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因我已與上帝許下承諾,我絕對不會離開!」來自德國的瑪莉與丈夫賈芬原在烏克蘭宣教,當戰爭來臨時,他們選擇繼續留在當地;另有從芬蘭來的宣教士,本與眾人一同撤離,卻又選擇再次回到烏克蘭,表示,「神沒逼我進戰場,這是我的選擇!」;還有其他同工,抱著可能將死的決心,英勇跑至前線,救出受困於俄羅斯軍隊裡的百姓
2021年住棚節昨(27)日進入尾聲,而最後一天也是最大之日,世界各地都有猶太人在會堂、戶外或其他聚會地點,舉行盛大儀式。住棚節期間,各地搭起了各式各樣的棚子,但你看過士兵在戰場前線的「戰車上」搭建的棚子嗎?
海地日前(14)遇規模7.2強震,即將來到的熱帶風暴,使已飽受貧窮與政治動盪的海地,殃及超過25萬名兒童,世界展望會呼籲各界捐款響應救援與資助兒童,一同在前線搶救兒童及家庭 ,遠離危機,重建生活與未來!
今年五月中旬,台灣疫情升溫之際,許多人看見醫護的需要,紛紛發起行動力挺。台北靈糧堂社青區長,謝涵羽傳道發起的「資援前線」行動,希望除了禱告以外,能夠提供實際協助。在接洽過程中,有醫護人員聽見祝福行動,而感動落淚。
「其實我沒有那麼勇敢,我也會害怕!」這是來自快篩站前線人員的真實心聲,他們背負著重要使命,篩檢出感染者,以防堵疫情擴散。當時剝皮寮快篩站的篩檢量大約400-500人,剛開始幾乎都忙到半夜,楊君宜主任分享:「那時候信仰帶給我很大的力量!」
5月20日政府宣布3級警戒,暫停所有日間照顧中心和長照據點的服務,以減少長輩群聚感染的風險,但也使得許多長輩,必須面對長期獨自在家、餐食和健康的問題。
自五月中旬,國內本土疫情爆發以來,連日確診數字破百、死亡率節節攀升,多起感染源不明,時常聽見救護車的鳴笛聲呼嘯而過……一個月後的今天,確診人數首度突破百人以下,難道疫情的「陣痛期」過了嗎?本報專訪到一位曾是「機場檢疫師」,目前於「防疫旅館和集中檢疫所」第一線工作的護理師劉珍玫,分享最新近況……
穆斯林外籍看護在我家中禮拜,會有屬靈上的問題嗎?想傳福音給她,但語言不通、難融入怎麼辦?曾經對他們釋出許多善意,卻「真心換絕情」、被傷害?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有智慧地向穆斯林朋友傳福音,將天國帶入印尼朋友生命中!
如何傳福音給家中的穆斯林看護,又不造成反效果?沒有話題怎麼辦?若對方週間想請假去參加開齋節,該允許嗎?讓她們在家中祈禱好嗎?如果他們犯錯,要怎麼處理才不至於破壞關係?如果你也碰到這些問題,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
第一線醫護日以繼夜堅守崗位,為抗疫持續奮戰,醫療量能負荷龐大下,新竹市西區國際扶輪社捐款不落人後,公益募款150萬元為新竹馬偕醫院挹注抗疫基金,更購置防疫採檢亭,盼早日脫離疫情警戒。
「我才知道,當死亡離我很近時,我其實沒有那麼勇敢…」萬芳醫院 Covid-19專責重症病房的護理師-許玲嘉,道出許多第一線醫護人員不敢說出的心聲。她才剛安慰完緊張焦慮的同事,一回頭就壓力大到哭出來,對他們而言,死亡不僅是每天公布的冷冰冰數字,而是真實上演的戰場。
台灣近日公佈之新冠病毒病例數,每天持續超過200人確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25日於臉書發出警訊,反應醫護人員過勞、被感染、資源不足等狀況。在這個非常時期,許多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甚至退休者挺身而出、主動回應徵召;診所醫師也不單顧自己,繼續開業分擔整體醫療需求,並分出時間前往快篩站支援...
面對每日的新冠確診數字,你是否感到沮喪、憂慮?在疫情的低谷中,盼望這首新歌—《盡情地微笑》,帶給你我盼望、愛和力量。因為,我們能彼此扶持、鼓勵,並相信,上帝必陪伴我們走每一步路。
疫情期間,除了在家防疫,還能做什麼呢?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還能舉起手為台灣代禱!福音粉專「恩典護理站」經營者,也是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蔡君怡,在疫情嚴峻時期,於社群軟體Clubhouse發起「We pray禱告房」,每個平日午間,為醫護人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診病患,及因疫情受到影響的人們代禱。
一聲巨響,這部408次太魯閣號列車、連帶49條生命,在這瞬間,嘎然而止。悲傷還在繼續,但愛的故事,從沒停止寫下去…
11日下午,台灣前線差會於內湖行道會舉行「五週年感恩聚會暨張德民弟兄按立傳道典禮」,以「急刻救援—穆民歸主,莊稼已熟」為主軸,分享五年來的心路歷程與未來展望,宣教不能「不急不徐」,穆民需要你我代禱守望!總幹事勉勵:「做主的工,神會預備!」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