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近期地震、天災、人禍不斷,加上全球疫情肆虐,種種跡象,得見「末後的世代」來到、離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然反觀這世界,還有「20多億未得之民,卻僅有1%(福音)資源!」針對未來宣教,眾牧者疾呼:「不做宣教士,就做宣教事!」盼望眾基督徒,手牽手、心連心回應大使命。
提到緬甸,你會想到什麼?描寫國共戰爭撤退孤軍的小說、電影《異域》?與泰國、寮國接壤,毒品買賣猖獗的罪惡淵藪金三角?還是1991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緬甸,位於中南半島,長年飽受內戰所苦的國家,在緬北卻有一群愛靈魂的傳道同工,於當地傳福音、進行扶貧計畫,幫助窮困的緬北居民能夠自力更生。
緬甸OIKOS社會關懷基金會連結緬甸眾華人教會,建立製氧工廠,在醫療崩盤、氧氣筒供不應求的時刻,盼能為緬甸新冠肺炎確診者帶來一線生機。「願緬甸在上掌權者及眾百姓之間的對峙,能被神的應許充滿,全緬官兵百姓都被神的聖靈開啟心靈及理性的眼目,能找到真正的和平之路!」央正義牧師深深祈禱。
臺灣播種國際事工執行長莊信德牧師分享,中年轉職、經歷職場重大轉換的「摩西」,從埃及王子,到異地的牧羊人,最後回應使命,在曠野40年做領袖。他的生命有什麼應許?又是什麼因素,才完成重大的「職場轉換」?
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升溫,8月以來,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將近2萬人。截至8月22日為止,馬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境內有155萬5,093人確診,1萬4,168人染疫死亡,馬國衛生部預估,當地疫情將在9月中達到高峰。一位馬國ICU醫生向媒體透漏,馬來西亞單劑疫苗覆蓋率破五成,但仍不敵Delta變異株的攻擊,全國的醫療體系量能瀕臨崩潰。而疫情衝擊著民生經濟,馬來西亞民間甚至發起了掛白旗的運動。
國際知名畫家—陳錦芳博士,有「梵谷的傳人」及「台灣的羅曼羅蘭」之稱,被譽為「後現代文化先驅」及「當今世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國外,有人捧著逾百萬邀請他們至國際畫展演講,這次在台灣,主辦方沒花一分錢,陳錦芳伉儷說,「我們在台灣,不計較任何(錢),」他們自掏腰包,投入10多萬裝潢,將這位「聯合國文化大使」的許多世界級和基督信仰畫作,搬進位於桃園的「中華差傳」內。
「有人把信仰跟生活切割,屬靈的生活只在教會裡。週一到六是自己的生活...但我們是基督的使者!」陳世欽牧師表示,要把信仰與生活結合,並進一步提出4個實際的反思和行動,期待更多神兒女活出上帝的心意!
跨文化宣教最終目的「讓萬族萬民來敬拜祂」。而神給的大使命就是「使萬民作祂的門徒」,而在教會裡面,要如何來推動跨文化宣教呢?這八個面向需先留意。
「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好,我們來到這裡為大家禱告…」信望愛基金會「苗栗福音隊」開著福音車,在苗栗各區廣播禱告。一路上有人揮手,快篩站醫生豎起大拇指比讚,護理人員也拿起手機攝影。宋子昌弟兄說:「我們像是一個移動祭壇,到各地打開屬靈天空,也盼望人心向耶穌打開!」
今(3月31日)「高雄牧者合一禱告會」與「宣教聯誼禱告會」於高雄85大樓創啟教會中,舉辦聯合聚會;多個宣教機構輪流上台分享信息,其中緬甸籍張青青傳道,帶來所知國內的沉重資訊,也呼籲大家繼續代禱。
跨文化宣教真的不容易!如何有創意、有計畫地傳福音?此次世界華福中心所舉辦的跨文化宣教講座由黃志靖長老(臺灣創集團共同創辦人)及董家驊牧師(臺灣石牌信友堂牧師)攜手主持。講座內容提及:若把人生比喻為一場「遊戲」,你我都是「玩家」,我們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如何有智慧地與穆斯林傳福音?這些都需要神的智慧!
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中華差傳)管理部主任、大台北同工聯禱會核心同工魏玉貞牧師,32歲時(當時還沒信主)隨著夫婿移民巴西,生意做得還不錯。但2005年開始,她經歷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讓她完全放下屬世的一切跟隨主。
宣教是神的心意,除了身體力行、走入當地傳福音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做嗎?其實坐在辦公室的你,也可以作為「代禱小農」為宣教盡一份心力!
「天韻合唱團」自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7日,展開為期二週的美國東部巡迴佈道之旅。
「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使命」陳世欽牧師強調,信仰、生活與使命不可切割,門徒必須檢視自己是否在教會中戴了面具,或即使參加短宣隊到遙遠的地區宣教,卻忽視了生活周遭的跨文化族群?
魯瑪夫‧達瑪畢瑪博士,曾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原住民族訪問研究學者,專門從事台灣原住民調查,也於大陸北京清華大學做世界文化遺產研究,熟悉中、緬、印度及尼泊爾邊境等少數民族文化。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