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對患難時,你會逃避嗎?(圖 / shutterstock)

當上帝在翻轉基督徒的生命時,最好的作法常是「拆毀重建」。然而,多數人會覺得,此過程是一個「患難」。這世上,對於患難,很多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沒有人喜歡患難,但你可知道,上帝卻說:「在患難中,你們要喜樂!」

神的建造是從傾倒、破壞開始

台南佳音教會魏慶芳牧師,於主日講道「患難是見證的時刻」信息中提到,神在建造一件事時,多是從「傾倒、破壞」開始,然後才「建造」。

 

舉舊房子為例,只要表面拉皮,外觀上就會像新房子,但因其建築結構本體沒改變,未必合乎避震規格,因此不見得能承受地震;改變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拆除重建、並加深地基,才能安全牢固。

 

同理,神若要翻轉基督徒的生命,不會選擇「表面拉皮」這種「短暫改變生命」的作法,最好的就是「拆毀重新建造」。生命被拆毀時,大多數人會因對舊生命模式已有感情,而捨不得,也覺得拆毀重建太浪費時間。這過程是很痛苦的,要拆房、就需先租房安置,其中會衍生出許多問題需處理;所以,多數人往往將此過程,當成一個患難。

 

針對「患難」,有人覺得是一個「結束」或「因果」;多數人甚至歸因為「劫數」,是因上輩子作孽,這輩子才會陷入無限輪迴來還債。

 

所有宗教中,只有基督教最特別,因聖經告訴祂的兒女、信徒說:「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2-4)」所以,基督徒在陷入在百般試煉中,當有大喜樂!

大家有看過這樣的宗教嗎?基督教的神,並沒有問:「你為什麼會受到這個患難?」也沒有告訴你,為何會遭遇患難的答案。祂所說的,是一個「出口」;就是,當遭遇患難時,該如何走出去、走出曠野,以及該如何進入到迦南美地。事實是,上帝不問你「為何進入曠野?」若祂說出理由,將使人感到無比羞愧,因大部分都是自己惹的禍。

  • news-details
  • 魏慶芳牧師主日講道信息「患難是見證的時刻」。(圖 / 佳音教會)

有時,基督徒很像「神國度的酸民」

「酸民」是指,喜歡對事情發表尖酸刻薄言論,而不在乎事情對錯的網民。魏慶芳認為,有時,基督徒很像神國度的酸民。

 

以路加福音中,浪子回頭的故事來看,小兒子想分家產,父親就分了家產;當小兒子耗盡財富時,不敢回家、就睡在豬圈裡。養豬是當時最低賤的行業,小兒子若非窮途末路,不會選擇去養豬。直到他想到,父親或許會接納自己,因而選擇回家,卻沒想到,父親每天都站在門口等著他回來;當小兒子回家時,父親上前抱住他,給他戴上代表身份的戒指,並穿上鞋、披上外袍。為此,他的大哥就有點「嫉妒」了。

 

重點來了,大家都知道,做錯事的是小兒子,父親和大兒子並沒犯錯。但若故事來個「番外篇」,小兒子或許也可以向父親說:「爸爸,我要分家時,你沒阻止我;我跟狐群狗黨在一起時,你沒攔阻我;我回來時、哥哥嫉妒我,你也沒管教他……

 

理性上來說,大家都知道是小兒子的錯,卻常會酸耶和華說:「主啊,是祢沒有負責任。」仔細想想,這種作法,像不像「酸民」?

 

當遇到患難時,人們好像多是抱怨說:「主啊,祢錯了,這一切都是祢惹起的,祢為什麼不看顧我……」請注意,這時,人是不是從來沒覺得,是「自己的錯」?


你是否想過,在自己的生命中,有多少苦毒、抱怨,認為是神沒有管你?但其實,上帝說:「小兒子,你要分家的錢,我也都給你,也想要給你祝福,結果你回來還怪我!」

 

在遇患難時,你是否想過,自己的態度是什麼?雖說大家都知道,錯的是小兒子;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通常都不會覺得是「自己錯了」,反到會認為是「別人的錯」,並很少思考這個部分。

 

在你生病、經濟上缺乏、人際關係矛盾時,當遇到這些挫折或患難,你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是會說:「阿爸,祢為什麼沒有把患難挪開,祢不是賜福的源頭嗎?那為什麼患難會臨到我呢?」或說:「主啊,我為什麼會臨到這些患難?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或是沒有做什麼,以至於事情臨到我嗎?

 

其實,在小兒子決定回家時,應已明白「自己錯了」。他曾以為自己有能力,才會想分家,絕非是為花天酒地。當他一意孤行時,父親就放手讓他去做;當他失敗時,父親天天在家門口,等著他回來。

 

同樣的,每個人在患難中,要記得,天父依然在天上看顧、思念著我們。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不負責任,只想當個「酸民」,這是不對的生命。基督徒,不能再做「神國度的酸民」,而是要成為「讚美的子民」;在患難裡,成為有生命見證的子民!

  • news-details
  • 常用見證的方法。(圖 / 佳音教會)

常用的見證方法

 

・言語是傳播

・經歷是劇情

・耶穌是附錄

 

傳福音時,有些人會用言語,把耶穌說得有多好、多棒,或在生命中給予多大幫助,並將自身經歷與見證,說的很有神蹟、能力;但值得思考的是,是否所說的,卻都是如何靠著自身能力,耶穌卻只是見證中的「點綴」與「附錄」?

 

「附錄」是附於正文後的紀錄或參考資料,也代表是「次要的」。這樣的見證,不是不好,但對於傳福音的果效,卻有落差。


基督徒常會向不同宗教的人傳福音,當提到上帝有神蹟時,對方也會說,其仙佛也有神蹟,這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其它宗教也有「神蹟」,那我們以「神蹟見證法」,必然容易遭打槍,或遇很多阻攔。

 

  • news-details
  • 真正見證的方法。(圖 / 佳音教會)

真正見證的方法

 

・生命的改變

・經歷的延續

・耶穌是主角


嚴格來說,「生命的改變」,才是真正撼動人心的關鍵。例如,若一個人過去常是很憂傷,現在卻變得很喜樂;這種生命改變經歷的延續,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式」,表現出人的生命裡,有盼望及信心,這才能使他人感受到,這位耶穌真的很特別。

基督徒都需自問:「現在,耶穌這品牌,在我身上,真的好用嗎?」或自問:「我是不是很驕傲的,在使用耶穌這品牌?而且,還讓別人也羨慕我?」

 

若在你的身上,耶穌這品牌用的好,自然會是常常喜樂,且縱然處在患難中,也帶有信心;在沮喪中,也滿有盼望,如此才能說明,這品牌真的好用。

 

魏慶芳認為:「我要說,在台灣至少有94%人,認為耶穌這品牌是不太高尚的。為此,全台6%的基督徒,能否扭轉大家對這品牌的觀感,使其成為高尚形象,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挑戰。」

 

身為基督徒,要讓人們能看到耶穌的特性、旌旗、榮耀在我們身上。除非,上帝兒女能活出神的榮耀,才能讓別人羨慕;否則,單憑一張嘴去說「東西好」,但別人在我們身上卻看不到好見證,他們就不會真相信。

 

  • news-details
  • 韓國影集《魷魚遊戲》(圖 / Netflix)

「順境」與「逆境」的張力

近期火紅的韓國影集《魷魚遊戲》,故事重點,並非最後主角「拿到高額獎金」,而是「為了能活命下來的人性彰顯」。在456人中,一關關的奪命遊戲裡,充斥著欺騙、恐懼、欺壓與無所不用手段,將人性表露無遺。

 

「也許,因為我是牧師,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小女生,她回家時看到媽媽被殺,爸爸拿著刀在另外一個房間禱告懺悔。爸爸殺媽媽後,並沒有認罪;所以,她覺得爸爸就是一個假冒為善的牧師,於是拿刀殺了他。」魏慶芳提及。

 

小女孩出獄後,也來參加魷魚遊戲。前面幾關,她都幸運通過,最後與一個姊姊同組,兩人中,只有一人能存活。最後的玩彈珠遊戲,那姊姊很認真比賽;小女孩卻在比賽時,把彈珠丟在原地,直接棄權認輸。

 

那姊姊生氣問她:「妳為何要這樣做?妳明知道,輸了的人,就一定會死!」她回答:「姊姊,在聊天時,我問妳,若拿到這筆錢要做什麼?妳提到,希望可以把媽媽跟弟弟接出北韓過上好日子。妳活下來是有理由的,可是,我卻不知道自己活下來有什麼理由,所以我選擇死了算了。我要把彈珠全部都給姊姊。」語畢,她就被執行者一槍斃命。

 

藉由該影集故事,基督徒需思考,在自己生命中,會覺得「順境中」是有張力的嗎?還是在「逆境中」——那種掙扎、拉扯裡,才最有張力?

  • news-details
  • 遇患難時,求神挪開或為你開道路,這真的對嗎?(圖 / 佳音教會)

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哥林多前書4章9節提到,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魏慶芳表示:「當遇患難時,你不只是像在演一齣戲,也不只演給天上看,同時也是在(演)給其他弟兄姊妹看。那些陪伴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看;當你得勝時,陪伴者就會得到安慰與力量。所以,你看這患難在自己身上,或許是患難,但這也可能會成為另外一個痛苦人心裡的安慰。

 

大家都會有患難,但你我的患難,都能成為別人的見證,並幫補他人從苦毒中,成為讚美的生命。當然,你也可以不要演、罷演,但請不要忘記,在這齣戲中,上帝是導演、編劇,你我都只是其中的一個演員。縱然不是主角、也是綠葉,因此,你我要把綠葉演好,別小看這些小人物的劇情和張力,因有時,這也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傳道書7:14提到,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基督徒應有一種眼光——「患難其實是為了「見證的時刻」,也是為了「在等候中看見」

 

因此,在遇患難時,不該只是禱告,神將困難挪開、或為你開道路;正確面對患難的方式,是「去思想患難的原因」,然後突破患難,進而改變生命,去為主作見證。


魏慶芳強調:「有時候,我會跟神說,再讓我演一下,好不好?雖然很痛苦,但還是讓我演。我曾在軟弱時,甚至是被打趴在地上的;但我知道,神不會因為我趴在地上,就不再繼續前行。我沒有那麼偉大,可以讓神來等我爬起來,但當我軟弱趴在地上時,我會把手上僅有的力量,緊緊拉住神的腳,跟祂說:『主,祢走,祢拖著我走沒有關係,哪怕我會被柏油路刮傷身體、傷痕累累也不要緊,但求祢讓我能捉住祢的腳。』

 

當基督徒陷入仇敵網羅,在控告論斷、或病痛中,有時真的走不下去,但只要你願意,把下沉的手伸向神,捉住祂的衣襟都可以,一旦你能繼續被神拖著,那「神的福」、「神的同在」,就依然存在。或許,哪一天神會說:「因著你的信心,我的能力必從我腳上留到你身上,如同那個血漏的婦人一樣。

 

你是否相信,上帝會看見我們的苦情?事實上,祂豈會不知我們心裡的憂傷,但祂不是不顧,而是在「等候」;祂要祂的兒女等候,因那個時間,在忍耐中必要來到。

 

哥林多後書4:17提到,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這是耶穌給基督徒的應許。

 

有些事,實際上並沒那麼困苦,但人會不自覺得把它放大。這一切,就在於你的選擇是什麼?在未來,當遇到患難時,你是選擇「去面對患難」,還是「逃避患難」?而這些生命的選擇,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魏慶芳提醒:「無論是選擇體貼聖靈或肉體,你的選擇,都會大大影響未來的結果。我盼望,在遇到患難時,我們都會有正確的選擇。並且都能相信,這個患難將要成為你身上極大的見證,是馨香、榮美的。在世上雖有苦難,但基督在你身上是有平安的;若願意相信,在這個時刻,你就抓住這應許,讓使人平安的神也與你同在。

  • news-details
  • 佳音教會主日證道。(圖 / 佳音教會)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