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2020-2030)是否能成為台灣教會的「黃金十年」?基督教研究智庫昨(13)日邀請九位學有專精的神學院教授、教會牧者,舉辦「放眼教會2020-2030 TABLE TALK」,以各自的見解拋磚引玉,期盼眾教會共同集思廣益,真實活出上帝形像、迎向屬靈的黃金時代。
教會崇拜要讓上帝掌握話語權
有什麼樣的禮拜,就能孕育出什麼樣的基督徒生命以及價值觀,主日崇拜可說是教會福音力量的源頭。浸信會神學院譚國才教授認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旨意、上帝的話語能夠帶我們進入黃金的十年,既然我們相信上帝的話語會成就祂美好的旨意,那我們就要讓上帝在教會中「說話」,恢復先知性講道。透過上帝在教會中說話,神亦會對我們的國家、土地說話。
基研智庫「放眼教會2020-2030 TABLE TALK」探討教會發展策略與戰術,呈現國度視野與行動建議。(攝影、剪輯/記者都希基路)
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教授則表示,教會需要進入新的發展與突破,從「馬大式」的教會變為「馬利亞式」的教會;同時,目前基督教界多強調「榮耀的教會」,而少談「爭戰的教會」,未來應有所調整。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外勞大量進入台灣,是台灣教會需要關心的群體,未來教會應會更多走向基層。且因台灣呈M型社會的走向,教會未來也應會更多關心到「有錢、有位」的族群。
石牌信友堂董家驊牧師也提醒,教會應成為「為他者而存在」的組織,而非自我堂會中心的架構。
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台神林鴻信教授表示,人是按照上帝形像被造,教會為了更加呈現上帝美善、榮耀的樣式,不只需要探討願景,而且需要發展策略與戰術,此次TABLE TALK就「禮拜、事工、社會溝通」三方面進行剖析,呈現國度視野與行動建議。(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事工預算的優先次序
教會的預算配置體現一個教會的事工重心,想要落實教會體質的變更,就必須在事工預算上有所調整。台灣神學院陳寬義教授指出,教會必須重視兩件事:
1. 對上帝的聖言確實認知、接納、內化,並傳揚出去。
2. 基督徒如何用生活中的好行為向鄰舍做見證。
因此,事工應投資在提升3種能力:
1. 注重體驗教育:提升對當下感受的分析、對話、詮釋、分享的能力;能解讀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跟上帝的話語做深度詮釋與對話的分享能力。
2. 培養跨領域、跨信息的整合能力。
3. 對多元材料、多元媒材的應用及理解力。
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台灣神學院林鴻信教授則認為「問對問題,離答案就不遠了」,建議教會具有思考能力者,應善用恩賜,開始投入研究發展。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則提出,活動不等於運動,教會應協助信徒有基本的思辯能力,並由信徒帶起個別領域的突破,致能有恆常且深遠的「運動」產生。
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針對教會與社會的媒體關係,iM行動教會松慕強主任牧師表示,新媒體會帶出教會結構性的改革,將有許多新形態的信仰群體興起;教會應做巨量資訊浪濤中的燈塔,指出何為真的事物。磐頂教會莊信德主任牧師提及,追求影響力易成為教會的試探,教會應學習「脆弱」的語法,效法十字架的精神,勇於坦承自身的脆弱與挫敗。浸信會神學院彭盛有教授則指出,道成肉身的基督是美感的最佳呈現,美感是一種愛的語言;教會在真理、善行外,應該恢復美的價值,使世人能受其吸引。
iM行動教會松慕強主任牧師(左三)帶領會前敬拜。(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