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每到新年,不少人會列下新目標,例如:健康飲食、儲蓄計畫、增強體能等,而根據美國研究顯示,45%經常下定決心的人們中,僅8%真正實踐目標。當如何實踐目標,讓新一年充滿成就感,更承載屬靈意義?提供10項創意嗜好和3個實踐目標方法,幫助你在2025年擁抱豐盛人生。
10月31日為「世界勤儉日」(World Thrift Day,又稱世界儲蓄日/The World Savings Day),為聯合國於2006年所確立的國際紀念日,旨在勉勵人們「勤儉、節約、儲蓄」,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進而促進人類社會永續發展。你知道神如何看待「儲蓄」嗎?聖經中關於「儲蓄
箴言6:6-8,所羅門王提到一個微不足道的生物:螞蟻,牠們無元帥、官長,會在夏天儲存食物,為冬天做準備;牠們體型迷你,卻能舉起自身體重20-50倍的物體;牠們是地球上常見的小昆蟲之一,但極有智慧。從螞蟻未雨綢繆與勤奮精神,可提供3個關於理財的管理與智慧。
比如一百元的理財金,可提供10個10元硬幣,並準備四個存錢的容器,分別標註...
「談錢傷感情。」這是華人社會常見的一句話。許多人都明白「談情容易、談錢難」,對此道理彼此心照不宣,誰也不願戳破。更何況是,要跟自己的孩子談到「金錢」的話題呢?恐怕,孩子將父母的供應視為理所當然,把父母當成「人肉提款機」呢!?這對被銀行正式「宣判破產」的夫妻,從負債累累到經歷神豐盛的賜福,並教出三個聰
近期台灣熱門話題,莫過於普發六千元,日前有名網友透過Dcard發文,以「政府普發6000怎麼用最划算?」為題,隨即引起網友熱議,並分享自己的期待用法。那麼,以基督信仰觀點有何注意事項與建議呢?*普發金6000元之領取資格、發放方式及登記官網詳見內文。
每逢過年,父母們會苦惱,如何處理長輩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孩子對於父母的安排方式,是否心悅誠服?近期政府發放的「五倍券」,在此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中部主任楊明城弟兄,從聖經角度分享「為人父母應給孩子的理財教育」。
「重大事件、突發狀況...急需用錢!」是否這時才意識到錢不夠?即便你過去沒有儲蓄的習慣,你現在可能已經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不過「現在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好。抓住以下兩個秘訣,好叫我們不論是處豐富,或是面對經濟不景氣的環境,都能夠不至缺乏…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如何在財務的管理上成為好管家?如何開始學習這方面的真理呢?首先我們要以螞蟻為師...
這次疫情不只病況嚴重,也因為時間持續很長,以至於很多人無預警的失業、放無薪假,造成個人及家庭經濟困難,付不出貸款、學費,突然失去生活費的來源,也因此讓人看到管理錢財的重要性...
當我們為主付出,憑著愛心奉獻時,總會有一小部分的人單純跑來「揩油」,這時要趕走也不是、要無限付出也不是,該怎麼辦?台大教授張文亮提醒,要用智慧,並憑著真理和愛心設立原則,「你要一邊帶著兵器,一邊帶著鋤頭!成為一個『基督徒』,在這個世代要一個人當作兩個人用。」
人人渴望擁有財產,尤其是一個能讓親人安穩居住的家。但在這物價、房價高漲的時代,購買房地產談何容易?
理財投資的人,最怕的就是遇到賠錢,許多人因為過度擔心,錯失投資良機。早在千年前,約瑟就為我們作最好範例,他在神的帶領下,於遍地飢荒時勇敢投資,買下全國土地,成為當時最大贏家。林剛正傳道說:「當神賜福給我們時,我們也要去回應神,將祝福帶給更多的人,神就會將祝福加倍給你。」
人往往期待能夠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但生活的繁重開銷,似乎又與人生的第一桶金漸行漸遠。不過,段樹仁傳道提出理財三大鑽石法則,幫助我們反思個人的理財原則與習慣。
台灣失業率今年六月為3.96%,整體失業人口逼近50萬大關,面對高漲的失業人口,許多人不免對未來感到擔憂。針對當前職涯規劃,陳志宏牧師建議大家先反問自己三個問題,找出神放在我們生命中的命定與負擔,並以三個訣竅預備自己迎接挑戰!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