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高景旗主任牧師(右)與吳惠華師母(左)在見證中分享,田中靈糧堂一路以來所經歷的多重祝福。(圖/ 記者林稚雯)

開拓10年,卻已搬遷2次,田中靈糧堂在一次次的遷徙過程中,除了見證神賜下的祝福,能讓教會持續成長、與社區有更緊密的關係;每一次的行動中,教會也是以行動來回應聖經教導: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 11:10、6)

 

3月下旬,田中靈糧堂為第三次的遷堂完成舉行感恩禮拜,主任牧師高景旗與吳惠華師母表示:「感謝上帝為我們預備這美好的地方,這是超過所求所想的恩典!」並感謝每一位付出時間、體力與心力並為教會奉獻的肢體,讓教會變得更好!

福音的種子落土,成為當地祝福

彰化「田中靈糧堂」最初由「員林靈糧堂」鄭明仁牧師和有負擔的弟兄姊妹,在牧者的遮蓋下,於2012年7月正式建立。

 

高景旗牧師夫婦受訪時表示,他們本是台北人,但在神的帶領下,先是受差派至彰化「主恩靈糧堂」服事,而後為要彼此幫補,就在前任傳道人要轉換服事地點後,2016年接任田中靈糧堂執行傳道。

 

回溯教會歷史,師母吳惠華提到,田中靈糧堂的第一代會堂是由教會姊妹,將父親公寓的二樓作為聚會之用,20多坪的室內空間,讓30人在神家中聚集;他們夫婦於此開始認識田中,並讓在地居民知道這裡有教會。

 

在牧者與弟兄姊妹們的齊心努力下,聚會人逐漸增長,此時除了開始感到聚會空間不敷使用外,也考量到教會位在2樓,未能有無障礙設施也不利長者出入,就開始有了搬遷的計畫。

  • news-details
  • 在田中禮拜堂二度遷堂的感恩禮拜中,高景旗牧師夫婦為神超乎所求所想的賜與獻上感謝,也謝謝眾肢體們的同心扶持。(圖/ 記者林稚雯)

 

第二代會堂,是位於員集路二段上的一棟透天宅邸,因著可用空間多出許多,再加上高景旗牧師夫婦看見,田中鎮上有許多單親家庭、隔代教養長大下的孩子,以及弱勢家庭,亟待有人關心扶持。

 

這讓倆人決定開始啟動課後輔導與陪讀班事工一則能幫助孩子在良好環境下健康長大,二則也能從關心孩子開始,進一步與孩子的家庭建立關係,讓祝福傳回全家。

  • news-details
  • 服事孩童與青少年,是田中靈糧堂很看重的事工,會帶著他們一起在服事中操練、為主所用。(圖/ 記者林稚雯)

跟隨神的帶領與磨塑

「然而,神的帶領未必和人的籌劃一樣,」吳惠華表示,從台北到彰化,她與高景旗也在「服事方法」上,大大經歷神的模塑,從原本習慣的目標導向,改換為放下自己,學會在謙卑順服的忠心跟隨神腳步。

 

這番體悟,乃是出自於實際關心社區兒少後發現,想要讓生命發生變化,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工作。

 

特別是初期最先著力的族群,是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在他們已經10來歲的狀況下,不論是生活習慣、待人處世的應對,都有固定的模式,要改變並不容易,也很可能在溝通磨合中,產生更大的齟齬。

  • news-details
  • 目前田中靈糧堂搬遷至田中農會大樓四樓,在空間充足的情況下,將繼續為主擺上、祝福當地。(圖/ 田中靈糧堂 提供)

  • news-details
  • 面對會堂搬遷,則是由教會弟兄姊妹、課輔班家長一同出時間、出力來完成。(圖/ 田中靈糧堂 提供)

來自青少年的回饋啟發田中靈糧堂,「塑造生命,要從更早的時候做起!」

 

這讓高景旗夫婦將關顧主力改為小學孩童,雖然要照顧越小的孩子,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相對更多,但從他們甫入學、社會網絡建造的初期,就以神的愛和真理澆灌,讓孩子們有機會走在正道上,開啟截然不同的人生。

 

給予愛,也得著愛的回饋

吳惠華表示,神藉著孩子們的轉變,大大激勵教會與牧者、同工。像是曾關懷過受刑人的孩子,他因家長入監不在身邊,除了缺乏關懷與管教外,「家長是罪犯」就像是一個緊貼於身上、無法撕去的羞恥標籤,讓孩子的自我價值與自信心都非常低落,很可能用消極逃避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也可能為了要偽裝自己,變得非常自我中心與霸道。

 

對這樣的孩子來說,福音的來到成為生命翻轉的契機,有些人不只被神改變,還深深被主吸引,縱然力量微小,也願意盡自己所能的一份,為教會擺上,例如有孩子聽到教會有遷堂的計畫,就去買了個小豬公,1元、5元、10元的投入累積,準備奉獻給教會使用。

 

另外,有一位今年高三的男孩,他是在高景旗夫婦甫到田中靈糧堂就持續牧養至今的孩子,原生家庭父親吸毒入獄、不久後因肝癌離世,母親是越南新住民,但來台後不久就離家未返,只剩祖父母照顧。

  • news-details
  • 眾人在齊心協力完成搬遷工作後,在二代會堂合影留念。(圖/ 田中靈糧堂 提供)

 

高景旗夫婦剛見到這位孩子時,還記得他就是身穿吊嘎、腳踩拖鞋,看起來一副漫不在乎的樣子,講話時的遣詞用字也粗俗,但倆人決定不應放棄這個大有可為的生命,除了幫助他補足學業上的落差,也持續帶他讀經、認識真理,並且讓這位男孩多方參與教會服事,來磨練他負責任、不輕言放棄的心志。

 

隨著時間過去,高景旗夫婦看見,男孩變得有禮且上進,只要教會有需要,就會分別時間參與服事,每個交託也都盡心盡力的做到最好。而男孩大幅且有感的變化,也讓他的奶奶笑著和高景旗說:「啊,我們家這個給你當兒子啦!」

 

還有另一位國三的女孩,成長在單親家庭中,母親除了工作外,還要照顧4個孩子;因女孩是排行老三,在學業表現上沒有姊姊們的聰明伶俐,導致過去在家中總是小心翼翼的、非常謹慎,很怕笨拙的表現會惹得母親不快。

 

後來,當女孩加入田中靈糧堂陪讀班,除了在學業成績有所進展外,也因著認識真理,生命從靈裡開始恢復,變得有自信且快樂許多。女孩的轉變也進一步吸引了母親與姊妹,讓他們一個接一個的來到教會,都成為教會中,愛主並熱心事奉的重要同工。

  • news-details
  • 因著多方耕耘,目前田中鎮認定田中靈糧堂為當地帶來極大祝福,這讓許多牧者、地方重要人物都踴躍參與遷堂感恩禮拜。(圖/ 記者林稚雯)

看見鄉村福音的獨到性

此外,高景旗與吳惠華不只在課輔事工上領受上帝的帶領,對於社區工作,也在實際與民眾們建立關係後,看見「鄉村福音」的獨道之處,進而知道該如何使事工發揮果效。

 

高景旗與吳惠華觀察,鄉鎮中的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有非常緊密的結合;很多人在成為基督徒初期,可能還是會帶有「有拜有保佑」的觀念,覺得只是上帝更加靈驗,所以他們願意信主,也希望成為基督徒後就都心想事成。

 

這時,帶領會友們能夠真正「分別基督信仰與民間宗教的不同,以及讓他們在透過與神建立真實關係,明白什麼是神的愛、神的應許,就有機會讓人從信徒變門徒,委身在教會與信仰之中。

  • news-details
  • 周神助牧師(上)、鄭明仁牧師(下左)、江宏光牧師(下中)、劉永行牧師(下右)於田中靈糧堂二度遷堂感恩禮拜中,帶來勉勵與祝福。(圖/ 田中靈糧堂 提供、記者林稚雯)

     

同時,他們也學習回應當地民眾「熱情但直接」的性格,一步步明白會友們對於牧者的期待,知道弟兄姊妹們都很渴慕牧者們的愛與關心,就能用老練且不違背個人本性的方式,找到牧養會友的方式。

 

從內到外,教會、鄉鎮緊密連結

與當地社區、與人磨合的課題逐一完成後,雖經歷新冠疫情的衝擊,田中靈糧堂仍是持續發展茁壯。

 

「特別是在2022年中,教會在財務上,真的面臨到十分艱難的時刻,但感謝神,總讓需要的供應即時來到,最終不致缺乏!」吳惠華說。

 

隨著聚會人數從30人成長到80人,田中靈糧堂的二代會堂同樣不敷使用,需要再一次預備遷堂計畫。

 

吳惠華表示,在2023年決定搬至現址的田中農會大樓4樓前,曾於2021年時來此處看屋,只不過當時仍希望可以承租鄰近幹道的地點,再加上考量內部空間配置,就未有進一步的簽約計劃。

 

沒想到,2022年時再次來訪,卻有了很不同的眼光,認為此處再重新整理規劃後,很適合作為聚會之用;再加上那時教會因著課輔班事工,與當地學校、民代等建立良好關係,眾人都肯定田中靈糧堂是社區的好鄰居,願意接起與農會洽談的牽線工作。

 

在二水鄉民代表蔡文琳的協助下,田中農會也很認同教會對於弱勢家庭與孩童的付出,欣然同意出租,希望能藉此場地,幫助在地有需要的家庭。

  • news-details
  • 高景旗牧師與吳惠華師母以禱告回應,將持續委身事奉,讓主的愛持續在田中鎮發光。(圖/ 記者林稚雯)

「簽約後,全教會馬上動了起來!」吳惠華說,教會的弟兄姊妹們不分老少全體出動,大家一起協力完成舊會堂物品的打包與搬運,並一起撥出時間來洗刷新會堂,並將各樣物品重新就定位。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都是為了要有更美的見證!」高景旗於第二次遷堂感恩禮拜中說明,藉著眾人齊心完成這項工作,相信弟兄姊妹們都從過程中一起看見耶穌的美好。

 

對於此件美事的成就,包含田中鎮長、縣議員、鄉民代表、農會理事長和總幹事出席表達祝賀,全球靈糧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以及靈糧網絡中部召集人葉聖通牧師……等各分堂靈糧堂牧者都到場給予祝福。

 

而高景旗與吳惠華也做出回應,將繼續落實門徒訓練與傳福音的工作,求神帶領並賜福,讓教會能找到適合的福音策略,讓主的愛持續在田中鎮發光。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