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牧養

【陳思國專欄】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開拓教會,為什麼不繼續巡迴講道就好,這樣不是更輕鬆、簡單嗎?   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問各位為什麼要結婚有孩子呢?沒有孩子的人生不是更輕省嗎?省下很多的辛苦、時間、金錢、心力啊!   確實如此,但同時也會無法經歷許多辛苦後看見生命成長的喜樂。   我想有人生歷練的人都知道,進入婚姻是一個當我們成長、成熟後,我們會很自然做出的決定之一(別誤會,我認為真的想清楚後選擇保持單身也是個同樣成熟的決定!婚姻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回到教會這一塊,我們傳福音給別人,或邀請別人進到教會,然後就期待有別的更成熟的人來牧養他,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健康也不成熟的。   一個基督徒就是在願意牧養別人的過程中,邁向更大的成熟的。你可以不會,但你不能一直不會。   別的人可以一起合力的跟你牧養他,在牧養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但別忘了,你在你所引進門的人的生命中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你是他的引路人,同時也是牧羊人之一。   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我們的責任自然的也會增多。這就是聖經中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的真理原則(林後8:12)。   如果你過往在與權柄人物的相處中受傷,因而對自己能夠去牧養人感到排斥與抗拒,我也覺得很難過,然而我也相信這部分的傷害經年累月一定可以慢慢的得醫治。我們切勿因噎廢食,而忽略了建造教會的根基—牧養。   能夠生養別人成為基督徒的基督徒,不只傳福音還能夠牧養,才是在屬靈上成熟的標記,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使命,能夠如此行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一點我非常確定。   正如你要怎麼知道一個女孩在「生理上」邁向成熟了?她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並且開始有孕育下一代的能力。   一個邁向成熟的基督徒必然的會敞開心、願意學習牧養,因為這就是天父的心意。   縱使神國翻轉教會只是個開拓四個月的教會,但我會不斷地、不斷地引導、鼓勵、成全每一個願意的人往牧養者的方向邁進。   這樣,我對呼召我建立教會的上帝,才不會有所虧欠。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到底何謂成熟?

如果某人突然間給了你一個跟平常的他不一樣的反應(特別是負面的),請你不要覺得奇怪或受傷。因為那可能只是他內心過往不同年齡層所累積的其中一個反應的爆發而已。也就說你可能在面對一個30歲的大人,但是他給你的反應可能是他過往小學時沒有被接納的負面反應。   人是這樣的: 0-12歲的嬰兒孩童階段,都是心靈深處的形成階段,特別是安全感與被接納感。 13-18歲是身體、情緒、邏輯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多的拆解與重組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所以這階段與上一代的衝突會變多,因為孩子們也正在適應他們自己的巨大改變。你不懂他們在想什麼很正常,因為他們往往也搞不懂自己在想什麼。 19歲之後大腦各部分發育越來越完整後就差不多慢慢定型了。   我也很清楚的注意到,比如說當我在跟一個30歲的成人溝通時,特別是當話題越來越深入,他給我的反應自然的就會越來越複雜。我可能一下子在跟30歲的他說話,可能會跳到18歲,然後再跳到8歲。但是我跳太快的話,可能會觸動對方的敏感神經而選擇封閉心房 ,所以關係的建造必然的要循序漸進。   求主給我們充足的愛心、信心以及耐心,能夠在牧養的過程中,陪伴不管幾歲的人,一起來彌補他過往不同年紀時的空缺,引導他成為更完整的自己,認識更榮耀的他。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我們的童年。我們只能選擇勇敢的面對他,治癒他,那個我們心裡的小男孩、小女孩。   知名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說了句我非常喜歡的話,他說:「幸福的人一輩子被童年治癒,不幸福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所以,對我來說,何謂成熟?   你永遠無法刻意裝成熟,因為生命的完整性是裝不了的...成熟也不是撇棄或忽略自己的童年。 成熟是你能夠用最恰當的方式,來完整的表現出自己的童年。   越成熟的人就越能夠完整的表現出自己的童年。   怪不得耶穌教導我們要「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否則斷不得進天國,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8:3、19:14)   你成熟了嗎?一起活出我們的童年吧!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尋找愛

亙古至今,有許多的歌曲和故事都在歌頌人類對真愛的渴望,然而這種情況在現今的文化裡,已被放大到一種駭人的程度......   在我早期的牧養服事裡,認識了一位名叫莎麗的女子,她的不幸就是她的美麗。早在孩童時期,她已明白自己吸引人的美麗外貌,非常具有利用價值。剛開始,她只是利用美貌操縱人,但是卻沒料到自己最後反被操控——除非有男人愛上她,否則她就會覺得自己軟弱無力,覺得自己像個隱形人,她也無法忍受孤單,結果,她淪落到甘願和有虐待行為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她要忍受那樣的對待?因為她變成想從男人身上得到只有神才能給的極度肯定,最後,她成了愛的奴隸。今天,我們有時候會聽見人家說:「我的老闆是個奴役主」,但是那只不過是一種隨口而出的比喻,有些老闆確實會讓你覺得工作起來很困難,但是真正的奴役主是完全沒有底限的!他們會對你任意妄為、揍你、強暴你,甚至殺了你。相同的,當一件美好的事物,對你的要求已經開始超越適當的界線時,它就成了一個假神。把工作變成偶像的意思是:不停地工作,直到你賠上健康,或是為了升遷而不惜冒然違法;把愛情變成偶像所指的可能是:你允許你的情人剝削你、虐待你、甚至讓自己盲目到無法看見關係中的病態。對偶像的依附之情會讓你不遵守所有的承諾、為所有不明智的行為找出理由,或是出賣對其他事物的忠誠,只求能夠抓住它。它可能會驅使你違反所有良好並且適當的界線,從開始崇拜偶像那一刻起,你就成了奴隸。   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足以說明如何從愛的追求變成一種奴役。創世記第二十九章中的雅各和利亞就是最佳寫照,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亙古以前,但是,在現今這個時代來閱讀,卻是再恰當不過了。自古以來,把浪漫情愛和婚姻變成假神一類的事,不斷地發生,而我們現今所處的文化更容易叫人把情愛當做神,以致內心被它襲捲,讓我們把所有的快樂和盼望都寄情於它。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