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提摩太

【提摩太 凱勒專欄】盡全力快跑,追求得勝的標竿

經文【詩篇第71篇7-18節】 7許多人以我為怪,但你是我堅固的避難所。8你的讚美,你的榮耀終日必滿了我的口。9我年老的時候,求你不要丟棄我!我力氣衰弱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10我的仇敵議論我;那些窺探要害我命的彼此商議,11說:「上帝已經離棄他;我們追趕他,捉拿他吧!因為沒有人搭救。」12上帝啊,求你不要遠離我!我的上帝啊,求你速速幫助我!13願那與我性命為敵的,羞愧被滅;願那謀害我的,受辱蒙羞。14我卻要常常盼望,並要越發讚美你。15我的口終日要述說你的公義和你的救恩,因我不計其數。16我要來說主──耶和華大能的事;我單要提說你的公義。17上帝啊,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你奇妙的作為。18上帝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   默想【當我年老】 人年老時,力氣就會衰殘(第九節),無法完成我們以前做過的事(第十至一十節)。但是,我們的價值不是基於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而是基於在上帝眼中的身分(第七節)。十九世紀的英國聖公會傳道人查理士.西門(Charles Simeon)在服事五十四年後退休時,有一位朋友發現他仍然每天清晨四點鐘起床禱告、讀聖經。當人建議他應該放輕鬆一點的時候,他回應:「當得勝的標竿就在眼前時,現在,我豈不該使盡全力快跑追求它嗎?」   禱告 主啊!幫助我現在就為自己的老年做好準備-藉著?的聖靈向我顯明,我的價值不在於收入、生產力或是受歡迎的程度。我的價值乃是基於我是上帝家中的一員。阿們。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透過祂的話語與上帝相遇

「言語行為理論」很有說服力地表達:我們的言語不只傳遞資訊,而且也做成事情。但上帝話語的能力比我們的大無限多倍。   提摩太.瓦德(Timothy Ward)其書《生命之語》(Words of Life)中論述,上帝的話語就是祂的行為。他引用了《創世記》一章第3 節,「『要有光』,就有了光。」瓦德觀察到經文並未說:上帝先說了話,然後再進一步去做成祂所說祂要做的事。不,祂的話語本身就產生了光。   當上帝為某人命名時,祂的話語本身就構成了那個人。當祂把亞伯蘭改名為亞伯拉罕一即「多國的父」。那句話就讓這位老人和他的妻子從生理和靈性上,都能夠成為一整個民族的始祖(創世記十七:5)。   《詩篇》二十九篇一整首詩,都在讚美上帝聲音的大能。「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耶和華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樹。耶和華的聲音震動曠野;耶和華震動加低斯的曠野。」(詩篇二十九:5、8)我們再次看見,當上帝的聲音表達什麼,上帝就做了什麼。上帝的說話等同祂的作為。   《以賽亞書》五十五章第10-11 節,最有力地表達了這項神學原則: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尋找愛

亙古至今,有許多的歌曲和故事都在歌頌人類對真愛的渴望,然而這種情況在現今的文化裡,已被放大到一種駭人的程度......   在我早期的牧養服事裡,認識了一位名叫莎麗的女子,她的不幸就是她的美麗。早在孩童時期,她已明白自己吸引人的美麗外貌,非常具有利用價值。剛開始,她只是利用美貌操縱人,但是卻沒料到自己最後反被操控——除非有男人愛上她,否則她就會覺得自己軟弱無力,覺得自己像個隱形人,她也無法忍受孤單,結果,她淪落到甘願和有虐待行為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她要忍受那樣的對待?因為她變成想從男人身上得到只有神才能給的極度肯定,最後,她成了愛的奴隸。今天,我們有時候會聽見人家說:「我的老闆是個奴役主」,但是那只不過是一種隨口而出的比喻,有些老闆確實會讓你覺得工作起來很困難,但是真正的奴役主是完全沒有底限的!他們會對你任意妄為、揍你、強暴你,甚至殺了你。相同的,當一件美好的事物,對你的要求已經開始超越適當的界線時,它就成了一個假神。把工作變成偶像的意思是:不停地工作,直到你賠上健康,或是為了升遷而不惜冒然違法;把愛情變成偶像所指的可能是:你允許你的情人剝削你、虐待你、甚至讓自己盲目到無法看見關係中的病態。對偶像的依附之情會讓你不遵守所有的承諾、為所有不明智的行為找出理由,或是出賣對其他事物的忠誠,只求能夠抓住它。它可能會驅使你違反所有良好並且適當的界線,從開始崇拜偶像那一刻起,你就成了奴隸。   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足以說明如何從愛的追求變成一種奴役。創世記第二十九章中的雅各和利亞就是最佳寫照,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亙古以前,但是,在現今這個時代來閱讀,卻是再恰當不過了。自古以來,把浪漫情愛和婚姻變成假神一類的事,不斷地發生,而我們現今所處的文化更容易叫人把情愛當做神,以致內心被它襲捲,讓我們把所有的快樂和盼望都寄情於它。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