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灣雙貸族」今(2024)年創新高,約達36.3萬人。如何正確擁有財富自由,避免落入房貸、信貸壓力的窘境呢?(圖 / shutterstock)

根據金融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2024)年1月同時有房貸、信貸的「台灣雙貸族」高達36.3萬人,年增1.5萬,較十年前增加六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其中,「雙貸族」每人平均信貸101萬、平均房貸568萬,平均「雙貸總額」是670萬元,通通都寫下歷史新紀錄。

 

人人渴望擁有財富自由,而物價、房價高漲的通膨時代,身旁不乏「貸族」產生,如何正確處理財務槓桿、並有智慧扶持陪伴「身背多項貸款的人」?

於木柵靈糧堂聚會的鄭立維弟兄,曾任年代集團邱復生董事長特別助理、品牌媒體(傳統/數位)採購顧問、連鎖雲端POS戰略顧問等,亦曾營運多家線上遊戲公司、經濟部產業加速器總監等職,為更精準地尋找潛力新創團隊,因此創辦「洰苙投資Rich Fish Investment」,創立時規劃全面性投資評估流程、投後管理資源及經濟活動顧問等支援。

 

他對於雙貸族,提出相關理財建議。

  • news-details
  • 鄭立維弟兄創辦「洰苙投資Rich Fish Investment」公司。(圖 / shutterstock、鄭立維  提供)

雙貸族主要有三大族群:

一、生活費需求:物價飆升,欲借貸生活費

二、投資股市操作:股市不斷飆漲,貸滿「錢」進股市

三、房市投資:房價飆升高居不下,導致「購屋焦慮症」,深怕未來買不起房子,急著入市

追求財富,不少人成為雙貸(信貸+房貸)族群

面對「貸族」,很多人寧可忍受高價買房,然而,理財觀念該如何更新?

 

長期關注投資評估的鄭立維點出,許多人因房價高漲和自備款不足,不得不「借信貸」來補足購屋資金缺口,此舉則反映出理財教育的不足

 

特別在購房決策和風險管理方面,需有清楚認知。他點出:「雖然財務槓桿可以放大收益,但也會放大風險。當經濟景氣反轉或央行持續升息時,雙貸族的財務壓力將顯著增加,可能導致違約風險上升。」

 

根據觀察,目前雙貸族年齡普遍落在30~50歲,通常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正值產值最高的青壯年,本身應加強對財務槓桿、投資風險的認識,避免過度依賴貸款來進行高風險投資。

 

時下或許有人擔心房價持續上漲,未來更買不起,因而錯估自身承擔理財風險的能力,一旦當經濟景氣反轉或央行持續升息時,碰上失業潮,可能同時背負「房貸+信貸」財務壓力將顯著增加,可能導致違約風險上升。

 

鄭立維提醒,在購房前,應詳細評估自身還款能力,合理規劃財務,避免因短期資金不足而借高利率的信貸。同時,除了房地產,應考慮多元化投資,將投資分布為高風險及低風險,以此分散風險,避免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資產。

  • news-details
  • 根據鄭立維的觀察,目前雙貸族年齡普遍落在30~50歲。(圖 / shutterstock)

身為基督徒的理財之道,首重「節制與知足」

利未記25章點出「禧年的經濟」,是神所教導的理財觀念。

 

耶和華在西乃山對摩西說:…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利未記25:1、4、10)

 

所羅門王的強盛,可說是最早的「去中心化治理」,他直接與耶和華神交通,領受神教導,學習節制、知足。避免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知足常樂,避免因攀比而過度借貸。例如:換購手機、球鞋等時尚用品,是否不敷使用、或只是個人喜好而一再更新?

 

你們彼此不可虧負,只要敬畏你們的神,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25:17)

 

不只是脾氣要慢慢動怒,連快快看到的「物慾」,都需受限制,學習「延遲」、再慢慢決定是否需要購買。

 

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1:19下)

  • news-details
  • 已超過風險負荷的弟兄姊妹,最好能保持誠實和透明自己的財務槓桿,願意「先call help(尋求幫助)」,不隱瞞債務情況。(圖 / shutterstock)

財務槓桿有狀況嗎?

「誠實與透明」是基督徒在財務管理上的態度,特別是已超過風險負荷的肢體,最好能保持誠實和透明,願意「先call help(尋求幫助)」,不隱瞞債務情況,同時可詢問牧者、或找生命經歷相關且較成熟者交通或尋求代禱,並於借貸時遵循誠實原則。

 

鄭立維直言,以長時間來看,選擇瑪門、追求工作績效,或落入借貸循環,較易影響與神的關係;這也是另一種「成癮」問題

 

聖經中多次提到智慧管理財富的重要性,你我應在理財決策中尋求屬天智慧和指引。

 

鄭立維現於教會中任小組長,曾扶持不同的人,他謙稱,剛開始不太會陪伴之,對於組員面對財務缺乏危機時,真需要有神的智慧來指引,否則容易讓仇敵有很大工作空間。

 

當人一心只想金錢豐盛,會驅動靠自身努力或能力去贏得成功,急著追求屬地成功,背後意圖則易落入撒但詭計,實需警醒。

  • news-details
  • 面對財務缺乏危機時,真需要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否則易讓仇敵有工作空間。(圖 / shutterstock)

如何有智慧扶持「身背多項貸款的人」?

鄭立維提供四面向,盼有智慧保守自己、並陪伴有需要的人:

 

提供情感支持》

對於身背多項貸款的人,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渴多關心其心理狀態,提供鼓勵和支持,尤其,陪伴者不能很情緒化地去處理或指責,當互相用愛包容,使其不陷入自我定罪的圈套。

 

提供財務教育》

幫助他們提升財務知識,了解如何合理規劃財務,清楚認知財務槓桿安排,可避免陷入更多債務困境。

 

提供實際幫助》

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實際幫助,例如:協助其尋找更好工作機會,或提供臨時經濟援助。

 

保守自己的智慧》

基督徒在愛裡幫助他人的同時,應保持自我管理,確保自身財務狀況穩定,不因幫助他人而影響自身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鄭立維最後提醒,在提供人們幫助時,設立合理界限,避免過度承擔他人財務壓力,且勿以個人能力,最好能通過教會或社區組織,藉集體力量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從而分擔壓力,提供更有效支持,來協助雙貸族的財務槓桿能更加平衡。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