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過後,聚會氛圍好像「不一樣」了?大光教會蔡其佑傳道表示:「少數弟兄姊妹的確在實體恢復後,仍選擇在家線上聚會;最近,牧長群組中也在討論:到底需不需要實體聚會?或說:讓大家更方便,有什麼不好嗎?我自己想一想覺得:沒有絕對的不好,端視教會如何善盡牧養的職責。」
疫情為我們帶來了祝福,加速了教會的變革
從停止實體聚會至今微解封,大光教會第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利用機會翻新了教會」。蔡其佑說:「去年,我們就在討論教會要更新硬體、重新裝潢等;當5月開始不能實體聚會,我們就把握6月到8月,花三個月翻新教會;很感謝主!剛好運用這個空檔翻修。」
而第二個直接改變就是「聚會和訓練課程全面線上化。」過去,弟兄姐妹對新媒體異象領會有限,但疫情爆發後就體會深刻;「我們也更加注意到線上聚會的細節,過去實體為主、媒體為輔,有些地方是忽略的。疫情幫助我們—無論哪個年齡層—都更看重社群媒體跟多媒體宣教。」蔡其佑說。
大光教會於1964年4月28日舉行獻堂禮拜,當時原名「六甲頂基督長老教會隸屬南門教會支會」,因易與六甲教會混淆,且「六甲頂」地名隸屬台南縣永康鄉(現已改為永康市),故於1976年7月正式改成為「大光基督長老教會」。(圖/記者辛毓珊)疫情間,教會更加留意線上聚會細節,如:奉獻時有沒有QRcode讓大家刷條碼?並開始推動線上支付奉獻、更新錄製設備;左上為翻新前的主日畫面,右圖則為翻新後的主日畫面,燈光明亮且有多角度鏡頭。右上為蔡安祿主任牧師。「疫情為我們帶來了祝福,加速了教會的變革。」蔡其佑說。(圖/大光教會官網、線上主日截圖)
疫情後的另外一面
1. 靈性較不堅固者,可能出去後回不來
蔡其佑傳道也坦承地說:「的確,也有少數弟兄姐妹出去後回不來,或是不想回來的,」他表示:「疫情前,大光教會實體聚會的總人數約1,200人,現在則大概1,100多人。未回到教會聚會的人數,大約在5%左右。」
2. 何不省事在家看就好?
由於主堂容留人數有限,有些人即使來到教會,也必須在副堂觀看螢幕直播。有人因此認為反正都要看螢幕,何不省事在家呢?而就蔡傳道觀察,未回到實體聚會的人中,較多為老人家,因擔心年紀大染疫風險高,也有想來但其兒女不答應的。
其他年齡層則平均都有,有青年覺得線上和實體差不多,沒有出席的必要;或家中有年幼兒女需照顧者,顧慮孩子染疫風險,也不能任其獨自一人,便在家聚會。「疫情間,大家體驗到線上的方便性,讓生活中本來就有些難處的人──無論身體、兒女或學業──在此時選擇較方便的形式。」他說。
3.敬拜禱告的火熱,需要時間恢復
而恢復的實體聚會中,蔡其佑發現:「現場禱告的火熱及敬拜的專注度,都有明顯的差異,需要再花時間點燃。」也分享教會漸進式的預備:實體聚會開跑前,即讓領袖同工們先回來聚會,好預備開放時能帶動弟兄姊妹。
大光教會約1,200個人,兒童青少年近400個人,以40歲到60歲的壯年人口最多,加上少數70歲到60歲松年人口;「我們教會的年齡比例,算是較偏年輕的。」蔡傳道說。(圖/大光教會臉書)
線上牧養why not?
如今我們不再說「實體聚會才是聚會,線上的不算」,然而面對門徒,蔡其佑一定鼓勵對方要來實體聚會,其認為:「現場的氛圍與恩膏,的確與直播不同,即使我們都可以在信心中宣告與領受,但就人性來說確實有落差。」
而面對選擇線上聚會的弟兄姊妹,蔡其佑則不加以評斷,而是思考如何用其他方式持續牧養,「他們仍是要栽培成為門徒的人,線上牧養有何不可呢?身為牧者,我並不評斷此現象,而是更去思想:如何把他們牧養到位。」
人留得住,主要是有小組系統
蔡其佑也直指:「人能留得住,最大關鍵不是有媒體事工,而是有小組系統。」疫情間,小組長仍積極聯繫會友,並經營線上RPG禱告會,「所以關係還是很緊密的,解封後許多人馬上就回來相聚。」他說。本次翻修也重視其他空間的更新,如到一樓大廳的友善設施及直達三樓的電梯,並將原有的一樓廁所移至室外(右上)使用明亮新穎的設計,並改建原處成為溫馨會客室(左上);許多角落的設計,也充滿年輕氣息。(圖/記者辛毓珊)
媒體:從工具到禾場
教會也因疫情轉變了「視野」。蔡其佑說:「以前大家看新媒體、社群媒體,只是一個工具,但現在更看到一個禾場。」過去總認為「網路」只是教會辦活動、行銷推廣的工具,疫情後,則看見:媒體不只是工具,更是接觸人的主要方式。網路宣教、網路禾場等概念越發明確。
「我們一直強調:新媒體,不是為了年輕人,而是時代的現象,無論主日或小組,我們都會和弟兄姊妹去論述其重要性,也傳遞:媒體,是末世跟危機中的宣教契機。」蔡其佑說。
「主任牧師也一直提醒會眾:大家都覺得疫情會給教會扣分,但我們要宣告:疫情對我們是加分的!」他表示,在領袖正向的領導下,同工們很被激勵,不僅不會埋怨線上聚會,反而在疫情期間線上探訪頻率非常高,小組長們都學習使用媒體,積極關懷會友。小組教室原有的白板,也已換成投放螢幕,教會全體都更懂得運用多媒體;蔡其佑也認為,教會能在危機中被更新,和牧者有正向的看見有關係。(圖/記者辛毓珊)
策略性的超前部屬
疫情期間,線上聚會操作多是年輕人,蔡其佑說:「若往後教會大大小小的聚會,仍由同一批人負責,一定會累慘。所以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無論年輕或年長,都要作媒體人才的培育,」讓每個牧區都生出自己的多媒體團隊,把人培養起來,下一次面對危機時,衝擊就能再更小。
他也認為,教會不一定要沿用單一的「媒體部門」,而是在兒童、松年、壯年、青年或社區事工等各部門,都培育出有新媒體思維的團隊。「過去,媒體部門統整所有部門的影片,但第一不即時,第二視角不同,即使專業能做好的報導,卻不一定能傳遞及時又對味的感動。」他說。無論年輕人或年長者,蔡其佑認為:跨年齡、跨部門培育媒體人才,不只關乎分擔器材操作,也因不同年齡層會拍出不同的情感。大光教會從內到外都融合了新與舊。(圖/記者辛毓珊)
看見「新媒體」和「下一代」的重要性
「我們一開始其實沒有專背景業的媒體人,只因新生命教會的顧其芸牧師,時常和我們分享新媒體異象,於是在2013年開始推動學習。」媒體實力慢慢累積至今,而足以應變疫情。
十幾年前,蔡安祿主任牧師因看見「教會人口普遍老化」的問題,開始大力投資兒童及青少年事工。「這次教會翻新,也是為了贏得下一代。現在年輕人很看重視覺,食物照片不好看,他們不想吃,Instagram上聚會照片,如果看起來很沉悶,他連來的意願都沒有。」
蔡傳道說:「我做青年事工10年,感到現在年輕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說好聽是更聰明,但也可以說是更現實。因為他們接觸太多東西,選擇數不完,不再是教會給他什麼他就來教會,而是為什麼要選你?」故教會的品牌形象、整合和行銷變得格外重要。蔡其佑傳道(右上)耕耘青年事工十年,深刻認識到現代年輕人(i世代)與過去不同之處,教會需看重能與他們對話的方式。(圖/大光教會青年牧區臉書)
兒童也是門徒,是教會會友,應該從小被建造
在公立幼稚園未普遍的時代,許多長老教會開辦幼兒園,服務社會也作為教會一種收入,但公幼普及化後,教會紛紛收起學校;當時「兒童事工」的概念也僅停留在主日學。自2011至 2012年開始,大光教會因推動小組化劇烈地轉變,也開始看見「兒童」的需要。
「我們發現,兒童事工不是會友來教會,需要有一個放小孩的地方,所以就把孩子放在那邊、順便做宗教教育。兒童,也是主的門徒,也是教會會友,應該從小被建造,也要服事人、經歷生命的改變。」把孩子當成整全的人來看待,用心建造,於是逐漸發展出年輕活力的教會。
人,才是教會復興的關鍵
疫情以來,蔡傳道也不斷被問道「接下來事工,有什麼方向或挑戰?」一再思索沉澱後其認為:「我一直覺得關鍵是在人,如果教會門徒訓練不夠扎實,其他的都不用談。」
「如果弟兄姐妹的生命是硬的,有新酒也只能如舊皮袋破裂;門徒,不是只有聖經知識,而是生命生活都願意被破碎、被調整,而門徒化的教會才能適應充滿變動的末世;新媒體,也只是神更新教會體質的各種方式之一,而『人』才是關鍵,不是事工部門硬體,而是寶貴的人。」
寶貴的「人」才是教會更新的關鍵,教會有門徒的生命,才能不斷在新的時代,承接新的使命。(圖/大光教會創建歷史截圖、記者辛毓珊)
相關閱讀》
原民女孩,提著皮箱嫁來都市…大光教會拓展原民事工,尋找城市「遺落的孤單心靈」
這裡產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人心改變! 你累了嗎?來「小奇蹟餐廳」,用一杯咖啡獲心靈喘息
精選要聞》
「不能沒有你!」劉群茂、丁家蘊40年甜蜜「紅寶石婚」 重走紅毯,132對夫妻再立婚姻誓言
代禱》台灣連二地震芮氏6.5 寇紹恩:讓我們看見了就禱告,如果可能,就做神愛的出口
被迫扛千萬債務,見「金色腳步」引領 與舊愛分手後各自信主、神預備婚姻:傷痛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