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英國是筆者第38個拜訪的國家。去年,由於要前往荷蘭出差,便順道首次走訪倫敦兩天。倫敦是一直嚮往要去的地方,不是因為有許多歷史名勝,而是聽聞有許多教堂出售給伊斯蘭團體,被改建為清真寺,也有不少信徒流失;我想親眼看看,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迪…

首訪倫敦

倫敦一座教堂被改為清真寺。

倫敦一座教堂被改為清真寺。 (照片提供/時代論壇)

難得在倫敦有個晴朗的週日,由一位從香港來英國的宣教士帶領我遊走一個小社區。所見的是教堂林立,一條短短的街道,可以有兩、三座教堂,但也察覺到每逢有教堂的地方,也有清真寺或伊斯蘭文化中心在附近。

最令我驚訝的是,被伊斯蘭團體買下的教堂,改建成清真寺或伊斯蘭文化中心。遠望這些建築,外型完全與教堂沒有多大分別,但仔細看,原有的十字架和其他基督教裝飾已被拆除,並且加上清真寺獨有的裝飾。心裡立即起了一個疑問,伊斯蘭團體既然能買下教堂,為何不索性拆卸重建,或大肆改裝,而卻要保留大部份原有的外型,是否另有目的?

歷史速寫:英國基督徒的流失

根據教會歷史,福音在第1世紀末已經傳至英國,主後950年成為國教。後來英國教會由於太過著重形式變得暮氣沉沉,直至18世紀衛斯理兄弟帶動大復興運動,喚醒英國教會、挑旺宣教熱誠。華人教會受惠於當時願意回應呼召,捨棄一切來華的宣教士如馬禮遜、戴德生、劍橋七傑等。

可惜到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令許多英國人撇棄基督教。科學實證和進化論思想逐漸取代傳統信仰的地位,促成人文主義和世俗化社會。英國教會不再注重宣講耶穌的救恩和研究《聖經》,參加主日禮拜的人寥寥可數﹐進教堂參加崇拜的信徒不到2%,且信徒趨向高齡化。

很多教堂因缺乏信徒而被迫出售成為博物館、賓館、超級市場或清真寺等。甚至有一項研究表示,在今後的15年,英國將有大約4千教堂關閉。但英國的清真寺,每逢週五,禮拜人數爆滿,兩大宗教的興衰形成鮮明對照。

穆斯林的遷入與增長

穆斯林最早定居英國要追溯到17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僱用印度人(有些是現今孟加拉)的海員前往倫敦工作,有些落地生根。全英第一間清真寺於1860年在卡迪夫(Cardiff)建成。

兩次世界大戰後,需要引入大量勞工重建國家,當中包括有穆斯林,亦有難民定居。現今伊斯蘭已成為英國的第二大宗教,穆斯林已達250萬,佔全英國人口的4%,清真寺超過9百所,其中不少前身為基督教堂。

穆斯林的增長主要透過移民和生育,亦有白人女子通婚成為穆斯林。在過去10年,有超過5萬的英國人信奉伊斯蘭,其中多數是20至30歲的婦女和擁有大學學歷者。據英國國家統計局估計,英國穆斯林人口比其它人口增長率快10倍。

化危機為契機

倫敦街頭的穆斯林。

倫敦街頭的穆斯林。 (照片提供/時代論壇)

在荷蘭探訪一對曾經在巴基斯坦接壤阿富汗邊境服事的宣教士夫婦,由於當地局勢危險,他們便暫時返回荷蘭,但神卻為他們開闢另一條路。他們發現許多不同國籍的穆斯林由於種種原因而定居荷蘭,便轉而向他們傳福音。原本夫婦二人需要遠渡重洋,在山路崎嶇、隨時有生命危險之地向穆斯林傳福音,今天,這些福音對象卻自動「送上門」,這是大好的機會。

大部份穆斯林以難民身份前來英國,生活環境一般比較差,失業率高,加上語言不通,水土文化不同,難以融入社會。雖然他們大多數不滿目前社會狀況,但卻十分喜愛西方自由的空氣。這些因素令他們比較開放的思考和討論宗教信仰和生活問題,這是傳福音的契機。

以倫敦為例,穆斯林人口約1百萬,每年有幾十萬人從伊斯蘭國家前來旅遊、求學或就醫,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福音禾田。若教會能把握契機,伸出友誼之手,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解決生活上的難題,相信會比在他們的家鄉更容易建立關係和信任。

信仰的反省

當英國領頭差派宣教士去世界各國時,正是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教會開始不注重傳福音,當世俗主義矇蔽人心時,教會人數就急速下滑,今天很少英國人願作宣教士。英國教會歷史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反省,你若不將福音傳給別人,他們就會來到你家門口來傳他們的「福音」。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