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泉源之聲

【泉源之聲專欄】你的財寶在哪裡?

啟示錄中使徒約翰看見許多將來的異象,如今卻活現在今日的世界中,看見歷史在上帝的掌管中,神永不失誤!而當我們思想分別的道路時,羅得是一個值得引以為戒的故事。在創世記記載,當羅得舉目觀看時,他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於是羅得選擇約但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創 13:10-12)」然而當他漸漸挪移帳篷,直到所多瑪時,聖經清楚地描述「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聖經記載這兩個城市的結局,極為悲慘:「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 19:24-25)」而羅得的妻子因為留念,回頭一看,就變成一根鹽柱,失去得救的機會。確實我們不能不時時警惕自己,是否挪移帳篷,讓你的生活變得更世俗化,沒有與世人分別出來。是否如同羅得的妻子,留念這個世界而失去得救的契機?另外,要不是神憐憫,其實羅得的下場是與所多瑪一同毀滅的。   最近政治人物的一句口號:「發大財!」瞬時便成為大街小巷的話題與戲笑,然而卻成為人人心中的慾望與呼喊,感受到社會大眾渴望賺大錢發大財的慾望。主耶穌教禱我們:「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路 12:33-34)」人心所嚮往的是擁有的越多,但卻因著擁有的多,變得自私與軟弱。但主耶穌要我們變賣所有的去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並且預備天上的財寶。   當我們把投資經營在這有限短暫的一生,終將歸於無有;但當我們努力為主做工、積賺財寶在天上時,將來我們將得著永恆的喜樂與祝福。那位少年軍官來像耶穌求永生,最後卻因著主耶穌挑戰他去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可 10:22)」   今日主仍然在挑戰我們,是否願意將自己生命的主權獻給神?當世界的五光十色吸引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否樂意像亞伯拉罕選擇神的道路,還是像羅得一般挪移帳篷靠近世界呢?求主幫助我們懂得分別為聖的態度,以及願意為了教會而付上代價來跟隨。使徒保羅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 6:14)」盼望我們勝過世界的誘惑,找著生命的活水泉源,一生不偏離主的教會,專一愛主、事奉主!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高翊倫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針對指標性公眾人物(事奉者)公開表示離棄信仰,我們該如何看待?

一個曾經被神重用的僕人,許多人曾經因為他的服事得著祝福,如果這個人的影響力是大的,也活在世人的注目之下,「公開表態離棄信仰」,會讓許多人心碎難過,我們如何看待並回應這樣的事件呢?   公眾人物也有信心軟弱的時候   站在眾所矚目的位置上,看似光鮮亮麗,卻要承受著難以想像的壓力,我們不明白他內心的糾結和困境,一個再有恩賜的事奉者,仍然是有軟弱、可能跌倒的「人」,一樣需要基督。我們應當敬重神的僕人,但是不要把「神重用的僕人」當成「神」,或是「英雄化」,沒有一個人可以承擔另一個人信仰的重量,關鍵還是要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才是我們信仰的主體。如果這位公眾人物,是對我們別具意義,在我們信仰上有所啟發的人,我們一定會有內心的衝擊,將這些情緒帶到神面前,求主幫助我們不至於失了信心。   謹慎自己的腳步 專心仰望上帝   信仰的崩盤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許公開表態離棄信仰,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和惋惜,但是上帝對我們信仰的內涵有最清楚的判斷,我們都看見、聽見過一些指標性牧者的負面新聞,坊間新聞報導特別喜歡這樣的題材,當我成為一個牧者,承擔弟兄姊妹許多的期待,可是在服事的歷程中,我卻更多看見自己的軟弱和問題,因此我對於這些爆出負面消息的事奉者,我所要做的不是落井下石,不是批判謾罵,更不要失望過度,影響自己與神的關係,提醒自己要更謹慎奔跑天路。如果一個曾經領受聖靈、神所重用的僕人都可能跌倒,那何況是我們?定睛在神身上,檢視自己真實的屬靈光景,也求聖靈光照我們,。   結局還沒有到   每個人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手中,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作新造的人,生命難免有軟弱的時候,但是神也幫助我們恢復,因此,在過程中的曲折,不要將之視為結局,神仍然在工作。使徒彼得也曾三次不認主,耶穌對於彼得的軟弱沒有感到意外,祂看透了彼得當時的生命光景,但耶穌告訴他:「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廿二32) 神所重用的僕人,神在他的生命中必然有計畫和工作,驗收的日子還沒有到,緊抓住機會,即使曾經跌倒,但求神堅固我們,使我們再次經歷信心的跳躍。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李慧貞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基督徒如何看鬼月呢?

民間傳統思維中,認為人在死亡後沒有子孫祭祀,或因天災人禍等意外死亡的人,會成為「孤魂野鬼」,這些無人「照料」的鬼魂,會在七月「鬼門開」期間來到人間討食,因此民眾會為「好兄弟」們準備豐盛的食物以巴結討好,以免成為「替死鬼」,因此就產生了許多【禁忌】,比如說不可以游泳,因為若在水中有冤屈的好兄弟無法投胎轉世,會「抓交替」; 晚上不可以吹口哨,因為口哨的頻率與陰間相近,容易召喚到好兄弟們;不可以亂拍打前方人的肩膀,因為很容易嚇到人,導致對方被好兄弟上身。   這些看似迷信的行為或是觀念其實並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知識的增進而消退,反而科技越進步,人們就越迷信。這樣的現象其實反映一個事實:人們對於自己無法理解,或是未曾見過的事物有很深的恐懼感,人們會將黑暗、未知、恐懼連結在一起,這其實是魔鬼的謊言,藉著恐懼要將人們帶離上帝的身邊。這也是為什麼聖經常常提醒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恐懼、可以放心,因為耶穌已經勝過了世界(約16:33)。   聖經告訴我們,世界上並沒有人變成的鬼,只有墮落的天使變成的魔鬼,而邪靈則是魔鬼撒旦的差役;聖經記載人死以後並不會變成鬼,人死之後身體漸漸腐爛而歸於塵土,人的靈魂只可能會去到兩個地方,不是在樂園,就是在地獄。而邪靈扮演人心中所恐懼的鬼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感到不安,進而敬拜魔鬼、遠離上帝,當然因為犯罪心中產生罪惡感,心裡面的恐懼就更加深,反而更加落入魔鬼的圈套裡面。   回到今天的主題,基督徒該如何看待鬼月,驅逐心中的恐懼? 很簡單,你必須要相信耶穌。聖經有應許,因為信耶穌我們就得蒙拯救,得以勝過魔鬼撒旦黑暗的權勢,被遷入上帝國度當(西一)中。接著我們要勤讀上帝的話語,因為上帝的話語沒有一句是不帶有能力的,而當我們越讀上帝的話語,我們就越認識上帝;越認識上帝,我們就越不容易被魔鬼的謊言欺騙,自然就遠離心中的恐懼了。    當我們害怕,要記得專心倚靠耶穌,要向上帝禱告,求上帝拯救我們脫離魔鬼的試探與綑綁,求上帝的平安臨到我們心中。我們的心越堅定,我們就越不容易受到這世界的異教之風所影響。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王誠正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你今天做家事了嗎?

媽媽們,你累了嗎?   在台灣,身為家庭主婦,眼睛一睜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裡面的大事小事,裏裏外外,都有許多事情需要打理。一個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包含哪些呢?除了基本的打掃清潔、煮飯之外,還有保全、心理支持、保母、家教、司機等等.曾有人估算台灣的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依照相應職業以及工作比例,每個家庭主婦平均所得應該為45K,且這還是依照勞基法規定的一周工時40小時、周休二日、不加班為前提計算。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們,總是一肩扛起家庭中的各種雜事,或許是社會價值觀所賦予的責任,也或許是自認為既然沒有工作,就應該把家裡事情都攬在身上做好。因此,看起來輕鬆在家的媽媽們,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不輕鬆,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   「你今天做家事了嗎?」很多家庭主婦以為,孩子只要讀好書、先生只要好好去上班就好,家裡面的大小事,全都自己做就好。因此有的孩子,回到家,什麼事情都不用幫忙,雖然很會讀書,生活能力卻很差,不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媽媽們長期下來,也只能感嘆家人把家當旅館。但是一個賢慧的妻子與母親,怎麼能抱怨這些呢?媽媽心裡苦,但媽媽不說,心裏的苦長久累積下來,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黃臉婆。媽媽成了黃臉婆,爸爸與孩子應該也開心不起來。媽媽們不應該在家務中枯萎,因此家人們應該一同分擔家務,而這個過程也能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的家、明白與他人共同生活所需負起的責任。   家事需要學,責任也是   許多孩子不會做家事的原因,是因為媽媽們不願意放手,總覺得這些家事他們不會做,也做不好,但做家事不是天生就會的,從小時候就可以教導孩子們收拾玩具,隨著他們長大,可以開始收拾自己的私領域,如自己的房間、浴室,等到青少年時期,家裡大部分的事情,應該都可以請他們幫忙,並且他們也能夠簡單的烹煮食物。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特朗曾經追蹤過一組青少年長達十年的時間,發現會做家事的青少年,長大之後收入比別人多出4倍,顯現家長陪孩子做家事習慣的重要性。而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會做家事的青少年除了收入會比一般不做家事的青少年多出4倍之外,失業機率也比一般人少了將近15倍。各位媽媽們,訓練孩子做家事,好處多多,從小建立做家事的習慣,絕對不是浪費時間!不要再跟孩子們說,你們只要把書讀好就好,這樣不但讓他失去學習生活自理的機會,也失去了建立良好品格與學習態度的機會!   不知道大家的先生會不會主動做家事呢?其實爸爸們在外辛苦工作一整天,回到家也已經筋疲力竭了,但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爸爸,卻也是媽媽們在與孩子、家事奮戰一整天後,終於出現在家中的救星。因此,爸爸想要休息、媽媽需要幫助,許多的爭吵常常就在這時候發生。媽媽們其實應該在先生剛下班時,讓他們先安靜放鬆一段時間,等他們身心都有得到滿足後,再邀請他們一同來做家事。爸爸一起做家事的好處多多,一個愛做家事的先生,他的妻子的幸福指數一定很高,心理學家也發現,做家事的男人在情緒和身體上也更健康。以筆者個人的立場上來看,做家事的老公真的很帥!夫妻一同分擔家務,對孩子來說,他們可以學習到彼此尊重、分工合作,看到爸爸媽媽互相扶持,分擔重擔,更能明白愛的真諦,不只是嘴巴上說說。   不自私、不求自己的益處的愛,就從做家事開始!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董雅婷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和好」是一條醫治的道路

世上沒有比相愛的人們卻彼此傷害更具殺傷力的了。「床頭吵,床尾和」,談何容易。話說,進入婚姻前,大多數的我們都充滿了浪漫的情懷,一旦褪下美麗的婚紗、結束喧鬧的喜宴、送走最後一批玩鬧的朋友,真正的婚姻考驗才要開始。   曾有姐妹說,在一個家中,唯一和你沒有血緣關係的,就是你的配偶,就是那個懷著深情望著你說這輩子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持守在旁保護看顧的另一半。但愛情卻總是受現實瑣碎生活的挑戰,更何況,身為罪人的我們,很多的軟弱缺點往往只有在親密關係中才會暴露出來。不完美的我們出生在這不完美的世界,兩個人各自都是懷有「刺」的,這些「刺」來自成長過程各種大大小小的傷害。   親密擁抱彼此的同時,這些刺,也開始刺傷對方。有時,我們是有自覺的,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沒有發現這些可能隱藏在內裏的傷害和菱菱角角的刺。   結婚前,上婚姻輔導時,學到了「地雷區」這個概念。簡單的說,「地雷區」,源自於過去的各種傷害。當對方不小心踩到這些地雷時,常引爆意想不到的情緒反應。譬如說,我結婚前,一直認定「生氣時不要輕易顯露出來,這樣才不會傷害到週遭的人」,結婚後,我才知道,當生氣悶著不講話,事情並非就消失了,相反地,會有一股可怕的低氣壓籠罩在四周圍。深入的探究了解後,才發現原來是過去在家人生氣發怒時,小小的年紀驚嚇到了,也受到了傷害,不知不覺中,養成這樣的反應模式,而這樣的反應,對想要了解你的另一半是很大的困擾和挫折。   直到結婚後,在十分親密的關係中,這個問題才顯露出來。夫妻倆人衝突的表面下,可能隱藏許多類似的問題。衝突後,和好的過程,第一步是需要認知到男女原本就有基本不同的特質,了解這些上帝造男造女的心意和目的後,會調整許多不恰當的期待。之後,可能就需要更深入了解是不是對方的一些行為言語觸動到潛藏在生命內裏的地雷區。我們要做的,不是一直要求對方改變,或一直控告自己的無法改變,大部分的這些傷害,不是靠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完全改變。事實上,受到的這些傷害,是需要來到神的面前,唯有在祂深厚的愛、在完全無條件的接納中,這些傷口才能被打開面對,才能被完整地修補到完全醫治。   說句實話,十分痛苦。不知道有這些傷害就算了,一旦被挑起,揭開瘡疤的過程,是很需要勇氣才能面對的。因此,「和好」可以說是一條醫治的道路。   當然,不是所有的衝突、傷害都是因為這些地雷區。但若兩個彼此相愛的罪人,在傷害產生或衝突之後,能夠坦承地來到神的面前,好好地讓神介入,釘痕的手帶著極大的醫治能力,不論是難搞的地雷問題,或只是單純的兩人需要學習磨合,和好前都需要先被醫治。一個空的杯子是沒辦法給愛出去的;一個破了、有裂痕的杯子,也是無法承載愛的。   你的淚水神都是知道的,而你的傷口,沒有一個是祂無法纏裹醫治的。我們需要的,就是安心的來到祂的面前,醫治的道路,必能使你我的婚姻,跨過種種艱難,進入雋永的甜蜜關係中。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林姿儀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