賦異秉萬物之靈的長處,不止如《聖經.創世記》所說受託管理世界,更一步步地開始主宰、改變、重塑世界。四百年前的啟蒙運動,觸發了人類心智的亮光;兩百年前的工業革命,則點燃了物質與科學的火炬。從此,理性與科學指引了人們的心思,也建構了對世界的想像。   「所有今日的奧祕,有朝一日終會被揭開」,這是我們身為人最偉大的夢想及豪語。   所以,在自己周身的小世界裡,我們建立秩序、規則、法律,試圖將人類社會結構化成為可被理解與控制的行為;面對遙遠深邃或抽象艱澀的外太空或微生物,我們則透過化約、歸納與系統,不斷精研科學以及一切能夠拆解世界的技術,大致黑洞小至奈米,好像沒什麼可以脫離我們小腦袋的操縱。   人們一度認為最極致的幸福莫過於此,唯物的世界觀加上均平的社會制度,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後,終將帶給世界真正的自由。當然,有另一些人雖持不同觀點,但一樣瘋狂地追求著人人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並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發展另一種真正的自由。   (我無意在週一早上講些生硬無聊的知識,要怪就怪川普或病毒吧!)   因為當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竟罹患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時,讓我不得不讚嘆,自然界有一種公平,不是我們的分配系統所能控制;也不得不再思,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身為人在造物主面前的謙遜與蒙愛,恐怕是最原始與質樸的核心。   「要愛你們的敵人,為那些逼迫你們的人禱告,好讓你們成為天父的兒女。因為祂使太陽升起,照耀惡人,也照耀好人;祂降雨水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當成為完全的,就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   新的一週,天平在上主的手中,而願我們對人的愛,真實無偽。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人生不是遊戲,乃是認識天父專心地跟隨祂

【新的一週、心的聲音】~假裝   最近看到幾個小朋友在玩扮家家酒,有一個顯然是發號司令者,煞有介事地分配每個人不同的任務,有爸爸、媽媽、弟弟、妹妹、老師、鄰居、......,而且每分派出一個角色並賦予任務時,都會說:「你就假裝......」   多麼熟悉呀!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如此,在扮家家酒的遊戲中,演過各種角色,那時沒有太多性別、職能、勞逸的概念,什麼角色都可以接,而且派令上也一定有「你就假裝是......」的提醒。   但是我太早熟嗎?還沒上小學的某一天,在奶奶家的後院裡,我玩到一半我忽然驚覺這一切其實都是「假裝」的!   我記得當時突然覺得自己很好笑,假裝來假裝去是在興奮什麼?於是我呆在一旁不知所措。然後就開始搗亂,對著演媽媽的姊姊說「你又不是真的」,對著演爸爸的哥哥說「你只是假裝的」,把石頭上一堆「假裝」是佳餚的樹葉弄翻,把那些「假裝」是道具的樹枝、泥巴丟掉,又開始違反那些在遊戲中「假裝」的規矩,亂講那些原已套好招的台詞。   難道那天是我「登大人」的日子?後來我真的再也沒有玩過扮家家酒了!   雖然不再玩小孩子的扮家家酒,卻在不知不覺中間,玩起了大人的扮家家酒。學起了很多「假裝怎樣......」就會「被認為是怎樣......」的規矩。假裝只會讀書這件事,就會被當成乖寶寶;假裝努力認真,就會被人信賴;假裝舉止斯文,就會得到稱讚;假裝跟大家一樣,就會走向成功。這種社會遊戲彷彿有一個想像中的樣子,而大家必須起而效尤,然後人生就會玩得井然有序,而且跟真的一樣。   但故事真的是這樣嗎?《聖經》中有個很會扮家家酒的年輕人,謙恭有禮、謹言慎行、沒有負評,並且還非常上進地想要成為更好的人。有一天,他請教耶穌自己還缺少了什麼?耶穌對這個愛玩扮家家酒的人說:「去賣掉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你的財寶就會在天上,然後你專心跟從我!」   新的一週,願你不要假裝成為一個好人,而是明白人生不是遊戲,乃是認識天父,並且專心地跟隨祂。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仰望上主的人,必重新得力

 紙包得住火?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最近吃了一頓火鍋,鍋身輕盈,鍋內的翠玉白菜與油花肥牛,再配著玲瓏有致的鍋體曲線,完全沒有傳統火鍋的那種炙熱感!   這不是什麼景德鎮的青花古瓷,或者法國STAUB鑄鐵鍋,從頭到尾,它就是一個在火上燒的大紙碗!厚度不到0.1公分的潔白純淨,盛著一切該有的色香味,沈甸甸地在火焰上滾得冒泡。   這名為紙火鍋的料理,完全展現了人們對美食的期待:看起來油香豐厚,吃起來健康輕盈。   我在驚訝廚師的創意之餘,搜尋了一下歷史,發現這用紙作為容器的火鍋,是在1940年代,日本人為了雪雁火鍋料理而發明的,紙鍋完全吸附了雪雁在烹煮時多餘的油脂,所以既保存了食材鮮美,又留下了清爽湯頭。   紙怎能包得住火呢?原來是鍋內的水份會不斷吸收火的熱量而沸騰,因此讓紙的溫度始終無法上升到燃點。不禁覺得以前國中時,老師怎麼不設計這種美味又實用的物理實驗?   隨著紙火鍋裡的食物漸少、湯頭漸稀,彷彿一切都算好了似地,那已近乾涸的火鍋,被最後一點的火焰吞噬,於是連鍋帶料灰飛湮滅。   吃鍋如此,生活亦然。   可見的外在火焰之所以能淬鍊出色香味,因為內在有不可見的水分子分擔了過多的炙熱;如果生活中只有無盡的挑戰與重擔,卻尋不見內在生命中與你同擔負重的力量,那人生終有一天只會被吞噬殆盡。   若你是天父的兒女,別忘了《聖經》中說:「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上的更大。」若你是仍在生命的熊熊火焰中,尋找生存之道的過客,那我更想告訴你:「永在的神、天地的創造主,既不疲乏也不困倦。而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那些仰望上主的人,必重新得力。」   新的一週,願你色香味俱全,精采而平安。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秋天裡的祈禱

不論你在台灣的何處,這兩天夜晚,應該都明顯地感受到了涼意吧!昨天我走在徐徐微風的秋夜,心中也飄溢出了不少,彷彿積澱許久的思緒。   我想著一位重病的親戚,他正靜靜地面對雖是壯年卻已尾聲的歲月;快要開學了,我想到暑假前剛畢業的與畢業多年未見的學生;我看著上半年被疫情打亂的行事曆,不知今年的最後三個月,會發生什麼無法預期的變化;我惦記著上週才失去孩子的一對父母,心中在為要寫給他們一封信打著草稿;我也盤點著手邊的工作,無論是在計畫中、變化中、進行中、受阻中、躊躇中、......,我能做得很多,但能力有限的更多。   尤其當我凝視自己的內心,那些無以名狀也不知如何啟齒的思緒及念頭,好不熱鬧!   昨夜我在秋風中遛狗,看牠依舊不知所以地忙著東聞西嗅,但彷彿正忠於自己心中藍圖似地,前進或徘徊著,我想起詩人萊弗朵芙(Denise Levertov)曾有個關於狗的行為隱喻:「隨意而行中見專注」。我的狗若能說話,恐怕也無法回答我或牠自己究竟是在找什麼,但我知道牠絕非漫無目的隨意而行,而是具有一種本能,使得狗忠於自己:牠就是一條狗!而這種專注,本身就有神聖性。   那麼,人該專注於什麼呢?   專注於盼望吧!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不是盼望那些看得見的,而是盼望那看不見的,並且耐心地等待。《聖經》中說:「聖靈也會扶助我們的軟弱。雖然我們並不知道該禱告什麼、如何禱告,但聖靈卻親自用說不出的嘆息,為我們祈求。」   有一種嘆息,對我們而言是無奈,在天父的耳中卻是最誠實的聲音。   新的一週,秋風起,你的嘆息已成為最真摯的祈禱。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生命的滋潤,需要活水

新的一週、心的聲音~口渴   昨夜,睡到一半我清醒過來。不是因為地震或打雷,也不是初老的尿意,而是極端的口渴。   那種渴,讓無論再強烈的睡意,都無法使我繼續留在床上,而必須立刻下床找水。在黑漆漆的房子裡,摸到水瓶倒進水杯,視線不清之下直到溢出來才停止,然後如同烈日下的沙漠,我咕嚕咕嚕地灌了兩大杯!   當涼水接觸到舌尖、口腔、喉頭,再滑進身體之後的的釋放與和諧感,是難以言喻的滿足。可能因為昨晚食物而造成體內過多的納,被水沖刷之後變得輕盈舒暢,彷彿使我的生命再次重回一種內在看不見的離子平衡。   你有過這樣乾渴的經驗嗎?缺水的身體,會用各種訊號告訴你,它正需要最簡單純淨的水分子。   一氧化二氫(H2O)是那麼單調又平凡,卻是六大營養素當中唯一不是統稱的單一分子(另外五類為醣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也是唯一只要缺乏72小時就會危及生命的營養素。   口渴的人,絕不會想吃松?豬或雪花牛,即便它是那麼美味又高貴;為他們端上羅宋湯或是燒酒雞也絕非明智,雖然它們如此濃郁又芳香。在口渴的時候,只有水,是唯一的解法。   當一個問題只有「唯一解法」時,一定非常重要,因為若找錯了解法,就必死無疑!   《聖經》中有一個故事,是耶穌在井邊向一個打水的人說:「你喝了這水,還會再渴。若有人喝了我賜給他的水,就絕不乾渴,直到永遠。不但如此,我給他的水將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一直湧流到永恆的生命。」   身體的乾渴,需要水;生命的滋潤,需要活水。   新的一週,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別再等了~讓天父帶你飛翔,即便你正在深谷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小時候,最常聽爸媽跟我講的話就是:「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所以我很期待著長大,以為當「那一天」來到,我就會知道所有的事情。殊不知,長大根本不是某一天,而是每一天,長大的我好像知道了什麼,卻又發現有更多不知道的事。例如我們學會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法則之後,又開始好奇那日究竟是「時候未到」?或者其實「永不知道」?   因此,有些人開始顯得豁達,認為橋到船頭自然直;有些人樂觀正向,相信明天會更好;有些人積極進取,讓行事曆中沒有空白;有些人則隨性喪志,任由未知在生命中飄蕩。   誠然,時間常常會證明很多事,有時卻又彷彿石沈大海。在時間中的我們,如何在迷茫未知中仍踏著安定的步伐?在答案浮現時又明白那還不是一切的終局?   我漸漸學會的生命軌跡是「故事永遠不只是這樣」,生命不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更應該期待的是擁有不同於眾山尺度的天空視角,當老鷹有了飛越高山的眼光,就能夠明白哪兒才是牠的家。   對老鷹來說,翱翔不只是某個時間的事件,更是基因中蘊含的能力;而我從小期待的「那日」,其實也是天父已經埋藏在我生命中的。《聖經》中說,一切美好與美善的事物,都是從眾光之源的天父而來,若我們渴望翱翔於生命之美好,除了等待,秘訣更是先與天父相遇。   新的一週,願已經等得不耐煩的你,能讓天父帶你飛翔,即便你正在深谷。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你洗過麵「筋」嗎?從洗麵「筋」看屬靈事物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早餐愛吃麵筋嗎?最近回憶起從前「洗麵筋」的故事。   上個世紀末,我在學校主修的是食品營養學,有一門課常會在課本中看到不同的麵粉種類,呼應了小時候奶奶常說不同的麵粉有不同的用途。但我滿腦子好奇,為什麼要分類「高筋、中筋、低筋」?到底「筋」是什麼東西?跟腳筋、蹄筋、橡皮筋有什麼關係?   有一天,老師說我們來洗麵筋吧!什麼,麵筋不是每天早餐的配菜嗎?怎麼還要洗過才能吃?   原來,洗的不是麵筋,是麵粉,而且是「高筋麵粉」。先把麵粉對水揉勻成麵團,然後像揉湯圓一樣揪起一把麵團放在水龍頭下邊揉邊沖水……我心裡想,麵粉遇水即溶,這麼一直衝下去,豈不是全部都付諸東流?   奇妙的事發生了,隨著白色的麵粉水流出,手中的面團越搓越小,卻並沒有消失,而是越搓越韌,而是最後變成了半透明水母般的球體,在手掌間充滿彈性甚至有點Q脆的觸感,我至今難忘。   原來,握在手中的就是麵「筋」。   澱粉,是氣味與養分的主體;筋,則是提供彈性口感的蛋白質骨架。而洗出來的白麵粉水,晾乾之後就是完全沒有彈性的所謂「澄粉」,據說是廣東軟嫩涼皮腸粉的好材料!   白帥帥、香噴噴的麵粉,遇水即溶,一吹即散,竟有如此紮實的內在!提供了麵製品所需要的韌性與口感,當外在的色香味都流逝,原形一覽無遺,所呈現的韌性令我刻古銘心。這只是個大學時做的小實驗,卻令我體會到《聖經》中有一句話:「你們是屬於天父的,並且已經勝了世界;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狂風巨浪可以淘盡外面所擁有的一切,但屬於天父的生命本質與韌性,卻也越發顯露,而祂並未沉默。   新的一週,早餐吃麵筋時,也別忘了那藏在你裡面的。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