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父親說:假設目標有100步要走,大部分都還停留在0步,少數先知者可能已在70步,真正的領袖,只需先走3步,慢慢帶領並推動。即將新任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祕書長的夏昊霝,期許自己「換腦袋」,以新思維看見100步的目標在哪裡!
自小就離開澎湖的家的夏忠堅牧師,經歷特別的「孤兒院」生長過程,因此更能體會人的軟弱。一路受「屬靈父親」周聯華牧師的牧養、帶領,經歷自身被醫治,一生投入教會福音運動;今成「資深教練」,傳承新世代。
一直以「教會更新、福音遍傳、普世宣教」為異象,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夏忠堅牧師堅守服事48年,更以「世代傳承」為己任,今(19)日將轉任「資深教練」,持續傳承與輔助,將交棒給新一代!
基督教福?機構和教會密不可分。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再度推出「新冠疫情與台灣基督教機構」教勢報告。2020年與2021年疫情衝擊下,教會、機構皆面臨「無法預測的未來環境」、「財務困難」及「無法執行事工」等三重的挑戰。據調查顯示,去年47%福音機構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三級警戒後,75%在事工執行上受阻。其中仍有13.3%的機構,因去年疫情初期便積極轉型,且在今年受到衝擊時,較易適應。
因應急遽變動社會下教會牧養的需要,已有32年歷史的「台灣教會教勢報告」今年有了重大的變革。除了過去朱三才牧師所進行的普查式報告外,今年基督教福音協進會針對新冠疫情對教會的影響,快速地進行了網路調查,以呈現疫情中教會的現況,並提供實際的行動協助教會適應環境的需要。
今日台灣確診39例,死亡個案9。點開影片,讓我們跟著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夏昊霝牧師,一起為疫情禱告。
你對於自己目前的處境感到安全嗎?我所屬的國家與社會讓我感到安全嗎?現今的國際局勢我會用安全來形容嗎?
平日我們對海權與其中的管理,可能沒有什麼概念,但今年3月的蘇伊士運河阻塞事件,讓全世界都緊張了起來。這才知道,原來蘇伊士運河掌管了全球約12%的貿易流量啊!
疫情下教會的出路在哪裡?今(15)日上午以ZOOM形式舉辦【疫情中網路特會-疫情下教會的出路】,由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帶領,邀請福音協進會的夏昊霝牧師及The HOPE萬力豪牧師,聚集約650位眾多教會牧者,長老執事及全職同工參與,共同研討如何在疫情影響下,不再「懼怕網路」,正面迎擊,找出教會實際出路。
如果教會「回不去」了,教會該怎麼辦?去年疫情肆虐,教會已經歷過一波「線上聚會」熱潮,但短期內政策便下令解封,教會真的有準備好嗎?今年疫情再起,絕不可忽視—「來自上帝的震撼教育」!6月15日上午10-12點,新店行道會舉辦「疫情中的網路特會」,邀請張茂松牧師、夏昊霝牧師和萬力豪牧師分享,探討教會如何在疫情期間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突破全球新冠疫情籠罩,人人有感關鍵領導之必要。台灣領袖高峰會在台北、高雄、新竹、台中、台東、嘉義及花蓮等地,帶動全台超過3100人,與全球40萬名領袖共同探討危機領導,化危機為轉機,要發揮每個人最大的影響力。
由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簡稱「靈糧網絡」)舉辦的「國度合一.家人同行」跨宗派、跨族群、跨機構禱告特會,於6月8-10日在羅東村卻國際溫泉飯店舉行,第二天晚上大會安排「兩代同行」專題,由多位青年牧者上台分享。
我深覺上帝藉著這一波疫情,在拆牆!所有在牆內的,無論哪一種牆、有形的無形的、種族的、膚色的、性別的,甚至區域、國界。全部把自己關牆內的,早晚吃鱉。所有能走得出牆的,全部能活,甚至茂盛。而那些「一開始就不在牆內」或者「早就走出牆的」,現在都在活得快快樂樂。 用小規模的來說,「資訊透明」就是一種拆
我深覺上帝藉著這一波疫情,在拆牆!所有在牆內的,無論哪一種牆、有形的無形的、種族的、膚色的、性別的,甚至區域、國界。全部把自己關牆內的,早晚吃鱉。所有能走得出牆的,全部能活,甚至茂盛。而那些「一開始就不在牆內」或者「早就走出牆的」,現在都在活得快快樂樂。 用小規模的來說,「資訊透明」就是一種拆牆。而「刻意壓制資訊」就是一種維持牆的概念。這在這次疫情,這兩種哲學所帶來的差異,非常明顯。 如果巴別事件,是神強制介入,把大家內聚的私慾,重新打散,好讓人遍滿全地。那麼COVID-19可能是另一個巴別事件,要把大家內聚的概念打散,好讓人遍滿全地。可是,人類在物理上,早就已經遍滿全地了啊!但仔細想來並非如此,人類不是遍滿全地,人類是佔地為王。在自己的地裡面,我們內聚。 如果人類沒有犯罪,人類遍滿全地之後,世界會是什麼面貌?應該是沒有國界,沒有藩籬,沒有牆,也不需要牆的(沒小偷也沒猛獸)。 這個「人類沒犯罪」的畫面,跟今天「罪人,遍滿地面了」兩個畫面的比較,這中間的差異,我相信就是神在推動世界轉輪、歷史發展,所要彌合的差距。那麼最明顯的,這中間的差異,就是「隔閡」這件事情。 所以讓我們的思考方式,也走出牆吧~放大來說,當我們在牆內思考大使命,我們很容易把大使命轉譯「所以你們要來,來我們的教會聚會,來教會受裝備變成門徒」。可是如果我們用無牆的概念思考大使命呢?我們才真的會更準確的回歸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不是嗎? 共勉之 (文章授權/夏昊霝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針對新冠病毒(COVID-19),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強化對於公眾集會的評估管理,並修訂新冠病毒流行期間的公眾集會因應指引。目前多數教會已有規範聚會參加者間的座席距離、防疫措施等應對,但卻難以精準掌握赴會者資訊。中華福音協進會近日製作「教會報到系統」,可掌握所有進場人員的名單,以備政府可能的防疫要求。
面對全球各議題的改變,教會在期待屬靈復興的同時,也無法逃避屬地責任。環境變遷、社會文化、科技發展、資訊爆炸、全球趨勢、法律倫理等種種議題發展,將帶來的極大影響。教會該在如何面對這些議題所帶來的衝擊?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