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動盪的世代,備受關注的末日預言,從日本漫畫家竜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一書持續引起話題!此書於1999年出版,距今25年前的漫畫,早己絕版,作者也退隱。書中記錄了作者的預知夢,自其22歲起開始記錄夢境,其中多項預言被認為已應驗,包括:神戶大地震、阪神大地震、新冠疫情、戴安娜王妃之死...等,以及最知
「我最常被人問的問題是,作為一個理工人,應該相當的理性,為什麼會相信神的存在?」連復桑博士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終身教授,同時是加拿大滑鐵盧計算流體力學工程諮詢公司執行長,專精在機械及電機、再生能源研究,並長期主持加拿大國防部研究項目。他受訪時微笑表示,其實「科學、邏輯與信仰」之間並不衝突,科學是用來幫
現今在媒體推波助燃下,各種「末日預言」一再進入人們視野。從古老的瑪雅預言,到聖經《啟示錄》末日場景,這些預言在歷史上不斷被提及,並於現代社會引發熱議。許多末日預言更是成為時下熱搜,例如近期的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而近期最受關注的末日預言熱搜之一,便是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的末日預言⋯⋯
吸血鬼傳說由東歐傳到西歐,引起更多人的恐慌。
「周董」周杰倫即將在大巨蛋開唱,引起歌迷搶票熱潮,票券一開賣就「秒殺」。然而,警方近日破獲全臺最大黃牛集團,更提醒民眾,在文創法祭出重罰之後,黃牛業者轉型為詐騙集團,以演唱會門票為誘餌設局詐騙,不僅讓歌迷血本無歸,還可能因購買黃牛票而觸法。
陳怡樵曾鋃鐺入獄,假釋後離開了故鄉雲林,當真的要重新踏回去時,內心難免放不下要「衣錦還鄉」的執著,陳宏賓弟兄就鼓勵他:「在耶穌基督裡,你就是一個新造的人,回去傳福音,不需要等到功成名就──你現在信耶穌,就是功成名就!」因而只要雲林有重要聚會,他都回去參加,於是,今年8月城市祈禱餐會上重逢舊識張麗善縣
當惡事發生時,「選擇善良」並不容易,但只要能做到,帶出的果效將超出人所能想,善意將持續傳遞,幫助更多人領受祝福!以弗所書4:32,「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日前,美國德州的艾德牛頓牧師於受訪時分享,今(2024)年4月的一次聚會中,他曾在講道中多次受無家
每年6月14日為世界捐血人日(World Blood Donor Day),今(2024)年恰好是節日20週年,不少縣市、公司行號與協會等單位,號召大眾響應捐血活動、紓解血荒。《聖經》提到「血」是生命,那麼,基督徒可以捐血嗎?護理師牧者接受本報專訪,針對這點從信仰、醫學角度提出見解。
「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神用約伯記8:7對陳怡樵的心說話,當時,他正從谷底看見亮光。出身雲林斗六的陳怡樵,原家境富裕,才20多歲,就因協助父親生意而身價上億,甚至少年得志,曾擔任地方政要的貼身秘書、曾操盤選情而叱吒風雲、曾以最高票當選「斗六市第九屆市民代表」...然而,他也因選舉恩怨入獄,
曾經,他是前竹聯幫蘭堂堂主,闖蕩黑社會二十多年,進出監獄病舍看遍生老病死。七年多前,他因放款結識餐飲業者,隨即自行投資開設餐廳,堅持以販售日本頂級和牛料理,主打金字塔市場,踏入餐飲圈。2023年底,他從黑幫前堂主轉身成為李昭明「弟兄」,脫下「兄弟」身分,於台北市召會享受召會生活,喜樂學習耶穌的生命。
隨著資訊科技不斷發展,人們使用搜尋與獲取資訊的方式持續變動,陸續經過主動搜尋、被動觸及、第一代媒介整合等不同階段。各個階段中的關鍵變化是什麼?我們的生活又因此有了那些改變?據此,專精資料探勘、大數據分析、商業智慧等領域,且同時委身教會服事的胡筱薇教授,應台中策盟邀請分享,如何成為跟上智能時代的未來教
若能負擔得起生活開支,「露宿街頭」通常是避之唯恐不急的選項,然而,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卻有一位牧者,長年投入關懷街友事工,甚至為了能更多接觸他所愛的這族群,每年安排為期一週的「街頭生活」,連續25載從不間斷,還要代代傳承。事工的起頭,要從一位被暱稱為「鞋子先生」的街友說起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聖詩《奇異恩典》傳唱度極高,不論是否為基督徒,聽到旋律後多半也能跟著哼上兩句。對於這首影響力已然「出圈」的詩歌,歷史學者詹姆斯沃爾文教授帶著高度好奇心加以探究,發現《奇異恩典》已傳唱250年,累積3,000餘種不同版本的錄音!接
主日崇拜的重要意義,在於讓人與神相遇,更多認識神、信仰能更得堅固。然而,若不小心失焦,讓「人」在主日崇拜高過了「神」,則恐使信仰落入「偶像崇拜」,與真神漸行漸遠。如何建立一個助人與神相遇的主日崇拜?金希文教授、神學院教師、眾教會音樂同工,把握眾人聚集的難得機會,分享常年在音樂服事中的得著與看見。
知名提神飲料廣告詞「你累了嗎?」,表示飲用該飲料能讓人再次精力充沛,然而,「疲累」不只是肉體會有明顯感受,更可能出現在心靈,這時該怎麼紓解?CBSI華人以色列文化研究會卓健誠牧師分享,面對勞苦、心中的「無形重擔」時,有兩個突破限制的轉化,「若明白是耶穌交代的使命、與神同行,所負的軛就輕省!」
愛因斯坦寫的一封信,竟以超過10萬美元的價格起進行拍賣,雖其內容為反信仰的創造論述,但同時,也令人感到好奇:科學家是如何看待宗教信仰?自古以來,科學與信仰之間爭議不斷,科學家強調實證邏輯的推論,神學家重視宗教權威的詮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也針對信仰提出強而有力的回應。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