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身為全世界第二對、亞洲第一對坐骨連體嬰,張忠仁、張忠義兄弟,他們本身的出生就是一個奇蹟,醫生預估若不開刀分割兩人,可能活不過5歲;手術後,成為亞洲第一對成功分割的連體嬰,醫生又認為可能活不過20歲,但兩人都活了40多年。去(2019)年哥哥張忠仁驟逝,讓弟弟忠義一度非常難過。日前,張忠義受邀至迦南國度服務協會分享神在他生命中的恩典,是他首度在教會機構分享生命見證。
蘇郁修牧師早期曾在音樂人黃國倫的春雨樂團服事,之後籌組〈七舍客勒〉,推出讓人琅琅上口的福音歌曲〈在你身邊〉,如今藉著亞洲禱告殿事工及淡水馬偕禱告室築壇爭戰迎主再來。
為何氣候寒冷的北海道,會出現生長在熱帶氣候的水稻?甚至發展畜牧業,發展成現今出名的北海道牛奶?這地更成為日本福音復興的重要地區之一。這一切影響,全是因一位在日本待了8個月的美國老師……
亞洲人不善表達愛?? 常常會發現很多的爸爸媽媽在面對小孩子時,很容易對他們闡述愛意,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看見爸爸媽媽對他又抱又親,還會一邊告訴他有多愛他多喜歡他。 不過好像隨著年紀越大,有些家庭好像就會越來越少擁抱,可能是孩子也長大,對於肢體接觸的需求,也逐漸降低。也可能是孩子長大,會讓
亞洲人不善表達愛?? 常常會發現很多的爸爸媽媽在面對小孩子時,很容易對他們闡述愛意,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看見爸爸媽媽對他又抱又親,還會一邊告訴他有多愛他多喜歡他。 不過好像隨著年紀越大,有些家庭好像就會越來越少擁抱,可能是孩子也長大,對於肢體接觸的需求,也逐漸降低。也可能是孩子長大,會讓爸爸媽媽生氣的點,也越來越多。所以好像孩子越長越大,擁抱、說親密話語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同樣的,當然孩子對父母擁抱、溫柔的話語也就越來越少,當有爭執時,很容易會直接情緒性的字眼出現。因為在他的資料庫中,已經很少出現溫柔的話語,如「你好棒」、「我好愛你」...等。 一般「傳統」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長輩會想說,你都長大了,當然要好好的「管教」。況且,我都生你、養你,難道你還不知道我愛你嗎? 其實老實說,有陣子不說,是會忘記的,或是說,頭腦知道,跟心裡感受到是有距離的! 當孩子接收到的比較多是,你功課怎麼樣....,你吃飽沒......。你作業寫完沒,你怎麼又這樣?講好幾遍?你難道不可以怎樣嗎? 當太多的話題總是出現在「指示、命令」,孩子感受到的溫度,應該就剩下「把事情做好」,這樣的關係吧! 越長越大,擁抱變少、愛的話語變少,雖之而來的是「指導性」的話語,真的不太容易感受到「愛」。不是因為愛變少了,而是我們越來越少講到愛! 但連我們都希望是被接納、被喜愛的,更何況是孩子呢? 孩子越大越容易會用自己的行為表現來定義自己的價值,當他將行為與你是否愛他歸成因果時,要再找回彼此的心就又更加的困難了! 常常抱抱自己的孩子,告訴他說你有多喜歡他、多愛他吧! 或許孩子大了我們不習慣說愛,但習慣是可以養成的! 用愛的話語來鼓勵孩子的成長過程,讓他對於愛是放心的!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也就比較不容易因為「感受不到愛」,甚至是「感覺同學比較愛他」,而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我們都期待有更美好的關係,而愛是最大的力量! 不只愛,更要說出來,讓對方能更直接的知道。 孩子,我愛你!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對於「榮耀領域」,你的了解有多少呢?就連聖經中被神重用的先知以賽亞,都因神更深層次的榮耀彰顯而被震撼心靈!若你心嚮往渴望認識更多「榮耀領域」,2020年1月27-31日邀集三位國際重量級講員的「亞洲榮耀江河先鋒特會」,就是您不可錯失的機會!
「孫子有時要我協助他們作業,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辦。」印度奶奶潔妮(Jeni)望著孫子作業簿上曲曲扭扭的文字,嘆了一聲。文盲,是潔妮最大的痛,在這個以文字溝通的世界中,因文盲而剝奪了她許多能力;她從來沒對自己的5個孩子讀過故事書、她看不了報紙、境內發生的事只能從別人口中得知、無法找地圖或看懂路標、或被商家佔便宜時…
「那些來服事人的人,就會看見神的榮耀,那些要證明自己多有能力的人,很多時候他們會空手而回。」印尼沙崙玫瑰教會副主任牧師腓力?曼都法牧師(Philip Mantofa)引用撒母耳記上17章,提醒年輕人學習大衛與神的關係,不管在家庭中,或是在職場上,甚至是獨自一人時,都要學著等候神。
9月13-14日台灣回家團隊主辦、台南君王祭司會幕協辦,於台南晨光基督教會舉行的「箭袋之箭-原漢亞洲青年世代同行」特會,200多位來自全省的弟兄姊妹齊聚,渴望世代之間的心能更多轉向彼此。這兩天裡,歡欣跳舞的不再只是年輕人,長輩也「跳進來」;世代間彼此祝福禱告、擁抱、敞開分享「心裡話」,打破藩籬,場面動人。
是什麼驅使教會裡的青年人不再禱告?攔阻了他們與神的對話?禱告不該變成成年人的專利,而是全民運動。9/6到9/12連續七天晚上7點到9點,邀請亞洲所有青年人共同興起禱告的心、復興的火,一同PUSH!直到進入命定!
「教會裡面長輩的思維是『舊皮袋』,青少年的想法才是『新皮袋』?」關於新與舊皮袋你有哪些迷思?什麼才叫做「新」?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廖文華分享,新舊差異與年齡無關,關鍵在於生命。「如果你的生命中沒有任何『彈性』,那麼你的生命就會爆裂開來,恩賜就會灑滿一地。」
還記得,你是幾歲時被神呼召?「我沒好學歷、沒好聲音,也沒好恩賜,就算把生命獻給耶穌,我獻什麼?」曾經好賭成性、菸不離手的富田慎悟牧師,最後成為新宿シャローム(Shalom)教會的牧師,牧養超過500人,並成立日本唯一的24小時禱告中心Shalom House Of Prayer,「不管你的人生背景是
在你的印象中,「急診室」是什麼樣子?2019亞洲青年覺醒特會(8/19~8/21)第三天,邀請到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醫師分享,坐鎮急診室20多年,見證了無數個病得醫治的奇蹟。擁有妙手回春的醫術,他謙卑地說:「我知道我的生命、我的醫術,如果沒有神的幫助,醫生真的什麼都不能做。」
「這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是聖經描述的一位年輕人-猶推古,不是不好的年輕人 只是還沒預備好。」印尼沙崙玫瑰教會副主任牧師腓力?曼都法牧師(Philip Mantofa)分享說到。
8/19~8/21,「2019亞洲青年覺醒特會」於新店行道會美河堂拉開序幕,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牧師分享,「教會的年歲」和「會友的平均年齡」不應是共同成長,興起下一代是關鍵。「每個領袖都要學會專心尋求神,因為神會給你的教會,獨有特別增長年輕人的方法。」
2019年8/19~8/21「亞洲青年覺醒特會」於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舉行,三天特會共有眾教會超過2300名青年參與,渴望帶動台灣青年的新一波復興浪潮。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