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年逾104歲的澳洲生態與植物專家大衛.古道爾博士(Dr David Goodall),於5月10日在瑞士巴塞爾選擇以安樂死方式結束生命。他在生前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我非常後悔活到這把年紀,生活質量惡化就如同一場沒有盡頭的病」。
「這段時間我什麼也沒做,這些全是神做的!我就是行出上帝給我的指示…...」成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9年「全球熱愛生命獎」得主的鄒川雄如此說,在該美事上,再次見證神奇妙、榮耀的工作。
鄒川雄用擁抱向友人「道別」。 (照片提供/嘉義基督教醫院企劃室) 過去鄒川雄的學生,特地前來參與研討會,與老師進行最後一場的學術對話,並聆聽老師的生命故事。 (照片提供/嘉義基督教醫院企劃室) 「我真的很感恩,因為神救了他!」身為癌末病患的妻子,面對丈夫重病,她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有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1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親
目前「性平教育」有很多不適齡的性教育教材與活動,是否涉及鼓勵學生現階段發生性探索、性行為?或是在鼓勵學生只要使用保險套就可以發生性行為?若校園發生16歲以下學生,青少女懷孕或墮胎等問題時,會被認定為「性別平等」的性侵害事件,而誰該為此負責與接受處罰?
以性平課綱中的的主概念「婚姻家庭」來看,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只著重「家庭暴力」、「多元家庭型態」兩個概念,並且內容多數強調「同性婚姻家庭」。整個「性平教材」編輯的方向與動機引發各界質疑。
性平教材與教學內容雖然一定要做好把關,但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學校是否有按照課表、課綱授課,以及聘任「健康教育」合格老師,才能讓孩子有機會學習正確「性的價值觀課程」。
歐美國家多數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參加主日學、青年團契,成人受洗後開始上教堂、聽證道、參加團契。「教會」的功能等同幫政府做「終生品德教育」,因此歐美國家的社會秩序與道德價值觀並無大問題。
姜永安博士。 (照片來源/Christian Today)
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前教授劉忠明。 (照片提供/劉忠明)
東吳大學法學教授董保城。 (攝影/記者張嘉慧)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曾品傑。 (攝影/記者杜胤廣)
24日上午,立法院法制委員會針對「同性婚姻修法」召開公聽會,政大法律系教授姜世明認為,同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