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以諾

【施以諾專欄】酸言,就像黏在鞋底的口香糖,不會真的「傷」到你

在這個世代,網路霸凌或是某些酸言,常讓人不堪其擾。難免有人會用難聽的話消遣你、質疑你,或是藉由消費你來提升他自己的話題性,這種文化常讓某些人氣到發昏。甚至有些人因此陷入憂鬱,或是因而對人生躊躇不前。   這些酸言可以不理它嗎?好像也沒那麼容易!它們的確不會不困擾人。但我喜歡這樣比喻:酸言,就像黏在鞋底的口香糖,也許很討厭!也許會掃興,但是卻不會真的「傷」到你。   您有走在路上踩到口香糖的經驗嗎?感覺真的很不好,也很不便,甚至會引起同行者的訕笑。但想想,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果一個人因為在路上踩到口香糖就氣憤得當眾尖叫,甚至嘔到折返、放棄了原本所預計要前往的重要目的地,那麼您恐怕會覺得:這樣的人,心理素質也太差了!難成大器。然而,我們卻常因為類似的狀況而在人生道路上止步!因為偶爾遭逢某些其實無法真正傷及您的「酸言」而放棄了原本的目的地,想一想,何等不值。   在路上踩到口香糖,很討厭!處理方式也不止一種,您可以私毫不理它,也可以花幾分鐘停在路邊處理一下它,但是,您不該蠢到就此放棄了原本所要前往的目的地。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會是全然完美,當您走在某條路上時,不是每個人都會對您報以甜蜜的祝福,或多或少總會有人要酸你一下、妒你一下、攻訐你一下;不遭人嫉是庸才,如果您根本沒斤兩,別人還懶得這麼作呢!那些酸言無論講得再慷慨,其目的不正是怕您真會越來越好、要您止步嗎?您若真止步了,那不正如了那些惡者的意?   親愛的朋友,您曾因為在人生的路上踩到某些酸言酸語而沮喪的放棄了目的地嗎?快別鬧了!調適一下,繼續大步向前,往您的人生目標邁進。   【上帝的小叮嚀】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 12:19)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別讓你的生涯規劃,隨著愛鼓譟的人起舞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具有能「靜」得下心來的特質。   喬治是一位善良的青年,他的父親生前經營了一間自己的小公司,他跟父親的所學專長雖完全不一樣,但父親卻也以他為榮。他父親過世時,治喪期間,來了不少平時不常見面的長輩與友人,大家除了致哀外,也關心起他父親那間小公司未來的存廢,不少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你當然應該子承父業啊!」「在這個時刻,你父親若知道你肯繼承他的事業,一定可以很安慰的安心闔眼。」   於是,喬治馬上辭去了原本的工作,真的回到家裡繼承他父親生前的小公司,但他根本不是做這一行的料,過去對從事這一行也沒有特別的使命感,只是父親過世期間眾人的期許言詞太過感人,讓他做出了生涯上的重大決定!過了一陣子,心情平靜了,他發現自己所愛的工作跟父親生前所愛的工作實在不一樣,是以他做得很辛苦也不快樂。至於前一陣子那些鼓勵他這麼做的人呢?早就散了!那些七嘴八舌的人們本來就只是一群看似有關係但卻不熟的人,給完幾句聽起來激勵、催淚的建議後就走人了,至於喬治因那些人的言論而在職涯規劃上所做出的重大改變,最後,當然是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要去面對。   其實那些給喬治意見的人雖然不瞭解喬治,但初衷仍是好的,這種人並不是「壞人」,但卻常易成為「壞了事的好人」;當然,最後的決定仍是喬治自己做的,喬治自己還是應負最大的責任。   這社會就是有許多人也許沒有惡意,但的確很愛給人意見,除了上述喬治的例子外,生活中許多人也喜歡起鬨說:「快結婚啊!」「快生孩子啊!」「再多生一個啊!」之類的話,但他們絕大多數講完後並不會參與或分擔他們那些人生建議所可能為您帶來的辛勞。   是以我常喜歡與人分享一個觀點--別讓你的職涯規劃,隨著愛鼓譟的人起舞!許多人可能根本不瞭解您的性格與夢想,但卻很愛給人意見,他們不壞,但是話多、愛敲邊鼓,這種人不必去敵視他們,因為他們畢竟沒有惡意,但也不一定要隨著他們的意見起舞,因為他們所給您的意見,恐怕並沒有真的?您深思過多久,只是因為話多,所以就吐出口了。   別讓你的職涯規劃,隨著話多、愛看熱鬧的人起舞!別人可能會出於一時的氛圍而給了您聽似清高的人生建議,但他們可能未必有為您熟慮過,若是凡事隨著愛起鬨的人起舞,他們最後不但不會為他們所給的建議負責,甚至連陪在您身邊都無法做到,是以無論您最後做了甚麼決定,仍然要自己去面對。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能靜得下心來去尋求自己的定位與方向。願我們都能培養出這樣的成熟特質。   【上帝的小叮嚀】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30:21)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學歷是你人生的資產,而不是你人生的框架

我的專任教職雖是在輔大醫學院,但過去這十幾年一直有機會受邀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兼課。台藝大國樂系的教授們都學有專精,更讓我佩服的是,當中有許多堪稱國樂巨擘的前輩們,竟不是念音樂系出身,有的大學是念電機系的,也有是念建築系的。仔細想一想,念電機、建築所訓練出的理工頭腦,難道沒有助於他們更理性的探究音樂,進而讓人成為一個更傑出的音樂家嗎?我想當然可以!那些理工的訓練,對日後走上音樂路的他們而言絕對是種資產。   我總喜歡跟人分享:學歷是你人生的資產,而不是你人生的框架!因為上帝給人的祝福往往超過人的想像。而唸什麼科系就得做什麼事的思維,往往限制了人的發展。事實上,德蕾沙修女沒有念過「醫學院」,但她所幫助過的病人遠超過許多學醫療的人;孫越叔叔沒有念過一天「社工系」,但他所做的社會公益影響力無遠弗界;林書豪唸的不是「體育系」、周杰倫當年沒考上「音樂系」,但他們在該方面的影響力卻贏過許多體育、音樂本科系的畢業生,很多時候,其實重點不在你念了什麼,乃在上帝要你做什麼。   親愛的朋友,要懂得把學歷給當成你人生的「資產」來看待,而不要讓它變成你人生的「框架」!能學以致用當然很好,但跨域整合有時更能激盪出火花;不要太被自己的所學背景給框架住,您的人生會又更多的可能。   【上帝的小叮嚀】  (上帝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9)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忙,是治療多愁善感的良藥?

對於容易多愁善感、鑽牛角尖的人來說,使之忙碌、有事情做,是好事嗎?的確,如果從心理職能治療的角度來看,若要幫助一個容易想太多、在原地打轉的人,多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其從事、讓他有事可以忙,別再聚焦於某些無意義的牛角尖上,的確可能可以重拾存在感,不失為一個良策。是以身為一個精神科職能治療專家,我常喜歡這樣比喻:忙,是治療多愁善感的良藥!   但這帖「藥」也是不能隨便亂吃的!君不見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讓自己很忙,但卻都越忙越憂鬱;錯誤的忙碌方式,不但不會使人卓越、喜樂,反而會使人越來越茫然、盲目。無怪乎華人造字時把「忙」用「心、亡」給組成之;歷史上極具成就的所羅門王也曾寫過一句頗富詩意且感觸良多的話:「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忙,是治療多愁善感的良藥!但這帖藥要怎樣服用才沒有反效果或副作用?不妨參考以下三點。   找到自己的「命定」   上天今天仍留您我的命在這世上,一定各有其道理,哪怕是一個重殘的病人,他在上天眼中都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努力活出那個價值,人就會喜樂。不要隨波逐流去追逐某些東西,如果那些東西不是您真正有使命感與熱情的,就算辛苦追得了,也不會有真正的喜樂。   明白「忙碌,不等於努力」的道理   沒有目標的忙碌,不見得能使人精進,有時反而會讓人變得平庸。一個努力上進的人同時必然也是一個懂得靜下心來設定目標的人。許多人常會說:「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但都只是原地踏步?」其實,我們往往沒認清忙碌並不等於努力,我們可能只是很忙碌而已,但並沒有努力,只是重複的做著同樣的事,以致我們跟那些懂得努力釐清自己特質,並積極設定目標的人們越差越遠。然後我們就越忙越不甘、越忙越多愁。   訂定一些可落實的「短期目標」   許多人皆有宏遠的志向與目標,但人要懂得針對那些遠大的目標來設定一些「短期目標」,並藉由達成那些短期目標來為將來落實那更遠大的目標而奠基。這聽起來似乎很理所當然,但君信否?大部分的人們眼下所正努力的「短期目標」不但與自己人生的長遠目標、人生理想無關,甚至還牴觸了而不自覺!然後最後才埋怨自己為何達不成那些志向。說起來非常可惜。   忙,是治療多愁善感的良藥!人,可以藉由多去忙些意義的事,而不讓時間被憂鬱、牛角尖給佔去了。但如果忙得沒有目標、沒有使命感,那麼「忙碌」這帖「藥」恐怕只會為您我的心靈帶來更多的反作用。   【上帝的小叮嚀】 (保羅說:)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9:26)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可以「賣萌」,但無須「裝笨」

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像畫家斯圖爾特(Gilbert Stuart)曾受邀為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畫人像。但他卻只先完成了人頭的部分,衣著的部份遲遲未完成。而據說當時曾有同業故意挑剔這位畫家:「為什麼只畫得出頭,衣著的部份卻完成不了。」而這位畫家也實在大器,他幽默而有深度的說:「因為華盛頓這個偉人的價值不在衣著上,所以我才先畫頭。」   斯圖爾特的回應說辭非常逗趣、但卻又能顯出他的涵養,若從現代人的形容詞來看,他這種回應方式就叫「賣萌」!其實我們不難想見,斯圖爾特當年要畫這樣一個在當時備受讚譽的政治名人,下筆時不可能沒有壓力,過程中也必然有人批評,但他回應批評的方式顯然很可愛卻又不失高度。如果我們今天要用一種比較「華人傳統美德式的謙虛」來回應類似的批評,我們也許會這樣說:「謝謝批評,在下才疏學淺,但一定盡量把衣著部份也快點畫好。」但這種「裝笨」式的謙虛回應法,真的能為現代人在今天的職場上加分嗎?事實上,習慣性講出種自貶的話的人,說不定自己心中其實因此壓抑到內傷,且還讓更多人從此吃定了您。   我很喜歡《聖經》上的一句名言「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可不是嗎?在社會上面對非善意的消遣或批評時,可以謙卑、但無須自卑,可以「賣萌」、但無須「裝笨」!好好應對,不卑不吭、不失幽默,方能為自己加分。   面對攻詰時,掌握住風趣但不失高度的自嘲原則,別人會覺得您很萌;一味的自貶,反而讓人誤以為您是真的很笨。可以「賣萌」,但無須「裝笨」!這才該是現代人應有的時尚美德。   【上帝的小叮嚀】  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耶31:25)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您是「復愁者聯盟」的成員嗎?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到一個喜劇演員在一個舞台上跟大眾說了個笑話,台下一陣哄堂大笑,接著,他又把同樣的笑話重覆說了一遍,笑的人明顯變少了,緊接著他又說了第三遍,這時幾乎沒有人笑。   緊接著,這位知名的喜劇演員說:「如果我們不會因著同樣一個笑話而一再笑下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同一件事,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難過下去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部很紅的系列電影叫「復仇者聯盟」,我常覺得有時我們時卻很容易成為「復愁者聯盟」的成員!不斷重複的為著同一件事而憂愁著!但這樣的憂愁卻對我們沒什麼幫助。   當然,我們都不是聖人,都會有陷入憂愁的時候,身為一個精神科職能治療學者,我願意跟大家分享以下三個建言:   學習「凡事盡力,結果交給上帝」的心態: 上帝不會以成敗論您的價值,祂看的是您的動機與過程。凡事盡力,結果交給上帝,即便結果不如預期的順利,說不定眼前的不順利,反而會帶來之後更大的豐盛。   避免做重大決定: 當人陷入憂鬱時,有時也會失去理性與盼望,這時避免作出重大決定,以免未來的自己後悔。一個人在低潮、激動時所作出的衝動決定,往往會對未來的人生造成惡性循環。   避免高消費(消耗)的活動: 很多的「活動」都可以改善身心狀況,但憂鬱時盡量避免獨自一人去從事高消費、高消耗健康的活動,包括獨自一人去瘋狂購物、狂吃東西等,這些活動也許一時之間有發洩的效果,但等到您事過境遷、回過神後,事後的帳單或是增加的體重,又會再變成您新的鬱悶因子。憂鬱時,先離信用卡跟冰箱之類的遠一點吧!   您是「復愁者聯盟」的成員嗎?您常一再週而「復」始陷入憂「愁」的情緒嗎?我們很難避免憂愁,但我們可以選擇僅記上述三個叮嚀,至少可以避免一再「復愁」,將憂愁的傷害降到最低。  (本文作者施以諾博士為精神科職能治療師,現任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系主任)   【上帝的小叮嚀】  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耶31:25)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別拿自己的現實人生,去和別人的精彩片段做比較

有位年輕媽媽正從廚房裡出來、坐在沙發上準備休息一下,打開手機看到社群軟體上有個自己的高中同學,正高調貼出她先生送給她的花,忽然覺得一陣沮喪,怎麼自己今天正辛苦的做飯,但同年齡的她卻正在接受獻花呢?   也曾有位上班族正在上班空檔休息時,不經意的瞥見一則關於自己職場上一位同儕被媒體給專訪的報導,在報導中,他那位友人被記者給以一個既專業又採光大器的角度給拍了張帥照,他不禁想到自己剛才在會議室裡狼狽報告的樣子,覺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太不爭氣了。   親愛的朋友,上述兩個例子中的感慨情緒,會否也常發生在您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許多鬱悶的情緒來自於比較失當!很多人常喜歡拿自己的「現實人生」,去和別人的「精彩片段」做比較,以致陷入不必要的自卑或憂鬱。當我們看到別人在曬恩愛、或在賣弄某些一時成就的瞬間時,我們會拿他們那瞬間的美好或高峰,去比對自己每天常見的日常,甚至是比對自己每天最辛勞的時刻;事實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您怎知那些人在突顯他們某些令人稱羨的瞬間時,他們其他的時間有過得比您更幸福、更得意?別拿自己的現實人生,去和別人的精彩片段做比較!這種比較根本不客觀,且只會讓自己陷入無意義的鬱悶當中。   上帝賜給每個人有不同的精彩,也給每個人不同的功課與人生歷程。即便一個人會有某些瞬間特別令旁人羨慕,但我們要想通:人生,就像一部持續播放的寫實紀錄片,沒有人的人生是可以只「定格」在某些精彩的瞬間的,每個人的生活有各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現實面要去面對。別拿自己的現實人生,去和別人的精彩片段做比較!這,是自找憂鬱。不是嗎?    【上帝的小叮嚀】  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4:9)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