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醫學

【張文亮專欄】同學,瘟疫時禱告有用嗎?

「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民數記16:48)   學生問:「老師,瘟疫時,禱告有用嗎?」   容我與你分享兩個故事,也許與你的問題有關。   1977年,桃園地區舉行一場「聯合佈道會」。埔心聚會處的薛子富長老,推薦我去擔任領會與領唱。那時,我還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要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人,去做這事?我一聽嚇壞了,但仍然順服。   我很緊張,那一晚禁食禱告。我也請學生為我禱告,他們來教會,為他們的輔導禁食禱告。那是我開始經歷「代禱」,有功效。   那是場超過千人的佈道會,我壯膽上台,背後是許多學生的代禱。我領詩,低頭禱告後,抬頭一看,台前已經站著一些要決志信主的人。旁邊有人請他們趕快回去坐,佈道會的講員,還未講。   那一晚,我第一次經歷上帝藉由幾個小弟兄與小姊妹的代禱做事,讓人信主,歸向主。   我學習一個很重要的功課:第一,上帝恩待卑微的事奉者。第二,上帝藉卑微的人作工。第三,上帝聽祂兒女的禱告,即使這些代禱者都是高中生。第四,認為自己會講,不需要別人代禱就上台的服事者,是最笨的聰明人。   我相信,信仰不是簡化問題的方式,而是主耶穌使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去探討問題的力量。   沒有力量,就無法委身。我也相信聖靈的能力,不是簡化問題的能力,如果是這樣,聖經不會是一大本,而是幾個口訣就可以。聖靈的能力,是使我們面對更深的問題,靠主去解決的能力。   後來,我長期受科學的教育,深知科學的思維,是在自然界找原因;科學的邏輯是在已有的理論上,步步向前;科學的實驗,是細細的觀察。   但我有感情的憂傷,有生離死別的經歷,有知道自己永遠不會知道答案的事情,有在茫然無所知的曠野獨行的日子,有遇到完全不知如何解開纏繞的窘境,有上帝若不拉拔,我會掉下無底憂傷的界線。是主耶穌的保守,與弟兄姊妹的代禱,介於我沈淪與得勝之間,拉我到得勝的那邊。   再讓我與你分享一件事,有個愛丁堡大學醫學系的學生,看到歐洲最傑出的外科醫生李斯特 (Joseph Lister, 1827-1912)在手術時,病人忽然死了,李斯特當場愣住。護理主任進來,叫李斯特立刻出去,讓她消毒病房,與善後。這個學生寫道:「李斯特獨坐在病房外三個小時,深夜才離去。」   「教授,如果你竭盡所能,手術失敗,病人死了,你如何再回手術?邊?」學生事後對李斯特問。李斯特當時是在課堂,他回答說:「我需要上帝作我的幫助。」他如此坦白的回答,給日後一流的醫生,有精密思維,冷靜的判斷,還有人性的洞曉,知道自己的軟弱與需要上帝。醫生不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是需要上帝。   李斯特在1912年安息,他末了說:「當我面對明天,我相信耶穌,不是沒有盼望的人。即使有死亡,牠的陰影不會拖太久,因為有主的寶座。」   瘟疫時,禱告有用嗎?同學,禱告不是有沒有「用」,禱告是將事放在主耶穌的手中。祂掌權,祂有慈愛與恩典,最知道如何行。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盼望」是一種靈魂的品格,驅使我們望見與倚靠創造生命的主

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好興奮!   那時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唸了這麼多書,終於可以進入大學一顯身手!一轉眼,四年匆匆過去,畢業之前我卻慌張無比,因為發現自己知之甚少,好像什麼都不懂竟然就要畢業了!   知道得越多,卻發現未知的更多;知道得越多,才明白知道得很少。似乎,這也是最近全世界都在練習的功課。   一個多月前,醫學先進國家滿有自信地隔岸觀火在亞洲氾濫的疫情,卻不知道自然力量不分國界開始越洋流竄;之前被譏為佛系防疫的英國,如今在歐洲的表現卻出奇地好;曾被預測失控慘況將僅次於中國的臺灣,如今的守護則跌破各國眼鏡。我們到底知道什麼?而不知道的又有多少?   正如,沒有人可以回答疫情何時減緩,更也無人知道臺灣是否能繼續撐下去。   在發現自己所知甚少的時候,怎麼辦呢?多讀書當然很重要,但我指的是在面對那種第一次的前所未見與眾所不知。   恐慌擔心是很自然的反應,就像當年大學畢業時,前途茫茫充滿不確定的我; 謹慎保守也是個聰明的作法,既然未知甚多,那就先緩步前行避免冒進;而最近流行的「超前佈署」也很有智慧,按著已知做出合理推測,然後進行準備及防範,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然而,各種戒慎恐懼與小心翼翼,或許可以使人問心無愧,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心懷盼望。   盼望不是樂觀,樂觀是相信壞事一定會過去或者明天會更好,但盼望則是在不見曙光的陰鬱中,仍有不會被現實苦難所消滅的力量。西方有一位強國領袖,曾說到了復活節(4/12)就可以經濟復甦開心復工,如今證明那只是不切實際的樂觀;人們若是帶著盼望,意味著即使在復活節死氣沈沈,卻仍有喜樂迎向明天,因為復活的基督,是生與死的主宰。   新的一週,願你在重重的未知與不樂觀的疫情中,體會「盼望」是一種靈魂的品格,驅使我們望見與倚靠創造生命的主。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