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當我們渴望一個美好的人生,常常面對到最大的困難,就是比較。 又到年底了,看著別人結婚生孩子,自己依然孤身一人。別人終於成交新家辦喬遷趴,自己卻只能繼續跟房東反應屋頂漏水。別人換新車又舒適又拉風,自己卻只能開破爛的十年老車。因為比較,心裡就自憐起來。 比較讓我們常專注在我們沒有的事上,內心
比較讓我們常專注在沒有的事上,內心就產生埋怨與不平,當我們對任何一件事感到不滿足的時候,它就會成為我們的捆綁。
30日上午,湖光基督教會舉行婚姻堅貞禮拜,五對教會夫妻在牧師與眾人的見證下,在上帝面前立下婚姻堅貞之約,領受上帝對婚姻的祝福,並承諾在婚姻中與耶穌同行,以基督的愛來建立家庭的根基,也一起讓美好婚姻的榜樣能傳遞給更多家庭及年輕人!
2019台中市城市祈禱早餐會今(28)日舉辦,主辦單位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台中策盟)表示,今年主題為「建立幸福家園、營造幸福城市,讓台中榮光遍照」,主題經文為「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以賽亞書60:1)台中市長盧秀燕首次參與,並致詞感謝眾教會用耶穌的大愛守護城市。
家人住院第二晚,林幸佳離開加護病房、回家讀聖經時,感到有一股黑色氣體進入房裡,告知今天要帶走她的家人。極深的恐懼進入心中,但很清楚黑色氣體和她之間,有耶穌設下的保護無法靠近。接著她開始奉耶穌基督的名斥責對方,求主施行拯救;幾分鐘後,平安的感覺取而代之。隔天到醫院時得知,昨晚家人一度大量失血,醫生判斷
在教會聽過許多美好的故事,也感謝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在信仰道路上的鼓勵和勸勉,加添我信心與勇氣,使我也能經歷神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真實的話語和應許!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在碩一的時候聽到福音,決志信主並於半年後受洗,那時已經有位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在信主前,我們不太吵架,相處氣氛也融洽,反而是信主後
在教會聽過許多美好的故事,也感謝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在信仰道路上的鼓勵和勸勉,加添我信心與勇氣,使我也能經歷神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真實的話語和應許!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在碩一的時候聽到福音,決志信主並於半年後受洗,那時已經有位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在信主前,我們不太吵架,相處氣氛也融洽,反而是信主後,他覺得限制很多,講到信仰,就覺得我變得很怪,何必這麼多堅持,於是我們之間的拉扯也多了起來,如此過了一年多,有天我跟他說:「牧師說:『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如果不能同一個信仰,我們還是分手好了!」 帶著這晴天霹靂的消息,他默默地回去問他的父母:「能不能試著接觸基督教?」,沒想到長輩點頭如搗蒜(因為他們很想趕快把我娶進門),於是男朋友就開始參加查經班,上婚前輔導課,然而理性思維,加上科學分析的訓練,讓他很難相信有一位神,直到神的話語親自打開他的心,就是「本於信以至於信」,讓他決定用一顆單純相信的心去邀請耶穌進到心中,並且得以越來越信.最後他就在各方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在結婚典禮上,先受洗再舉行婚禮。 其實在那場結婚典禮上,福音的種子已悄悄地埋進另一個人心中,對神的渴慕萌芽了,那人就是我的公公,雖因個人的軟弱,遲遲不敢受洗,但感謝神的憐憫和體恤,十年後終於如願在南聖受洗。 第一代基督徒常遇到的典型爭戰,其中最讓我糾結的,算是「家族旅遊」了。我的父親有五個孩子(筆者排行老四),現在都已各自成家,雖然全居住在台南,卻少有機會碰面,幾年前大家決定應該每年舉辦一次家庭旅遊,好凝聚家人情感,出遊的地點或行程安排是令人期待又開心的,但出遊時間就難決定了。當大家票選要週六週日出遊時,只有我們一家不行,原因是為了要守主日,這時,平時對基督信仰友善的家人率先發聲:「和上帝請假一次沒關係啦!」、「上帝應該也喜歡你和家人在一起啊!」、「不需要把氣氛搞得這麼僵吧!」,而我的回應是:「如果大家最終決定還是週六週日出遊,那麼我們家主日結束後,無論你們在哪裡,只要來得及,我們都會趕過去和大家會合。」 不妥協的結果,家人們也尊重我們想敬拜神的心志,最後其他五個家庭,大人小孩全部週一請假,家庭旅遊的日期慣例選在週日下午和週一了,後來家人們也覺得這樣的時間出遊甚好,平日選擇多,不用人擠人又有實惠的價格,也是神所賜意料之外的美好囉! 因著教會,家人間的感情更好了,我的父親現在每週二來教會查經,結束後還有父女倆的午餐約會;我的母親因有朋友的陪伴,目前在另一間教會穩定地參加小組,查經和主日,感謝主的恩典,讓我的家人一同有機會聽聞福音。 記得有一次禱告會結束之後經過牧師的身邊,牧師很隨口地說:「俐瑀,要一起受苦喔!」,我的內心很感動,深知若不是因為牧者愛弟兄姊妹的心腸,是說不出這句話的,於是我向耶穌禱告:「事奉?的道路有苦要受,我願意!」,很奇妙地,當甘心樂意時,以前覺得辛苦的,現在竟不覺得辛苦,反而輕省了起來。所以,也要鼓勵「作基督徒的你」,也許會有孤單的時候;也許你是家族中或職場上少數份子;也許別人以你為怪、對你不屑、常常心事無人知,但要鼓勵你,不要討人的喜歡,總要討神的喜歡,以得著耶穌基督為至寶,順服神意味著要爭戰,沒有人能攔阻那想要順服神的心志,一定會有美麗的故事發生,喜樂、輕省、優質、尊榮,加上得勝的果子,會看見的!加油!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黃俐瑀姐妹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深耕女性與伴侶事工30多年的師母、作家暨聖經教師辛蒂.麥曼納米(Cindi McMenamin),在Crosswalk分享基督徒與祝福擦肩而過的可能原因。全能的神從未「跳過」任何人,只是,尋求與活出信仰的方式若不正確,確實可能在等候恩典的路上感到失落。
「要一直不斷地禱告,神是垂聽我們禱告的神,祂知道我們心裡的每個小小夢想,誰會想到我40幾歲還能找到人生伴侶呢?誰又能想到我和先生4、50歲才踏上創業築夢的路呢?」今年46歲的蕭孟宜堅定地說出她與神在禱告中,建立信心的關係。
很多人害怕讀啟示錄,更多人對末世論最大的印象就是最後的審判、地獄、硫磺火湖、敵基督、新天新地等,但台北懷恩堂主任牧師吳榮滁牧師表示,啟示錄是使人蒙福的書,不讀太可惜;其實只要回到正確的文體解釋方法,對舊約愈來愈熟悉,閱讀啟示錄沒有想像中困難。
張宋樺弟兄和王秋蓉姊妹夫婦,分別是教會的區長和執事,目前有一位6歲大的兒子,一家人散發著幸福。夫妻倆分別來自破碎家庭,有過荒唐無目標的人生,原以為獲得金錢和愛情就能快樂,卻反而陷入更灰暗混亂的人生,直到認識耶穌…
「教會以宣教為主時,才能稱為教會。當教會宣教時,才能成為蒙福的教會!」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牧師說到。
第1樂章:沒有做完的事 這是在2010年5月號英文版《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五十四歲的卡文理(Lee Kravitz)被裁員了! 已是「過半山」(Over the hill)的年紀,再加上不景氣的市場,找工作的難度頗高,文理被「卡」住了,直到他讀到過去與親友的往來書信。於是,在太太的
第1樂章:沒有做完的事 這是在2010年5月號英文版《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五十四歲的卡文理(Lee Kravitz)被裁員了! 已是「過半山」(Over the hill)的年紀,再加上不景氣的市場,找工作的難度頗高,文理被「卡」住了,直到他讀到過去與親友的往來書信。於是,在太太的贊同之下,卡文理隻身雲遊四海,做他過去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拜訪許久不見的親戚朋友們。 首先,他去拜訪高中老師,那位老是投出問題球,挑戰他思考能力的「饅頭老師」(mentor)。老師對於他的造訪,驚訝又感動,三天的相處,「饅頭」一如以往,充滿智慧的言語,挑戰他對人生的思考。 數十年前,有位朋友借他600元美金,卡文理再次與他聯絡,親自把錢送還,表達謝意,即使他的朋友早已忘掉這事。 有位智障表姑,早已失去聯絡。他按?蛛絲馬跡的線索,找到這位獨自住在老人院的表姑,成為她十四年來惟一的訪客。 到修道院去拜訪當修道士的同學,與他促膝長談,兩人都再次確認自己的人生方向。 年老的阿姨,過去是認真的鋼琴家,與卡文理相處幾天後,又重新拾起多年不曾彈奏的鋼琴…… 這些拜訪旅程,一個個皆是學習過程,使他的人生更豐富美好。他也發現,過去因忙碌而「沒時間使用」的愛心、耐心與體貼又一一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失業一年沒有金錢收入,但所得到的比金錢更豐厚。卡文理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是囿限於自己與家人,對周遭感恩與關懷,使他生活更多彩多姿。 現在,卡文理需要找工作,不過也許不致太困難。他把過去這一年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沒有做完的事》(Unfinished Business),大獲好評,或許他已找到新事業。 第2樂章:不作逃兵 林哲明在某知名跨國銀行集團上班,感恩節前夕聽到同事間在流傳,公司出事了,營運可能有問題。聖誕節前,哲明抱?整理好的紙箱回家,銀行關門,全體員工「家裡蹲」。 他父母聽到失業的消息,滿臉愁容,倒是太太怡真露出笑臉鼓勵:「在家休息一陣也好,過去太忙了!」孩子也好興奮,因為每天都看得到爸爸。 原本想先在家休息思考一陣,但父母親見哲明在家就唉聲歎氣,要他認真找工作,也阻止小孩吵他,甚至抱怨怡真不夠積極,不為先生的前途著想。 三代同堂的日子,原是有福的安排,卻因父母對兒子的適度「關切」而帶來壓力。 「家裡蹲」的事實已是家中不能提起的話題,然而事事都跟失業有關,晚餐時父母親的歎息宛如低氣壓過境,黑雲跟著全家走動。 明哲受不了父母的壓力,草草接受一個外州的工作,把妻子孩子留在家中與父母同住。從此婆媳之間的關係,像齣正上演的韓劇,劇情錯綜複雜,明哲也變成裡外不是人的逃兵。 夫妻長期分開,婆媳不和,親子關係疏遠,難唸的經越來越多本。 哲明為家為妻為父母,終於決定勇敢面對。他先跟父母懇談,父母親終於了解對兒子有時會「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現實,決定暫時回臺灣享清福,讓他自己做決定。 同時,他也向妻子道歉,願意作個有擔當的丈夫,請妻子再度全力支持他。 明哲目前在銀行上班,但若是再度被裁,一定會慢慢思考,不作沒有計劃的逃兵。 第3樂章:化妝的祝福 何士傑是位年輕優秀有為的年輕人。名校畢業,娶得美麗賢慧的妻子,兩個兒子活潑可愛,而他一畢業就被有名的「李曼兄弟」證卷公司網羅,成為高薪的華爾街菁英。 2008年底「李曼兄弟」倒閉成為全球頭條新聞,何士傑與同事們都成無業菁英人士。 那陣子華爾街風聲鶴唳,倒閉與被收購,有工作的人緊張,沒工作的人心慌。世傑這時反倒非常慶幸自己是無產人士,同事中有人住豪宅開名車,面對龐大的貸款欲哭無淚。 士傑與太太一同做數字管理,發現沒有收入,少數的存款只能暫度幾個月。於是先把一部份存款分別出來,那是停損點的數字,無論如何要守住底線。為了節省開支,把租用的公寓退掉,搬到郊區與父母同住。 郊區的小房子內,住著已退休的父母、年邁的祖母,如今再加上士傑一家四口。原本念私立小學的大兒子,轉到郊區念公立小學,教育經費減至最低。 八個月後,士傑終於找到工作,雖然薪資大不如前,但總算可以再自立,也搬出父母親家。七口人同住,每天大家面對面,總有磨擦誤會,但回顧過去八個月,士傑滿心感恩。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盲目追隨同事,也去買棟豪宅來把自己綁在貸款中。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發瘋買名車代步,否則就成為開名車無屋的待業菁英! 感謝上帝,與父母同住的日子,更深體會他們全心的愛與支持,使他與父親常有機會談心,兩個孫子也與爺爺奶奶建立美好的關係。 感謝上帝,四代同堂,何等福氣,祖母在士傑搬出後不久過世,士傑永遠記得祖母晚年含飴弄孫的喜樂笑容,這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這次的經歷,士傑從中學習腳踏實地的重要、家人支持的祝福、面對環境的必須,及未雨綢繆的好處。 第4樂章:迎接曙光 麗琴是所謂的「內在美」,獨自一人帶兒女在美國求學生活。先生周擎天原是台灣某外商公司經理,麗琴在家相夫教子,是快樂的「英英美代子」(台語:意指在家閒閒沒事幹的妻子)。來美國後住在華人眾多的城市,每月靠著擎天匯過來的家用,在這城裡過小康生活。 擎天離開外商公司與朋友一同創業,麗琴從「美代子」變成「周董夫人」,麗琴為擎天感到驕傲與欣慰,感謝上天賜她一位有能力的丈夫。 好景不常,擎天打電話說投資失敗,沒有收入可以匯款,就此斷了音訊。麗琴的生活從此變天。 首先,她與孩子搬出高級公寓,找棟小公寓棲身。朋友帶她申請救濟金、領糧食券。開車只會開直路的她,因為人生的臨時大轉彎,現也只能開車經過九彎十八拐到倉庫去當鐘點工。 麗琴堅持一個信念,希望孩子的世界安穩幸福,所以沒把父親無法支持他們的情況,照實透露給兒女知道。麗勤辛苦工作,兒女卻不明白家境已不如往昔,手機、書籍、衣物一樣都沒少。不曾理財的麗琴,慣性刷卡消費,債台高築。 臺灣的母親萬里迢迢來美國探望寶貝女兒,見她這番狼狽光景,傷心又憐惜。兩母女在廚房烹飪談心時,心靈閃出一道曙光;麗琴擅烘焙,蛋糕餅乾都做得精緻可口,何不在家烘焙賣到華人超市去?! 母親溫柔地把家境困難的真相告訴孫兒女,要他們與麗琴站在同一陣線上,當她最大的幫手,同時也帶他們禱告,祈求上帝的引領,大家同心攜手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擎天終於又與麗琴連絡,長期在外成為流浪商人,創業夢醒、身心俱疲的他,倦鳥知返,要與家人團聚了。 如今麗琴的手工烘焙生意已做出口碑,擎天幫她備料送貨。糕點甜品,小兵立大功,成為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長路漫漫,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都極需要修補與重新建立,但漸行漸親近,全家正往蒙福的方向進行。 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55期(2010年10月) 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https://www.familykeeperss.org/untitled-c1fie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作者/吳信惠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經文:腓立比書1:3-11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討人喜悅,是大多數人們都會做的事!對自己喜歡的人、在乎的人,我們會很樂意去做討對方高興的事,但對一些不喜歡卻有利害關係的人,我們只能勉強自己去做討對方喜悅的事(比如討好上司),甚至有時候因迫於現實和無奈,不得不去做一些討好對方的事。既是如此,如果為了得到人的喜愛、回饋、利益……,我們尚且願意過著討好人的生活,那麼身為一個基督徒,為了那愛我們、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又賜給我們永生的耶穌基督,我們豈不是更應該盡力地去討祂喜悅嗎?千萬不要覺得被主拯救、得著永生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些人值得我們努力去做討他喜悅的事,那麼耶穌基督更配得我們去做。 從保羅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我們看到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是何等地努力想討基督的喜悅,他們「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這不但是讓保羅喜樂的原因,更是上帝所喜悅看見的。從初代教會到如今,許多教會都充滿了問題,因為無法同心合意,使教會中充滿了紛爭、嫉妒、結黨、論斷……,當年的哥林多教會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不但得不到神的喜悅和祝福,最後還導致了教會的分裂。一個同心合意的教會,才有可能是興旺福音的教會;也才可能讓神想到我們就歡喜快樂;才能讓神更多地想與我們同在;才能領受更多屬靈的福氣和各樣屬天的應許。想想,我們在神的眼中,是怎樣的一個教會呢?如果有一天保羅寫信給我們,他會如何評價我們的教會呢? 保羅強烈地宣稱「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在神面前是重要而美好的善工,這善工可分為兩個部分: 同心合意 任何事工成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群同心合意的門徒。一個團隊力量的關鍵,或是匯聚力量或是分散力量,並非是因著那群人的智慧、能力多寡或是財富來決定,而是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同心合意。同樣地,一個教會的力量也非取決於教會的人數多寡,而在於他們是否能同心合意。當初耶路撒冷教會因著約一百二十人的同心合意禱告,引爆教會的復興,但是當教會增長到約一萬多人的時候,卻發現非但不能同心,連吃飯的次序都引起大家的紛爭,反而使得教會失去力量與見證。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教會重蹈耶路撒冷教會的覆轍,一些人在教會中為了各種芝麻小事爭執,這樣的心態看在上帝的眼裡,怎麼會蒙神的悅納呢? 「同心合意」必須要建立在「耶穌的愛」的基礎之上,如果說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所喜悅的教會,那麼哥林多教會就是保羅最頭痛的教會了。腓立比教會和哥林多教會之間一項重要的差異,就是腓立比教會有「愛」,保羅甚至為他們禱告,讓基督的愛在他們中間還要多而又多,但哥林多教會卻是一個沒有愛、不懂愛的教會,所以保羅才在給他們的書信中,寫下「愛的真諦(參哥林多前書13:1-8)」,提醒並要求教會,務要把基督的愛放在第一位。一個教會若不能同心,就別說什麼興旺福音了,連基督徒自己的信心,愛主的心,都會因之漸漸失去。我曾看到也聽到很多基督徒離開教會的原因,都是因為看到教會裡面的基督徒,嘴巴裡說得很屬靈,但實際的人際之間的關係卻是做作、虛假、爭競、敵對,甚至批評、論斷……,這樣的基督徒群體,連自己都幾乎絆倒了,又怎麼能建立人? 要杜絕這類的事情,避免絆倒人、避免內耗,我們應該要更積極地去支取從神而來的愛,有神的愛,才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才能以神的眼光看人、看世界。當初耶穌的門徒也曾經彼此看不順眼,甚至彼此爭論誰為大。當耶穌才剛帶領門徒吃完逾越節的晚餐(也是最後的晚餐),沉重地告訴他們自己將被賣、受死的時候,門徒不但沒有在乎耶穌所說的,沒有安慰耶穌,反而起了爭論,他們中間哪一個可算為大,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參路加福音22:17-27)這樣的較勁直到耶穌復活後還是沒有全然學會,當耶穌預言彼得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他束上,帶他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的時候,彼得在乎的,卻是約翰的下場又會如何?(參約翰福音21:19-22) 務要知道,耶穌並不在乎誰為大,不在乎誰做什麼,祂在乎的是我們是否能同心合意,因為同心合意是使教會復興、神國度復興的關鍵。任何一場棒球賽、籃球賽、足球賽,都需要全體球員同心合意,堅守自己的崗位,補上團隊的不足,支援隊友的需要,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那麼,何況是有關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福音使命,豈不更需要我們同心合意,才能贏得最後勝利嗎?世人流傳一句話:「不怕神一般的對手,而怕豬一般的隊友。」在教會中,我們有神當我們的隊長,本可以絕對勝過魔鬼那個微不足道的對手,但我們常常受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成了豬隊友~彼此拆台、彼此嫉妒、彼此攻擊……。求主幫助我們,看見同心合意的重要性,那不是我們的選項之一,那是我們必須達到的使命,也是我們經歷神、與神同行、滿有能力的必要條件。 興旺福音 興旺福音,常讓人以為是去傳講福音,舉辦一些佈道會,但所謂的福音不單只是好消息,福音更是生命的見證;生命的力量。因為,福音這個好消息,不應該只是說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就像我們去商場、市場上,總是看到一些超級推銷員,告訴我們產品多麼好用,甚至有些產品的廣告,讓人一看就會想購買。例如有些刀具在推銷員手中真是「削鐵如泥」;有些膠被描繪得無所不黏,堅固耐用;有些藥被形容得無比神奇……,但是,當我們聽信廣告開開心心買回家使用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所以說得再好,還不如真正活出來的真實。 我們所傳的福音也是如此,不要說起福音都頭頭是道,講的很棒、很好、很吸引人,但是自己卻活不出福音的見證、喜樂、滿足與力量,當我們無法活出福音的見證和力量時,也會造成那些聽聞我們口傳福音的人,興沖沖地進入教會,卻因著教會基督徒的負面見證(軟弱、抱怨、爭競、結黨、批評、論斷、消極、惡劣態度和行為……)悻悻然地離開教會。 保羅提醒當年和今天的基督徒,興旺福音的關鍵,在於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而非我們說的是什麼樣的神(耶穌基督的至善、至美、至榮不會因為我們怎麼說而改變,但往往出問題的都是我們人的部分)。所以保羅鼓勵腓立比教會,作為基督的門徒,不單單要有基督的愛心在我們裡面,更要讓我們的生命,是有知識和見識的見證,好活出不一樣的身量,讓人們不是聽見福音,而是看見福音在我們身上的影響和果效。我們需要有知識(對真理的正確認知)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沒有按著真理的原則,我們的愛可能會出自錯誤的動機,甚至被扭曲而變得不健康;我們需要有見識,才可以避免我們的愛心被利用,或無法正確而有效地去表達我們在耶穌基督裡對人的愛。當我們的愛心在知識和見識上成長、成熟時,我們會有三方面的見證,使我們可以真正地興旺福音: 能分辨是非~喜愛那美好的事 保羅說:「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譯: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上帝。」(腓立比書1:10-11)如果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和評論,與一般世人相同,那我們有什麼好誇口的?如果我們生活中所喜歡的、所嚮往的跟世人一樣,那我們有什麼可傳、可見證的?基督徒生命的見證,就是我們跟世界的價值觀不一樣,但我們卻因此更喜樂、更自由;我們跟世人所渴望、所要求的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很滿足、很幸福。我們雖然跟大家身處同一個時代,同一個環境,但是我們因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分辨能力,且喜愛那神所喜愛的,所以我們會見證出福音在我們身上的奇妙、豐盛、祝福。你生活中,有哪些與世人不同的見證、喜好?你能否看見一般人所無法看見的真理的角度、原則?一個能分辨是非、懂得什麼是合乎聖經真理的基督徒,才能選擇喜愛那美好(合乎真理,合神心意)的事物,也才能活出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與祝福。 作誠實無過的人 一個人要沒有完全可指謫的地方(無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保羅在這裡所說的誠實無過並非是指不會犯罪,乃是要我們務要真誠(誠實),這是我們可以盡力去做到的。一個對上帝、對真理真誠與誠實的人,自然會約束自己盡可能地不去犯罪。真誠的態度可以讓我們在一些事上,即或做得並不好、不盡人意,卻仍可以讓人感覺良好或得到諒解。有些人因為怕做不好或做錯,就乾脆不做,反讓我們的生命失去做好的機會,上帝要我們真誠地去對待每個人,當我們試著去做任何對人真誠的事情,或許我們會有不完全的地方,但仍值得我們努力,因為那也是做在上帝身上的事。當我們在真理的知識和社會的見識上操練與長進時,可以幫助我們更真誠與誠實地在所作所為上更純熟老練,自然能避免更多的錯誤,也更能見證我們因基督耶穌並聖經真理所活出來的不同生命。 結滿仁義的果子 所謂「結滿仁義的果子」的生命見證,是指因公義、正直所得到的生命好處、利益與祝福。我們是否堅守神的公義?我們是否保守心中的純正?箴言提醒我們純正的重要:「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自己;奸詐人的乖僻必毀滅自己。」(箴言11:3)、「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箴言19:1)、「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言20:7)。約伯的純正也使得他至終蒙受加倍的祝福,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約伯記2:3)雖然約伯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上帝,死了吧!」(約伯記2:9),他的朋友也笑他:「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上帝嗎?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嗎?」(約伯記4:6)但約伯不為環境所擊垮,不因那些負面的言語而改變自己的純正,最終「……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約伯記42:10)當我們選擇上帝的公義、持守心中的純正,我們必能看見神的保守與賜福,使我們能見證基督的大能與榮耀,使人們看見我們的見證,就渴慕得著福音的好處與祝福。 結語 願我們都能謹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教訓與提醒,也願我們都能積極地操練自己的生命,好讓我們自己、身邊的人們、並基督的教會,都一起蒙福、一起得榮耀。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請支持每一個神國事工,回應屬於你的榮耀呼召,基督教今日報需要您的奉獻支持,謝謝您~(點此奉獻)
經文:腓立比書1:3-11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